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心理: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本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

风斯若之 2025-03-01 04:58:16

在我看来,商业合作或者商业谈判,本就是一场“投入与产出的智慧攻防战”,参与合作的任何一方,肯定都希望在除本职工作外不再投入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回报,而这种有关合作结果的讨论会,几十年来却似乎一直在不停地重复着旧有的模式与进程,在很多时候,都会让我感到“无所适从”。

在当今的瞬息万变的社会当中,即便是工作于同一城市、地区的人,也存在着非常大的信息差,这就导致了人与人在接触过程中会让“先开智”的一方不断地产生“昨日重现”的感觉。可能是我之前参与的项目以及参与项目的方式、身份都相对复杂一些吧,因此,在如今又回到谈判桌前与人会谈的时候,我总是觉得是一种“恍惚的重复”。

唯易不变,人,最怕的就是无谓地重复自己,商业合作也是如此。我喜欢的商业合作谈判,说清楚各自的特长、可以做出的投入以及期待得到的回报……之后,再围绕着分工展开合作就足够了,对于我而言,这是一种“重复”,但是这种重复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的方式,因为在一个阶段时间内,参与合作谈判的各方可以把焦点关注到一些非常具体的事项上面。

我们每天睡觉、醒来……,这是一种轮回,但是这种轮回对于我们的人生是有益的,这种“良性轮回”会让我们觉得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并不会有那种让人感觉累赘的“刻意感”。但是商业合作谈判中的“背景介绍”或者“客套”却让我感觉“很刻意”——我并不是说我是对的,而只是在描述我的选择。

通常来说,在进行商务会谈时“非要吃饭”的场景,我都会主动避免的。即便是到了“饭点儿”,我也不会和并不熟悉的商业合作方一起吃饭,我觉得这是一种低效率的工作方式。我选择商业合作方,只是因为大家是否能够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并不是因为吃或不吃一顿饭。并且,每个人吃饭都有自己的口味和习惯,谁迁就谁都毫无必要,互相迁就并不是互相尊重的表示,反而会带来互相尴尬的效果。

商务会议上的背景介绍,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没有必要的轮回”。从负责任的心态来分析,如果我认为有必要,我会在开会之前就了解清楚参与各方与本次合作有关的背景素材,我认为这是举办这次会谈的前提。到了会场之上,大家本就应该直接切入主题,而没必要再做过多地介绍。在一次合作当中,背景材料有用,但也不是很有用,一位拥有再多成功案例的大人物,也未必能够保证他在本次合作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所以,商业谈判本就该“就事论事”而真的没必要去谈更多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商业合作、商业会谈,其实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流,既然我们都无法摆脱因为与他人合作而所受的束缚,为什么不把这种束缚的程度减少到最小,不把受束缚的时间减小到最小呢?好的轮回,就是成功模式的量化复制;不好的轮回,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浪费时间,我真的愿意自己所经历的轮回都是“好的轮回”。

0 阅读:2

风斯若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