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鼎立
看三国,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恐怕都会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联盟靠不住,但若没有联盟却更靠不住。对此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蜀汉!
关羽咋死的?与其说死于个人性格,不如说死于盟友东吴的背后一刀!那么东吴为何这么不讲武德?除了利益等外,就是孙权感觉被刘备给耍了。
那是在周瑜生前,赤壁之战后他制定了一个西取益州,跟曹操双雄并立的大战略。
若真实施成功,刘备就没啥可玩的了。好在周瑜死得太早。孙权虽开始实施,却遭到了刘备的阻挠——别管怎样,刘璋那是我老刘家的人,你揍刘璋就等于揍我刘备,与其如此,不如我就此隐居。刘备的潜台词就是,孙刘联盟破裂的责任,你孙权负责!
刘备是影帝级别的,还真把孙权给骗了。而鲁肃也不失时机的,向孙权推行他的“三足鼎立”战略,否决周瑜的“双雄争锋”。最终孙权放弃了取西川。结果没两年,刘备却进川了,气得孙权恨不得一口咬死刘备,直接称刘备是“狡虏”。
这就是盟友,若没有盟友呢?谁都清楚,别管刘备还是孙权,都会成了曹操盘中的菜。对此刘备就很清醒,曹操死后,欺负曹丕太年轻,他才敢跟孙权撕破脸,发动了夷陵之战。
而孙权则更坏,一脸诚恳地捏着曹丕脸蛋,表示:我不跟刘备玩了,土豪,咱俩交朋友吧。曹丕得意了,没想到我这么受欢迎?结果,曹丕这一得意,曹魏提前一统三国的时机,就这样白白错失。等孙权揍完刘备后,掉脸就对曹丕表示:你是坏人!不跟你玩了!
就这样孙刘的“夷陵之战”,虽打得天雷勾地火,最终的结果却是,竟然又稳固住了三国格局,孙刘打完之后,继续联盟斗地主(曹魏),还是三国鼎立!
这种三国鼎立的格局,直至钟会、邓艾,双煞入川,这才得以结束。其中尤其是邓艾,出人意料地偷渡阴平,而蜀汉后主刘禅的反应,则更让人目瞪口呆,直接选择了投降。那么就在蜀汉灭亡之时,他那位纠缠不清的盟友在干啥呢?也没闲着!
二、东吴兵阻永安城
当时的吴主是孙休,对东吴来言,他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大,只可惜在位时间太短。听闻蜀汉下线之后,孙休立刻就意识到三国格局彻底颠覆了。如今能做到是,能吃一口就吃一口,赶紧趁火打劫蜀汉。
于是,孙休派将军盛曼,打着救援蜀汉的幌子,直扑永安城!
永安,当年刘备兵败夷陵后,退守到这里后就再也不退了。为何?因为永安是蜀汉防御东吴的西大门!这里若有失,东吴大军便可长驱直入。所以,刘备当年是以天子之躯守边疆,如此一来就等于让蜀汉所有资源倾向于此。
后来刘备临死前,托孤李严“统领全国军事”,却是镇守在永安城,不回成都。这等于是“蜀汉总司令”守边疆,防范东吴。由此可见永安城,对蜀汉来言是何其重要。
如今蜀汉都亡了,永安情况如何?当然是乱成一锅粥了。不但老百姓们都慌乱不堪,就连许多蜀汉官吏都开始逃亡,这样一来就更雪上加霜了。当时镇守永安城的是巴东太守罗宪,急忙采取措施安抚人心,可惜效果不大。
罗宪大怒,明白都是那些官吏给搅合的。于是二话不说就杀掉了几位官吏,这才让永安城恢复了秩序。也就是在这时,城外的东吴大军开来了,言称:听闻蜀汉有危难,奉命前来帮忙,一起揍跑曹魏。
罗宪岂能不知东吴是趁火打劫来的?心里恼恨异常大怒道:“我国倾覆,吴国本是唇齿之邦,却不抚恤我们的灾难,反而想求利,做梦吧你们!”
盛曼瞅着永安城已经严阵以待了,自知讨不到便宜便暂时罢兵,随后向孙权汇报情况,表示:我听命从事。孙休着急了,到嘴的肉岂能不吃?于是急令大将步协前来,务必夺了永安!
本以为此刻的永安城犹如破屋,只要踹一脚便崩塌了,哪料却一脚踹在了钢板上。步协竟然被罗宪打得大败。这一回孙休真急眼了,所谓时不待我。如今的蜀汉,由于姜维复国失败,钟会、姜维被杀,已乱成一锅粥了。
因此,孙休用出了撒手锏,命东吴名将陆抗,也就是陆逊的儿子挂帅,统兵数万杀奔永安而来。
三、打得东吴“怀疑人生”
陆抗,号称东吴最后的名将!蜀汉自公元263年灭亡,东吴还能硬挺17年,直至280年才覆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东吴有陆抗!但在永安这一战中,陆抗确实实在在的栽了!
据《晋书》载,罗宪当时手下仅有二千多兵马,且如今国都灭了,又刚跟步协大战过,无论怎么分析,都应该是陆抗一到,永安不安。
可史实却是,东吴数万大军,在陆抗的指挥下,围攻了永安城六个月,愣没攻下来。也就是说,等于被罗宪揍得都“怀疑人生”了,怎么可能,这不科学!
六个月后,永安城发生了瘟疫,罗宪一面继续指挥抗击东吴,一面组织抗疫,即便如此绝境下,永安依然握在罗宪手中。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陆抗突然撤军而去了。为何?
因为随着司马昭平定完钟会之乱后,永安城的战事,便被他得知了。司马昭清楚,这一战既是为蜀汉送行,保留最后尊严的一战,同时也是自己在西川的立威之战。若想直接派兵救援,显然来不及了。
于是司马昭急令荆州刺史胡烈,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率兵2万攻打东吴必救的西陵,因此陆抗不得不退兵救援西陵。
这就是蜀汉灭亡时的真实情况。别动不动就说,刘禅投降是无可奈何,或是啥为了蜀汉百姓着想,瞅瞅罗宪的永安之战,显然在这些不算知名的蜀汉将领身上,就能看到蜀汉的魂魄,依然雄烈,只不过刘禅自己丢了魂,别甩给别人!
那么罗宪的最终结局如何呢?自然是被司马昭一眼就看中了,这是多好的忠臣大将,于是司马昭封罗宪为巴东太守,万年候!
在司马炎称帝后,又封罗宪为冠军将军,假节——这个假节权力有多牛,都清楚吧。故而一直有种说法是,蜀汉降臣中,唯罗宪混得最牛,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是罗宪推荐给司马炎的。
但可否意识到罗宪为何混得这么牛?无他,两个字:气节!而恰恰这两个字,却是刘禅最缺乏的……
这个算是魏将,不是(蜀)汉臣
罗宪降了魏晋,他就是最大势力诸侯的臣子了,降了吴还得再降一次[得瑟]
蜀有能人,但无会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