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从供给侧改革,到供给侧变革

跳起一只行业舞 2024-04-09 16:29:09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政府在逆周期调节做足功夫,宏观调控之下经济发展彰显十足的韧性,其中有逆周期,便有顺周期。

2023年9月,高层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做出重要指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我们看来,理解长期趋势及宏观大背景是投资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对此思考是值得且必须的。

01 新质生产力即供给侧变革

生产力,或称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由多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既包含实体性要素如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又囊括了科学技术、教育和管理等非实体性要素。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新”,相对应于“旧”,有区别于“传统”。从本质上看,新质生产力是对当前社会供给侧提出的一场变革。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理解,生产力相当于供给侧,而消费水平则对应需求端;需求端长期服从于金字塔型分布——从生存到温饱、到精致的个性化、到极致的奢侈,消费在长期呈现升级的趋势——或追求更多,或追求更优。

尽管供给侧的管理难度远高于需求端,但同样拥有一条根本性原则:提高效率。其演变过程往往是以量变引发质变、需求刺激变革。因此,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本质上是对效率的诉求。

新质生产力是对供给侧的变革,而不是改革。

供给侧改革( 2015年11月首次提出 ),本质上是行业衰退的产物,是政府在对行业进行的逆周期调整,往往由于供应过剩导致,而改革的重点落在去产能,核心是淘汰落后、低效产能以重塑行业价值链——当时供给侧改革效果最明显的就是煤炭和钢铁两大行业。

而供给侧变革不是仅仅局限于供需关系上, 核心是针对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进行更新换代 ,根本诉求是在既定质量下提升效率,或在既定效率下提升质量。

02 更深层次的内涵意义

新质生产力对供给侧变革的诉求,本质上是对加速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应对措施。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18.73%,已然进入老龄化阶段;而未来15年将呈现加速状态,预计在204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正如奥古斯特·孔德所说:“人口决定命运”,老龄化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深远且广泛,核心在于:人口老龄化会大幅削弱生产力,从而导致供给侧不足。

中国面临的老龄化挑战远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严峻,甚至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以美国为例,二战之后的美国人对未来充满乐观,使得在1946年至1964年期间生育率显著提升,诞生了“婴儿潮”;伴随着预期转向悲观出现的则是“婴儿荒”,生育率在20世界60年代中期起便持续下降。

然而,从2013年起,“婴儿潮”时期出生的美国人们开始步入退休( 美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7岁 ),美国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

“老人潮”的到来导致美国生产力( 劳动数量 )下降,且由于医疗、环境的改善使得人均寿命持续提升,进而在需求边际增加的同时供给侧却无力支撑。但是,全球化为欧美( 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 )提供了供给,恰好在美国“老人潮”时期,中国进入了劳动力释放阶段,大量的生产力承担了美国退休人员的需求。

简而言之,欧美国家进入老龄化但未面临因生产力扭曲而导致供需失衡的必要条件,是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基础物资。

当前,中国出现了加速老龄化的现象,但是纵观全球,很难有另一个“世界工厂”能够满足未来大量的退休人员的基本需求。

因此,从数量补给上,早在2016年1月就全面放开“二胎”,进一步在2021年8月放开“三孩”;但是生育意愿却未能同步跟上( 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1.15、1.05和1.0 ),甚至在2023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假设16周岁至60周岁为劳动力主力军,当前相当于8.9亿劳动力赡养、抚养5.17亿人,比例为1.72;而如果以大学毕业为界限的话,这一比例为大幅降至1.12。进一步,假设未来15年保持新生人口,以80岁为人均寿命,届时1个单位的劳动力至少要负担1.27个非劳动力单位。

既然生育率难以用政策快速调控,而面对不可逆转的人口结构变化,只能选择对生产力进行变革,即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质上,供给侧长期就是要求更高的效率;但从生产力与产出的关系来看,效率提升则要求边际有收益,那么按照人口的迁徙趋势,则核心并非要求在同等劳动力之下产出更多,而是在同一供给水平下付出更少的(人)劳动力。

2012年,“互联网+”横空出世,此后围绕着互联网开创出各种给予On Line的新型商业模式,最典型的就是各类基于流量的平台的涌现。

而2023年,Chat GPT再次掀起人工智能的应用浪潮,各大巨头纷纷加大力度投资算力。一如既往,行业的躁动最先受益的就是设备提供商,俗称“卖铲人”——英伟达。各种大模型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AI+”开始暗流涌动。

在我们看来,新质生产力在未来进程中,人工智能绝不会缺席,甚至是中枢力量。从提高生产力的角度上看,算力与算法的螺旋式发展将更多“不可能”成为了现实( 基于transfromer之上的语言大模型的出现更具革命性意义 ),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渗透仅仅是开端,随着带宽增大、算力提升、算法优化等,AI+X必然掀起新的产业革命,乃至工业革命。

是为结语,我们在面向未来的投资商,务必重视这条逻辑: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为战略新兴产业;而未来产业,必将由人工智能赋能,即AI+。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 阅读:3

跳起一只行业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