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忘了一个人,结果15年后此人篡位称帝

邓海谈足球 2021-08-10 11:16:58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建隆元年(960)末,赵匡胤刚刚登基,并且平定了李重进等人的叛乱,就找来丞相赵普问计。赵匡胤问赵普:“从唐末到现在,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如何才能让我的天下得以长久呢?”赵普答道:“这是因为藩镇势力太强,君弱臣强,只有夺其权、制其粮、收其兵,才能天下太平。”在赵普的建议下,赵匡胤逐渐打定了主意,要将兵权收归中央,稳固自己的皇位。但他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一人,就是此人在15年后,坐上了赵匡胤“打下的皇位”。

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后,手下的禁军将领除了其弟弟赵光义外,都是后周的旧臣。由于赵匡胤曾经承诺后周的旧臣在改朝换代后地位不变,所以禁军中除了陈桥兵变时反抗的韩通和造反的李重进,都继续留任禁军高级将领。这些人虽然支持赵匡胤,也深受赵匡胤信任,但前朝旧臣的身份还是有些尴尬。尤其是像慕容延钊、韩令坤等人,之前和赵匡胤同朝为官,甚至资历比赵匡胤更深,赵匡胤当了皇帝还要称其为兄长。

其他人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他们多是跟着郭威、柴荣南征北战的老将,地位都是之前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打下来的,他们虽然支持赵匡胤,但却不会对赵匡胤感恩戴德、言听计从。反而是赵匡胤,无论是军功还是资历,在这些人中都并不突出。同时,这些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老臣所信奉的“天子,兵马强壮者当为之”的观念也让赵匡胤十分不安。

就这样在建隆二年(961)七月九日,赵匡胤晚朝后召集禁军高级将领喝酒,在酒席宴上赵匡胤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赵匡胤对禁军将领说,我虽然在你们的帮助下坐上了皇位,但每天睡得都不安稳。虽然我相信你们都没有异心,但如果你们的下属想要荣华富贵,将黄袍加在你们身上,到时候恐怕就由不得你们了。众将领听了这些怎么能不知道赵匡胤对自己的猜疑,纷纷惊恐的哭了起来,并恳求赵匡胤给他们指一条生路。

赵匡胤这时也十分厚道,提出让众将领放弃兵权,回家享受荣华富贵的想法。由于赵匡胤当时已经牢牢掌控住了中央禁军,石守信等众将只能按赵匡胤的说法纷纷找理由要求解除自己的兵权。禁军将领都换成了当初跟随赵匡胤的年轻人,担任殿前都虞候的赵光义也不例外,这位赵匡胤的弟弟被派到今天的山东一带担任节度使。可与其他将领解除兵权后的“腐败”不同,泰宁军节度使成为了赵光义的起点,此后赵光义不断升迁,最后被封为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就在杯酒释兵权的十五年后的开宝九年(976)的十月十九日,赵匡胤夜晚召赵光义入宫喝酒,次日清晨赵匡胤突然驾崩,而留宿宫中的赵光义在二十一日登基,成为宋太宗。为什么说赵匡胤死的有些不明不白呢?就在赵匡胤与赵光义喝酒的那个晚上,有人看到房间内人影闪烁,好似赵光义时而离席躲避什么,又有人听见房间内赵匡胤用斧子戳地,并高声道:“好为之”。

就是这样离奇的一晚,在北宋的实录、国史中都没有记载,宋史中对赵匡胤驾崩的记载竟只是记录了时间和地点,实在让人费解。而赵光义的继位的依据“金匮之盟”更是疑点重重,在封建社会,“父亡子承”是毫无疑问的,赵光义凭借“金匮之盟”,将赵匡胤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抛在一旁,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金匮之盟”作为赵光义继位的依据,赵光义竟然在六年后才想起来将其公之于众,不得不让人怀疑“金匮之盟”是后人为了取悦赵光义编造的。除此之外,金匮之盟的内容也禁不起推敲,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最大的儿子已经十四岁了,赵匡胤自己也才三十四岁。在这种情况下杜太后怎么会有赵匡胤死后,继位的皇帝年幼的担忧?又怎么会劝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呢?在随后几年,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和赵匡胤的另一个弟弟的先后去世,更是让整件事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如果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时,不给自己的弟弟区别对待,让其同石守信等人一样贪墨腐败、为祸一方,不再掌握兵权,是不是就不会有宋太祖之死这个历史上的千年疑案了呢?

0 阅读:180

邓海谈足球

简介:一杯浊酒,一首曲子,畅谈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