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毒品占了全世界九成有啥骄傲的杜月笙们只是日本人和犹太人下线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2024-10-12 21:07:15

从晚清到民国时期,旧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地,占到了全世界九成的产能,因此网上就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杜月笙们贩卖了那么多毒品,也算是爱国的毒枭。

这个说法高估了民国毒枭们的道德,也高估了他们的能力。清末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毒品批发商其实是犹太人,海量的中国毒贩都是他们的下线。犹太人和鸦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在鸦片战争前,老沙逊家族出售的鸦片就占到了中国鸦片销售总量的五分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老沙逊家族更是大显神威,垄断了英国七成的鸦片生意。老沙逊家族分家后,新沙逊家成立,更是鸦片生意中霸主,为了从他家进货,很多中国鸦片商人不得不贿赂他家的门房,那个门房也因此积累了第一桶金,那个门房的名字叫做哈同。

英国犹太商人的鸦片生意路线是从印度和波斯进口鸦片,然后在香港和澳门加工,通过上海公共租界出售给中国的鸦片商人(广东商人为主)。这种鸦片是中国鸦片市场的上等货,比中国传统的云土、川土昂贵得多,价格至少是川土的三倍。但犹太毒枭拥有降维打击一样的营销优势,早在鸦片战争前,他们就用100英镑一篇的高价聘请了英国医学专家,在各种杂志和报纸宣传鸦片无害,是治疗痢疾的良药;中国鸦片产量大增后,他们又写出了“享用洋药,做上等人”的广告词,他们的潮州商业伙伴还把洋土大烟馆装修得好比是八大胡同,占据了中国的高端毒品市场。

清末民初中国产的鸦片每斤仅售一点一二两,民国时期三等铺位的烟土价格甚至只有五分银元,最顶级的云南沿途一盒零售价也是银元一块五。犹太人垄断的印度鸦片由于禁毒等因素的影响,在1914年每斤价格超过五十五两,随后又上涨到一斤100两,1917年更是上涨到一斤“一百五十一两白银”,价格是中国鸦片的上百倍。这种鸦片犹太商人手中有4万多箱的“合法份额”,价值白银数亿两。中国土产鸦片的产量远远超出印度鸦片,但总售价真比不上。当时的土豪、军阀、官僚都喜欢吸“洋烟”,他们和今天超级大国的明星一样,总觉得吸普通的毒品掉价,他们真不在乎“洋烟”的价格高昂。

大家熟悉的三鑫公司,上流的烟土供货商主要是两家,“洋烟”的主要供应商是犹太新康洋行的老板埃兹拉;另外就是皖系军阀下属的鸦片供应商。埃兹拉家族等犹太毒枭财力也远超杜月笙等人,沙逊家族在中国总资产是19亿6200万银元,超过了抗战前国民政府的年收入;哈同的资产也超过了3亿银元(他还差点垄断了西湖美景)。三鑫公司的年收入有多种算法,每年的收入大致在5000万银元,分给军阀和法租界上层的收入占到了三分之二,三大亨们元没有犹太毒枭财大气粗。

民国时期犹太毒枭还有一条从中国出口毒品的财路,杜月笙们也参与其中,这也成了很多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理由,甚至还要认领这份“虚荣”。当时的青帮们可真没有全球走私的能力,也没有全球贩运、批发的能力,反而是犹太黑帮在美国很有势力,犹太黑帮头目罗斯坦还一度是查理亚诺的“大哥”,犹太黑帮和黑手党有很深的合作关系,上海滩的犹太毒枭在大洋彼岸的分销网络也不是洪门社团,所以这条财路,中国毒枭的作用极为有限。

日本人也是民国毒品市场上的霸主,和它们的买卖比起来三鑫公司也是一个小角色。日本人没有原料优势,但日本人有生产优势,日本人利用化学能力提纯了土耳其鸦片,生产出了中国市场上九成多的吗啡,再把这些吗啡通过租界的日本人进行贩卖。这是国联调查后的结果,当时天津等地的日本男性有七成都参与了毒品贩卖生意。日本占领东北后,一年就从东北、华北贩毒生意中攫取3亿日圆的收益,是三鑫公司的六倍。日本人在中国实行的鸦片专卖,每年有20多亿日元的收入,把三鑫公司甩的看不到车尾。

三鑫公司不过是利用了租界的特殊地位,用帮会力量贩毒。犹太毒枭背后是大英帝国和遍布世界的犹太关系网,财力上可比三鑫公司强得多。日本贩毒更舍得下本,不但有两个未来的首相(安倍的姥爷就是东北鸦片专卖的负责人)参与其中,还出动了关东军和海军(关东军第四科直接参与贩毒),直接进行武装贩毒。和它们比起来,三鑫公司也就是小打小闹的小角色。

0 阅读:9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简介:《舌尖上的战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