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翻车:把山区体验当旅行,网友真的怒了

绿蕊说娱乐亿娱 2025-04-01 16:48:52

2025 年 3 月,赵露思带着一档名为《小小的勇气》的公益综艺重回大众视野。这本该是她病愈后 “暖心复出” 的关键一步,却意外成了网友群嘲的导火索。从 “明星到山区体验生活” 的设定,到节目中暴露的种种言行矛盾,这场被寄予厚望的 “公益疗愈之旅”,最终演变成一场现代版 “何不食肉糜” 的荒诞剧。

今年初,赵露思工作室突然发布声明称其因 “严重躯体化症状” 暂停所有工作。相关话题在热搜榜上足足挂了三天,有人心疼她 “敬业到累垮”,也有人质疑 “明星卖惨新套路”。就在舆论两极分化时,《小小的勇气》官宣定档,节目组打出 “赵露思带病坚持公益” 的旗号,试图将公众视线引向正能量方向。

节目开篇便贡献了第一个争议名场面 —— 当 PD 问及参与动机时,赵露思不假思索道:“开心啊!旅行不就是为了开心吗?” 这句话让屏幕前的观众集体愣住。毕竟节目宣传时强调 “深入藏区助力乡村振兴”,而主角却将其定义为 “治愈系旅行”,这种认知错位为后续争议埋下伏笔。

在前往松茸产地的路上,赵露思的表现更像是个打卡游客:举着手机拍摄高原风光,对着镜头比心自拍,甚至要求司机在垭口停车 “等云散开再拍更好看”。当随行人员提醒她 “孩子们要摸黑上山采松茸” 时,她脱口而出的 “好酷” 二字,彻底点燃观众怒火 —— 那些孩子凌晨三点攀爬悬崖,只为挣几十块生活费,在明星眼里竟成了 “值得羡慕的冒险”。

真正让舆论爆发的,是赵露思在藏族家庭中的表现。抵达当晚,她以 “需要独立空间疗愈” 为由,让主人家三个孩子冒雨帮忙搭建专属帐篷。镜头记录下令人窒息的对比:12 岁的卓玛踩着板凳挂露营灯,赵露思裹着羽绒服在旁边指导:“帘子要垂下来才有安全感”;15 岁的扎西搬运重达 30 斤的充气床垫时,她突然惊呼:“别碰那个!我助理专门消过毒的”。

更魔幻的场景发生在次日清晨。主人家父母五点起床准备早餐,孩子们自觉帮忙挤牛奶、捡牛粪,而帐篷里的赵露思直到上午十点仍紧闭帐门。节目组为了化解尴尬,特意剪辑进 “孩子们贴心守护姐姐睡眠” 的温馨画面,却被眼尖网友发现:端着早餐守在帐篷外的卓玛,脚上那双开裂的旧棉鞋,与赵露思帐篷里某奢侈品牌限量款雪地靴形成了刺眼对照。

当赵露思终于加入集体活动时,话题走向愈发诡异。她不断向藏区孩子输出 “明星不易论”:“我每天只能睡两小时”“连续三年没回家过年”“上次体检查出来七个指标不正常”。最令人错愕的是某次围炉夜话,她突然对着 14 岁的央金感慨:“其实我特别羡慕你,你爸妈从来不管你吧?我从小就被逼着学表演...” 话音未落,镜头扫过央金补丁摞补丁的校服,以及墙上贴满的三好学生奖状。

这种 “比惨式交流” 在后续行程中持续升级。看到 74 岁老匠人独自坚守即将失传的手艺,赵露思的第一反应竟是质问:“您为什么不收徒弟?这样太自私了!” 当老人解释 “年轻人嫌赚得少都去打工了”,她立刻开启说教模式:“要相信坚持的力量呀,你看我不就是坚持拍戏才成功的吗?” 这段对话被网友截屏疯传。

随着舆情发酵,节目组开始连夜 “自我阉割”。原本 35 分钟的搭帐篷片段被砍到 3 分钟,那句引发众怒的 “自私了” 直接消音处理,甚至给老匠人补录了 “感谢赵老师提醒” 的镜头。这种欲盖弥彰的操作反倒激起更大反弹这场闹剧背后,暴露出明星公益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当需要流量的节目组遇上需要曝光的艺人,所谓的 “帮扶对象” 往往沦为真人秀道具。比起藏区儿童是否需要第二课堂、老手艺人如何产业化生存,制作方更关心 “赵露思素颜镜头够不够美”“哭戏片段能不能上热搜”。

更值得警惕的是明星的认知脱节。在最新曝光的未播花絮中,赵露思曾举着松茸对镜头微笑:“这种纯天然美食就该卖到北上广,定价588元都算便宜!” 她或许不知道,当地牧民冒着生命危险采集的松茸,实际收购价每公斤不到200元。这种因阶层差异造成的理解鸿沟,不是几台摄像机、几篇通稿就能弥合的。

这或许给所有人上了深刻一课 —— 真正的勇气,从来不在明星的剧本里,而在普通人自发的善意中。

0 阅读:4

绿蕊说娱乐亿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