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豨造反掀起异姓王叛乱,司马迁为何语焉不详?

平民历史 2024-03-20 02:12:58

陈豨被永远刻在历史耻辱柱上!

陈豨造反持续了三年,并影响到五个异姓王。陈豨造反,对刚刚平息战乱的大汉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所以,刘邦对其恨之入骨,“豨”字意思为猪,以“豨”命名可见刘邦之恨。

然而,陈豨在历史上不应该是默默无闻的人物。

陈豨的传记附缀于《韩王信卢绾列传》之后,且记叙文字颇为简洁。尤其是从颇受倚重到起兵造反跨越太大,好像刻意回避一样。

陈豨叛乱持续了三年之久,影响到五个异姓王造反……陈豨受重用目的为何?陈豨叛乱为何能持续三年?陈豨与五个异姓王之间有啥秘密?对比《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张耳陈余列传》、《淮南衡山列传》等还原一下历史,推测一下在陈豨背后的故事……

陈豨宛朐起兵之谜

“陈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陈豨当初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者说机缘)追随刘邦。司马迁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凡进入高祖功臣侯榜均能追根溯源,怎么轮到陈豨就不知所以了?且自起义之初便追随刘邦者,不外乎以下几种可能:“以中涓从”、“以舍人从”、“以客从”、“以谒者从”,而陈豨的身份却再度成谜。司马迁为何对陈豨避而不谈呢?

再看“宛朐”为今菏泽西南,大概为曹县一带。在《傅靳蒯成列传》中,司马迁还记录了陈豨的老乡靳歙,“信武侯靳歙者,以中涓从,起宛朐。”“起”字意思为起事、起兵,也就是说靳歙起兵于宛朐,以中涓身份追随了刘邦。

众所周知刘邦自沛县起兵,所以又被称为“沛公”,刘邦怎么可能在宛朐起兵呢?根据推测宛朐起兵不外乎两种可能:

其一,“攻都关、定陶,袭取宛朐,得单父令”,在《绛侯周勃世家》中,周勃在刘邦沛县起义之后,率兵四处征战,攻下了都关、定陶,又偷袭攻占了宛朐,俘虏了单父县令。这意味着陈豨很可能此时加盟周勃的队伍而追随刘邦。

其二,司马迁在《外戚世家》强调,但凡开创基业的国君,不仅因为自身品德美好,也离不开外戚势力的相助。外戚是指国君的母族或妻族。刘邦母族肯定没有影响力,但是妻族——吕氏一门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吕后两位哥哥吕泽、吕释之的军功。

《高祖本纪》中介绍吕后之父为“单夫人吕公”。单父即今天菏泽单县,单县(单父)与曹县(宛朐)相距不远。由此推断,吕氏兄弟大概率依托当地人脉起兵响应刘邦。吕氏兄弟若为宛朐起兵带头人,宛朐人陈豨、靳歙则是追随吕氏兄弟,后来吕氏兄弟带领队伍整体并入了汉军。

如此“不知始所以得从”,很可能是司马迁有意为之,不仅隐瞒了吕氏兄弟对刘邦夺天下的战功,也隐瞒了陈豨追随吕氏兄弟的事实。况且,关于吕氏兄弟的战功,司马迁惜墨如金。

陈豨统率两地边兵

“及高祖七年冬,韩王信反,入匈奴”,到高祖七年冬,韩王信叛变,投降了匈奴。“上至平城还,乃封陈豨为列侯,以赵相国监赵、代边兵,边兵皆属焉”,刘邦亲自率兵讨伐匈奴遭遇白登山之围,从平城返回洛阳,于是封陈豨为列侯,任命为赵国相国统率代、赵两地卫戍边兵。

刘邦于汉五年(前202年)正月登基称帝,韩王信并非第一个造反的异姓王,前202年七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刘邦亲自率兵平叛,俘虏了燕王臧荼,随后封发小卢绾为燕王。此外,临江王共敖之子共欢及项氏将领利几也曾起兵造反,均被刘邦镇压。

汉六年(前201年)十二月,有人向朝廷密报楚王韩信密谋造反,刘邦采用陈平计谋逮捕了韩信。楚国由此一分为二,分别封赏堂兄刘贾为荆王,小弟刘交为楚王。同时,将齐国七十余城池封赏给了长子刘肥,而韩王信则由中原地带迁往北部边境。

韩王信所统辖区域靠近匈奴,经常遭受侵扰。前200年(汉七年)秋,韩王信遭匈奴围困,多次派使者与匈奴交涉,试图乞降和解。刘邦由此怀疑韩王信,并派使者训斥责骂,韩王信害怕被杀所以投降了匈奴。

刘邦亲率大军平叛,在白登山被匈奴骑兵围困。七天后,刘邦才得以逃脱罢兵返回,而韩王信则时常替匈奴打先锋骚扰汉朝边境。

刘邦从平城返回后,陈豨被委以重任。从上述记叙中可以了解:

第一,锁定时间前200年十一月。“秋月”为十月,“冬月”为十一月。

第二,刘邦从前线返回直接任命陈豨为赵国相国,此前职务不详。

第三,此时赵王为异姓王张耳之子张敖。“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即赵王张敖乃是刘邦的女婿。

第四,赵相国陈豨统率所有代、赵边兵,职位相当重要,且颇受刘邦倚重。

司马迁在简短记录中尤其强调“边兵皆属焉”——所有卫戍边兵均有陈豨统率,这也是导致陈豨叛乱能够持续三年的原因。至于刘邦倚重陈豨的缘由司马迁仍未透露。

韩信私下拉拢陈豨

关于陈豨被任命牵扯到淮阴侯韩信,相关内容记录在《淮阴侯列传》中。

“陈豨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陈豨被任命为巨鹿太守,向淮阴侯韩信辞行。“淮阴侯契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韩信拉着陈豨的手,避开随从一起走到庭院之中。

“巨鹿守”与“赵相国”,陈豨的职务是哪个?两人如此亲密的谈话,排除了身边人和暗探监听,那么司马迁如何得知?

淮阴侯曰:“公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告诉陈豨,您所管辖的是国家的精锐,又深受皇帝宠信。但凡有人说你反叛,刘邦必定不再信任你了。再有传言,刘邦必然会怀疑你。第三次传言,刘邦定然大怒而剥夺你的兵权。如果你反叛,我会从京城起兵,到时候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考虑到韩信的能力,所以非常信服。而韩信所说既证明了刘邦倚重陈豨,又说明刘邦猜忌臣属。

韩信为人心高气傲,自从被贬为淮阴侯,“居常怏怏,羞与绛、灌等列”——平常总是闷闷不乐,对跟周勃、灌婴地位相同感到羞耻。韩信曾拜会过樊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樊哙跪拜着迎送,自称臣子。韩信离开后苦笑说:“我这一辈子竟跟樊哙这般人为伍!”

韩信瞧不起周勃、灌婴、樊哙,估计与其出身低贱有关,或者说军事才能不如自己。而更重要一点,周勃等人均为沛县人——刘邦的嫡系,所以韩信不愿与之交往。

宛朐人陈豨则非沛县派,也不是刘邦嫡系,所以韩信坦诚相待,挑唆拉拢。当然,韩信的拉拢与刘邦的倚重,则证明了陈豨的军事才能比周勃、灌婴、樊哙等更胜一筹。

最终韩信之死也与陈豨有关。“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萧何为吕后设计欺骗韩信说陈豨已经被镇压,邀请大臣们入宫祝贺。韩信被骗入宫,“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刘邦两次试探张敖

“二月,高祖自平城过赵、洛阳,至长安。”根据《高祖本纪》记录,刘邦攻打匈奴遭遇平城之围,返回长安时曾路过赵国。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韝”:革制臂套。射箭、架鹰时,用以束衣袖。“蔽”:遮挡、遮蔽。“箕”:一种坐的姿势,不礼貌行为。“踞”:通倨,傲慢。“慢易”:轻慢,轻辱。

张傲一看老丈人大驾光临,亲自端菜斟酒,毕恭毕敬地伺候着。司马迁委婉的说辞“有子婿礼”——像女婿伺候老丈人一样。而刘邦却是十分高冷,席间相当傲慢,叉开腿歪坐着,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

刘邦来赵国既非探亲也非视察,倒像是发泄怨气以试探。而张傲父子两人相继为王毕竟受惠于刘邦,所以张敖始终怀着感恩之心以礼相待,即便刘邦无礼谩骂。

但是,手下人看不下去了。“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余,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赵国相国贯高、赵午均为六十多岁,曾经是张耳的门客。两人平生爱逞义气,对此怒不可遏,于是商量暗杀刘邦。

六十多岁的贯高、赵午六十多岁沉不住气,难免表情外露。刘邦岂能视而不见?所以,推测刘邦任命陈豨,旨在监控张敖,同时收回兵权。

“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令樊哙止,定代地。立兄刘仲为代王。”——匈奴包围了平城,七天之后撤退离开。刘邦命令樊哙驻军停留,平定代地。封二哥刘仲为代王。《高祖本纪》中这记录更说明问题,新任代王刘仲更需要辅佐人才,可偏偏陈豨被任命为赵相国。

“八年,高祖东击韩王信余反寇于东垣。”(《高祖本纪》)“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淮南厉王列传》),前199年,刘邦打击韩王信东垣残兵再次来到赵国,张敖献上了自己的姬妾。无需猜测,刘邦傲慢之举肯定会再度上演,张敖再次忍辱苟且。

周昌向上举报陈豨

“豨常告归过赵,赵相国周昌见豨宾客随之者千余乘,邯郸官舍皆满”,陈豨经常请假回邯郸探亲,赵相国周昌发现他的随从多大千余辆车,邯郸所有官办宾馆都住满了。

“豨所以待宾客如布衣交,皆出客下”,陈豨对待宾客就像贫贱之交,不因为自己富贵而妄自尊大,屈己礼之。周昌发现陈豨不仅宾客多,而且待客又亲善,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周昌,又是一个赵相国。这事仍牵扯到张敖,刘邦于汉八年(前199年)再次到赵国,贯高准备墙壁藏人暗杀刘邦。

可惜,贯高刺杀未遂。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淮南衡山列传》),前198年,贯高仇家向朝廷揭发他曾经试图行刺刘邦。张敖由此受牵连从王贬为侯,而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册立为赵王,张敖姬妾为刘邦生下了淮南厉王刘长。

刘邦担心死后,戚夫人、刘如意不能保全自己。“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坚毅有韧性,质朴直率),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张丞相列传》),周昌的秘书赵尧越级上报,向刘邦推荐了顶头上司。“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豨还之代,周昌乃求入见”,陈豨返回代国,周昌于是请求进京汇报工作。“见上,具言豨宾客盛甚,擅兵于外数岁,恐有变”,见到刘邦,周昌详细汇报陈豨拥有门客众多,又多年在外掌握兵权,担心有朝一日会造反作乱。

“上乃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财物诸不法事,多连引豨”,刘邦下命令让人查验陈豨宾客在代期间不法之举,很多牵连到陈豨。

“豨恐,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陈豨由此害怕,暗中命令宾客与王黄、曼丘臣往来。

“及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使人召豨,豨称病甚”,到前197年七月,刘邦之父刘太公去世,刘邦派人传陈豨,陈豨却谎称病重。“九月,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九月,陈豨联合王黄等造反,自封代王,以武力征服赵、代。

卢绾从平叛到背叛

王黄、曼丘臣又是谁呢?从《韩王信卢绾列传》来看,曼丘臣、王黄为韩王信手下将军。

“七年冬,上自往击,破信军铜鞮,斩其将王喜。信亡走匈奴。其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立赵苗裔赵利为王,复收信败散兵,而与信及冒顿谋攻汉”,前200年十一月,刘邦亲自率军于铜鞮打败韩王信,斩杀其将王喜。韩王信逃亡匈奴,曼丘臣、王黄则扶持赵氏子孙赵利为王,收拢败兵与韩王信谋划联手匈奴攻打汉朝。此后刘邦便遭遇了平城之围,又称白登山之围。

“汉十年,信令王黄等说误陈豨”,前197年,韩王信派王黄等劝说蛊惑陈豨。次年春,韩王信被汉将柴武斩杀。

由此来看,陈豨造反固然受韩王信及韩信鼓动,但周昌告状,刘邦不再信任才是关键。当然,不排除陈豨野心勃勃,毕竟招揽了众多门客。

“上闻,乃赦赵、代吏人为豨所诖误劫略者,皆赦之”,刘邦听闻陈豨造反下了一道赦免令:官吏、将士受蛊惑、胁迫造反的全部赦免。此举有利于瓦解叛军,毕竟大多数人不愿再起战乱。

“汉十一年秋,陈豨反代地,高祖如邯郸击豨兵,燕王卢绾亦击其东北”,前196年十月,刘邦亲自率军到邯郸攻打陈豨,卢绾从东北率军配合围堵。

“当是时,陈豨使王黄求救匈奴。燕王卢绾亦使其臣张胜于匈奴,言豨等军败。”——陈豨派王黄向匈奴求救。与此同时,卢绾派张胜与匈奴沟通,声明陈豨即将溃败。

张胜在匈奴碰到前燕王臧荼之子臧衍。得知张胜来意,臧衍劝说陈豨灭亡下一个就是燕王了。于是建议暂且放陈豨一马,以此取悦匈奴。“张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助豨等击燕”——张胜认同臧衍所说,于是私下让匈奴帮陈豨攻打燕军。

卢绾派张胜作为与匈奴联络的间谍,又暗中派范齐到陈豨所在地,劝陈豨长久逃亡,以确保战事不断。

汉十二年(前195年)四月,刘邦去世,卢绾逃亡匈奴。“绾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余,死胡中。”——卢绾寄人篱下经常被匈奴欺辱掠夺,盼望着回归汉朝。在外漂泊一年多,最终客死匈奴。

彭越拒不出兵被杀

至邯郸,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带兵到达邯郸,高兴地说:“陈豨不占据邯郸而去扼守漳水,我知道他成不了什么大事了!”这段记叙在《高祖本纪》与《韩王信卢绾列传》重复出现,刘邦所说并不意味着陈豨能够轻易平叛,相反却是困难重重。

在《韩王信卢绾列传》中,赵相周昌请求斩杀常山郡一二把手,因为“常山二十五城,豨反,亡其二十城。”代地基本上被陈豨控制。而代地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刘邦曾说过,“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故封豨为列侯,以相国守代”。刘邦非常看重代地,所以提拔重用陈豨。

此外,在《魏豹彭越列传》中还透露了另外一个因素,“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陈豨造反,刘邦亲自带兵征讨,曾经向梁王彭越下达调兵指令。但是,“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彭越谎称生病了,仅派了将军率兵到邯郸。

“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刘邦说自己向天下急速征调兵马,听从号令者寥寥无几,只能依靠邯郸本地兵马。但是,仍缺乏将帅之才,于是向周昌征求赵地人才,报名者仅仅四人而已。不仅人数极少,而且能力也不济,刘邦仍封侯重用以激励赵地百姓。

以上种种说明陈豨造反,对刘邦来讲局面十分不利,不仅缺兵少将,且异姓王又不听调遣,代、赵两地为陈豨掌控,导致平叛困难重重。

再说彭越,他因为不服从调遣,刘邦大发雷霆派人训斥,彭越担心不已——“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恰巧,彭越的“太仆(专用司机)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

“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刘邦因此派人乘其不备而逮捕彭越,彭越并未觉察到危险,最终被捕押赴洛阳。刘邦起初打算流放彭越以惩戒,但吕后认为流放等于纵虎归山,找人诬告彭越而斩杀了事。

刘邦剿灭黥布叛乱

“十一年(前196年),高祖在邯郸诛豨等未毕,豨将侯敞将万余人游击,王黄军曲逆”(《高祖本纪》),刘邦在邯郸并未全歼陈豨部属,陈豨的部将侯敞率一万余人游击战,而王黄则率兵驻扎曲逆。

直至十一年冬,候敞、王黄曲逆兵败被斩,周勃则率兵取道太原,平定了代地。十二月,刘邦亲自率兵攻下东垣,改名为真定(即今河北正定)。如此,陈豨叛军算是彻底瓦解失败。

前196年是汉初动荡最凶险的一年。平叛陈豨造反,刘邦向梁王彭越征兵,虽未向淮南王黥布征兵,但是黥布也起兵造反了。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夏,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至淮南,淮南王方猎,见醢,因大恐,阴令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史记·黥布列传》

前196年,吕后杀掉淮阴侯韩信,黥布已经心生恐惧了。夏月,梁王彭越又被诛杀,剁成了肉酱分发给各诸侯。肉酱送到淮南时,黥布正在打猎,看到彭越已经变成一坨肉将,黥布更加胆战心惊了。所以,黥布暗中命令聚合士兵,派眼线到周边郡县。

黥布认为韩信、彭越已死,朝廷其他将领不足为惧,而刘邦年龄大了,必定不会御驾亲征。所以,黥布起兵造反了,不久便占领了荆楚,即曾经是楚王韩信的封地。

“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在《留侯世家》中,刘邦本打算让太子带兵平叛黥布。在商山四皓建议,吕后苦苦哀求让刘邦亲历亲为剿灭黥布。在平叛黥布战斗中,刘邦被流矢击中,结束了一代帝王的性命。而与黥布战斗中,刘邦被流矢击中,最终结束了一代帝王的性命。

“十二年(前195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布走,令别将追之”,前195年十月,刘邦于会甀大败黥布叛军,黥布逃走,刘邦下令其他将帅追击。最终,黥布被长沙王骗到鄱阳杀害。

“高祖十二年冬,樊哙军卒追斩豨于灵丘”,前195年十一月,陈豨被樊哙士兵追杀。至此,持续造反三年的陈豨划上了句号。

结束语:

“九江王黥布者,楚枭将”,张良在向刘邦建议劝降黥布时曾明确黥布乃是一员枭将——勇猛勇悍的将军。那么,为何黥布造反不到一年就平叛了,而陈豨却可以坚持三年呢?

第一,从兵源上来看,代、赵两地守边士兵归陈豨调度,所以造反有足够支撑。

第二,陈豨背靠匈奴获得支持,而且进退自如;黥布则在郡县包围之下难以有所作为,又被姻亲欺骗,所以难以持久。

第三,陈豨个人能力出众。“以特将将卒五百人,前元年从起宛朐,至霸上,为侯”,从《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录来看,陈豨很早就独立带兵作战,具有较高的作战指挥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同样投降了匈奴,卢绾却备受欺凌。

第四,陈豨“招致门客而下士”并非如同司马迁所说“名声过实”,陈豨仰慕魏公子并不是虚头八脑。陈豨结交了不少门客,获得了充分才智帮扶。

第五,刘邦平叛策略,先着重处理内部忧患,然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外部隐忧。陈豨造反影响代、赵边缘之地,而淮南王黥布造反才是腹心之疾。

0 阅读:1

平民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