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司令被枪决前是否认罪?目击者众说纷纭,事件似乎陷入罗生门

康安娱娱乐 2025-03-14 03:33:59
高司令这案子,比窦娥还冤?

1939年,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被枪决,罪名是“阴谋叛国、丧节投敌”。

这罪名,搁谁身上都得抖三抖。

可55年后,这案子却被人翻了出来,说是疑点重重,比那六月飞雪还离奇。

滦县的研究人员觉得高司令这“叛国”的帽子戴得有点歪,于是写了份报告,想问问当年在平西抗日根据地的萧克将军,这到底咋回事。

萧将军收到报告后,沉思了大半年,最后回了封信,还附上了一份当年审判大会检察长杨春甫的回忆材料。

老杨拍着胸脯说,这案子审得光明正大,程序合法,高司令也亲口承认了罪行。

他详细描述了审判过程:又是请法律专家,又是开公审大会,连国民党的代表都请来了,就差现场直播了。

认罪?不认罪?这是个问题

这下,问题的关键来了:高司令到底认没认罪?

萧将军觉得,老杨说的应该没错,当年处理得合情合理。

可其他人的回忆,却像一锅乱炖,让人摸不着头脑。

和高司令一起共事过的李运昌一口咬定,高司令“当场认罪服法”。

1959年,高司令的儿子高继云复员,组织上找到李运昌了解情况,他立马写了证明材料,说高司令在公审大会上“坦白承认叛国罪状”。

后来,研究人员陈发找到李运昌,想让他说说细节。

李运昌回忆说,高司令承认自己“不想再过苦日子了,打算投靠吴佩孚”,还在会上说“大家别学我”。

可其他在场的目击者,说法却五花八门。

有的说,高司令只说了句“怪我糊涂”,压根没提“叛国”的事儿。

还有的说,高司令是鼓励大家跟日本鬼子干到底,这听着像是临终嘱托,不像认罪啊。

真相只有一个?柯南也懵了

更让人一头雾水的是,《魂系冀东》这本书里,收录了几篇文章,说法更是南辕北辙。

有人说,高司令喊冤,要求上诉。

有人说,高司令承认联系过吴佩孚,但目的是为了给抗联搞点粮饷和人手,不是叛变。

还有人坚持说,高司令就是承认了“叛变投敌”。

这些说法,就像一地鸡毛,让人理不清,道不明。

高司令临死前到底说了啥,成了一个谜。

是真心认罪,还是含冤而死?

各种说法混在一起,真相就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后来,还有人说,高司令在公审大会上叹了一口气,说了句“服!崩吧!”。

这说法,听着挺悲壮,但还是没解开大家的疑惑。

高志远案的真相,就像被裹在一团迷雾里。

时间越久,记忆越模糊,真相也变得碎片化,让人难以捉摸。

不同的回忆,不同的解读,拼凑出一个历史的“罗生门”。

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知道高司令临死前的真实想法,但这桩悬案,也提醒我们,历史研究就像破案,得仔细收集线索,多方求证,才能离真相更近一步。

历史的真相,也许永远沉睡在时间的长河里。

0 阅读:1

康安娱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