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桌上,几个朋友聊起《水浒传》。
忽然有人提问:“鲁智深和林冲单挑,谁能赢?”这话题立刻引发热烈讨论,有的说林冲比鲁智深更厉害,有的则坚信鲁智深不可战胜。
你看,这一场辩论就从小说人物延伸到读者之间。
电视剧与原著的差异电视剧里,鲁智深与林冲曾在大相国寺里禅杖对杆棒切磋,看起来林冲更胜一筹。
但细心的原著读者会告诉你,水浒传中根本没有这一幕。
事实上,鲁智深和林冲见面后很快就义结金兰,成为兄弟。
鲁智深为兄,林冲为弟,他们的关系比电视剧里更亲密。
电视剧为了让剧情更加生动,增添了不少改编的桥段,这可能会让观众误以为林冲比鲁智深厉害不少。
梁山好汉的座次与分工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名,宋江公布了马军五虎将和步军十头领的名单。
关胜是马军五虎将之首,林冲次之;而鲁智深则是步军十头领的首领,武松次之。
这分工看起来好像是林冲擅长马战,武松是步战高手。
然而有人可能会问,这两个位置真的代表了他们的战斗力吗?
其实两人的实力远不止座次那么简单。
鲁智深的战斗力分析在水浒原著中,鲁智深从未与林冲和武松交手,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他们与其他人比武的结果来估算战斗力。
有人说鲁智深若与林冲、武松真打起来,只能一胜一败,这并不准确。
鲁智深的力量,如倒拔垂杨柳,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也只有他能做到。
将军画像上的“标准体型”,身高八尺、腰大十围。
在梁山好汉中,鲁智深也是唯一经历过正规国战的,他在大相国寺菜园里跟林冲说得很清楚:“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
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
三人的武力比较如果要比较鲁智深与林冲、武松,必须考虑他们的战斗经历和综合能力。
鲁智深曾与双鞭呼延灼马上单挑,两场平手但鲁智深更胜一筹。
呼延灼的水磨八棱钢鞭就可能会被鲁智深六十二斤的禅杖打飞。
呼延灼无法战胜鲁智深,却能与林冲打个旗鼓相当。
两人曾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败,说明林冲的武艺同样高强。
再看看步战,鲁智深和林冲跟呼延灼单挑都是平手。
武松步战虽强但骑术略显不足,比较鲁智深和武松的马上功夫毫无意义。
林冲的步战就如电视剧添加的桥段不可靠,原著中方腊军真正胆战心寒的梁山步军头领还是首推鲁智深。
所以说,马上步下各占百分之五十来打分,鲁智深绝对在九十五以上,武松可能在马战略逊一筹,而林冲在马上步下单挑都至少能跟鲁智深打成平手。
结尾我们在探讨鲁智深与林冲、武松的武力比较时,不仅看到了小说中人物的深度,也感受到了那段传奇中的勇士之魂。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各有所长,胜负难题留给每位读者心中。
比拼的结果或许并不如我们争论的那样重要,重要的是在《水浒传》中,这些好汉的精神和兄弟情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所以,鲁智深能否在单挑中胜过林冲和武松?
这问题或许没有统一答案。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座梁山,有自己的鲁智深、林冲和武松,他们的故事永远有讨论的空间。
也许,真正的胜负也在读者的心里。
而这,正是《水浒传》让人读后二百年仍心潮起伏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