元朝的画家倪瓒书画自带防伪,为何别的画家想学,可是学不了

野史虫 2022-07-23 07:49:32

元朝时期的著名画家倪瓒,其笔下的书画堪称是“自带防伪功能”,后世其他的画家即便有心向学,也只能望洋兴叹,哀叹自己的境界难以达到倪瓒的水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倪瓒初名为倪珽,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为江苏无锡人士,也是元末明初时期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因为出众的才气,倪瓒也被后世称作是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并列而称的“元四家”。倪瓒幼年时期家中颇为殷实,故此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四方有名之士也都纷纷前来探望。倪瓒一声最擅长绘画,而其笔下最出众者,当属山水与墨竹。因赵孟頫之风影响,故此倪瓒的画风十分清润,至晚年时期,他又提高了一个境界,将平淡天真的画风阐释得十分完美。这可谓是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

后世不少画家在学习作画时,往往都要以倪瓒的水墨画作为范本,夜以继日的加以临摹,却始终难以得到其中精髓。明代画家沈周极度崇拜倪瓒,并且一直以学习倪瓒的风格为目标。可是每当其努力绘制模仿倪瓒的作品时,却难以得到其中的要领。沈周的老师赵同鲁在看到其作品时,也都会惊呼“又过矣!又过矣,无奈天性厚重,“力胜于韵”。说明沈周虽然能模仿倪瓒的形,却还是不能把握其中的神韵,从而导致

一下笔就“过了”。为此沈周更是时常感叹:

“苦忆云林子,风流不可追。

倪瓒书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可能许多行外人并不清楚。倪瓒一生喜欢绘画,却并不喜欢将自己的天赋浪费于描写繁华的场景,反而是山水、竹石更令其产生共鸣。倪瓒最典型的画法,就是折带皴画法,此法虽然普通且广泛流传于书画界,但是真正能掌握其精髓者少之又少。曾有书画界知名专家对倪瓒的作品进行了点评,称其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构图平远,景物极简,多作疏林坡岸,浅水遥岑。用笔变中锋为侧锋,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简中寓繁,小中见大,外落寞而内蕴激情。他也善画墨竹,风格“遒逸”,瘦劲开张”。

倪瓒的书法之简,也令不少投机者看到了发财的路子,于是不少人开始对其画作进行模仿。可惜的是,所有模仿者都只能仿形而不能通神,因此但凡有些书画鉴赏功底的鉴定者,几乎都能一眼发现其中的奥妙。此时可能会有读者感到好奇,为何倪瓒的书法如此简单,却难以被别人偷学呢?其实个中原因也并不简单。

众所周知,书画艺术的发挥,是心灵的表现形式之一,故此,如果需要绘制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就必须要懂得平心静气,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由心而发”。倪瓒本人的性格古怪,但是可以被称作是真正的“君子”。倪瓒生于元末明初时期的乱世,却从不会因为自己的才学而恃才傲物,反而是很坦然的隐居起来,安然度过自己的一生。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曾携带重金托人请倪瓒出山,可是倪瓒却回绝道“倪瓒不能为王门画师”,随即伸手将对面送来的丝绸撕得粉碎。

张士信也不是好惹的,当即派人对其痛打一顿,结果倪瓒咬紧牙关不出声,别人问他何故如此?他的回答却是“一出声便俗”。由此可见,倪瓒本人的道德洁癖已经登峰造极,甚至开出出现了某种病态的特征,颇有李太白当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壮之气。也正是他本人的“一尘不染”,方才铸就了自己如今的辉煌。

倪瓒的作品没有人间烟火气,笔墨都素净得几乎透明,所以大多数人是学不来的,更厉害的是,他的笔上似有霜色,一木一石经他的笔一扫,全都染上幽冷高寒。

恽南田的花鸟活色生香,堪称一绝,可是他却唯独欣赏倪瓒的“真寂寞”之境,盛赞其为“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便俗。”

谈到这里,我们没有资格去谈论倪瓒本人的性格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过摆在面前的事实是,倪瓒的画作永远不会被复制,因为他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防伪标志”---淡泊名利。

参考资料:《明代画家谱》黄石著辽宁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阅读:62

野史虫

简介:一个专注于历史的自媒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