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赔钱就没收中方资产!美政府再炒作疫情赔偿,却被马斯克打脸

春秋玉史 2025-02-08 14:45:39

文|编辑 L先生

最近,美国密苏里州政府再次炒作起“疫情赔偿”话题,要求中国为疫情期间造成的损失埋单,赔偿金额竟高达248亿美元!

这起诉讼实际上是在2025年1月27日,由密苏里州检察长安德鲁在东部联邦法院提起的。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场庭审可谓“开场即结束”,不到一个小时便匆匆落幕,法院判决结果预计会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揭晓。

其实,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时候,美国就开始了甩锅行为。

那时,各国都被疫情打的措手不及,都在奋力抗击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令人意外的是,美国一些政客不但没有从疫情防控中的种种失误中吸取教训,反而开始将责任甩锅给中国,掀起了一场荒唐的“索赔风波”。

密苏里州曾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起诉中国,企图让中国为疫情承担“责任”,不过最终这个闹剧没有什么实质进展,不了了之。

如今,这出闹剧再次上演。

密苏里州政府故技重施,拿出了一模一样的理由,提出了更高额的索赔要求。

这种行为显然是在公然挑战国际法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互相尊重的外交传统,竟然还敢公开提出这么离谱的要求,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难道一个主权国家可以随意以国内法为依据,对另一个主权国家进行所谓的“审判”和“惩罚”吗?

这种做法,无疑是将国际规则置于儿戏。

马斯克发飙了,矛头直指美国国际开发署

正当国际社会对密苏里州的无理举动感到愤慨时,埃隆·马斯克突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为这场闹剧增添了新的戏剧性。

大家都知道,马斯克一向以其大胆的言论、创新的举动和对传统规则的挑战著称。

这次,他的矛头直指美国国际开发署。

马斯克不惜言辞炮轰美国国际开发署,直言不讳地称其为“黑帮”,并且指责这个机构用美国纳税人的钱资助了可能与生物武器研究有关的项目,甚至暗示这些项目可能与新冠病毒的研究有关。

这样的指控,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投向了舆论场,瞬间炸开了锅。

许多人都被马斯克的爆料震惊了,毕竟美国国际开发署通常被视为一个促进国际发展、帮助贫困国家的机构。

而马斯克却揭示出这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阴暗面。

这种挑衅性的指控不仅让人对美国政府的国际行为产生了质疑,也让他再次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如果马斯克的指控属实,那美国国际开发署可就不是什么单纯的援助机构了。

这下可好了,原本打着“国际发展”旗号的组织,摇身一变,竟然成了舆论风暴的中心。

而密苏里州那场荒唐的“索赔大戏”,在这样的背景下,简直成了一个赤裸裸的笑话。

自己家的机构如果真的资助了病毒研究,甚至可能是疫情的“幕后推手”,那又有什么脸面去指责别人?更别提厚着脸皮向中国索赔了。

美国国际开发署:它是拯救世界的天使,还是祸害世界的魔鬼?

美国国际开发署,1961年成立,看起来是个高大上的国际援助机构,打着“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应对灾害”的旗号,号称是世界各国的“好朋友”。

但仔细扒一扒,就会发现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马斯克一语惊人,直接揭开了这个机构的“真面目”。

他说,美国国际开发署每年拿到的财政拨款高达270亿美元,可真正投入国际援助的资金却只有区区10%到30%。

那么问题来了,剩下的巨额资金到底去了哪儿?是被某些利益集团悄悄瓜分,还是用于一些见不得光的秘密行动?

这个谜团至今无人能解,而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对这个“援助机构”的真正意图产生怀疑。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问题”可能远不止资金不透明那么简单。

马斯克的指控,直指一个更黑暗、更敏感的领域——生物武器研发。

尽管官方一口否认,但国际社会的质疑声却越来越大。

要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全球多地设立了生物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一直是个谜,研究内容不透明,安全措施更是成谜。

曾经有媒体曝光过这些实验室的一些“奇怪”项目,比如对高致病性病毒的研究,而美方的回应往往是“这都是为了科学进步”。

可问题是,为什么这些“科学研究”总是神神秘秘、不让外界审查?

回顾历史,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难以把它和“天使”联系在一起。

在东欧和前苏联地区,这个机构的身影无处不在,而它的到来,往往预示着一场政治风暴的酝酿。

所谓的“民主援助”,更多时候更像是一根搅动局势的搅拌棒,掀起的不是繁荣,而是动荡。

比如,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这一次,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身影更是无处不在。

资助媒体、培训“民间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这一套熟练的剧本,让乌克兰局势迅速升级,最终演变成影响全球的大事件。

而除了明面上的政治干预,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暗招”也不少。

比如,它曾在古巴偷偷搭建了一个社交网站,看似是个普通的社交平台,实则是用来挑动当地年轻人的不满,鼓励他们走上街头抗议。

只不过,这个项目最终被古巴政府识破,没能掀起大风浪。

俄罗斯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干预早已忍无可忍,多次指责它借“援助”之名行干涉之实,试图在俄罗斯国内制造分裂和不稳定。

最终,普京政府干脆直接把这个机构赶出了国门,切断了它在俄罗斯的“运作渠道”。

这些例子足以说明,美国国际开发署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人道主义机构,而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工具。

索赔的荒谬:双重标准与贼喊捉贼

密苏里州对中国的索赔,不仅毫无事实依据,还透着一股浓浓的双重标准,简直就是典型的“贼喊捉贼”。

有人说,中国没有及时公开疫情信息,导致美国失去了防控的黄金时间。

但问题是,美国政府自己在抗疫过程中到底干了些什么?

一开始,不少政客把疫情当成“小感冒”,信誓旦旦地说“很快就会消失”,结果呢?病毒没消失,倒是让美国错过了最关键的防控窗口。

等到疫情彻底失控,医院人满为患、物资告急,他们才开始手忙脚乱,却仍然不愿意反思自己的失误,反而一边推卸责任,一边甩锅中国,试图掩盖自己的无能。

更离谱的是,在疫情初期,美国政府不仅反应迟钝,还各种操作迷惑。

口罩一会儿让戴,一会儿又说不戴,疫苗一开始信誓旦旦,后来推广却乱成一锅粥。

经济上也没做好准备,疫情来了,企业倒闭,失业率飙升,整个国家陷入混乱。

试想,如果美国政府能早点行动,听取科学家的建议,推行严格的防疫措施,疫情真的会发展到那种地步吗?

密苏里州现在跳出来索赔,倒不如先问问自己:这场灾难,真正的责任人到底是谁?

更讽刺的是,如果马斯克的指控属实,那这场疫情的“幕后黑手”很可能正是美国自己!

如今,始作俑者却摇身一变,扮成受害者,一副理直气壮索赔的样子,这难道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客不仅没有反省,反而不断煽动民粹情绪,靠制造“中国威胁”来转移国内矛盾。

他们利用媒体造谣,拼命把中国塑造成“疫情的罪魁祸首”,煽动民众的愤怒,让大家忘记自己政府的无能。

他们这种操作,短期内或许能骗到一些选民,但长远来看,反而会让国际关系更加紧张。

密苏里州这一闹剧,即使最终真的“胜诉”,也不过是一场自娱自乐的法律秀,根本没法真正执行。

毕竟,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美国不可能随随便便伸手去拿中国的资产。

要是真敢这么干,那可就彻底砸了自己的招牌,成为全球公认的“强盗国家”了。

试想,如果美国能随意没收别国的资产,那全球投资者还敢放心把钱放在美国吗?各国政府还敢把外汇储备存进美债吗?

资本是最现实的,谁会愿意冒着资产随时被“合法抢劫”的风险,把钱投进一个不讲规则的国家?

如果美国胆敢开这个头,损失的恐怕将是全球投资者的信任。

密苏里州的这波操作,怎么看都像是一场政治豪赌,而且赌注还是美国自己的信誉。

他们想借此向中国施压,顺便甩锅,转移国内矛盾,同时还能捞点政治资本,为某些政客的个人仕途添砖加瓦。

但问题是,这场赌博的风险恐怕远超他们的预期。

他们低估了国际社会的反应,也高估了自己能操控局势的能力。

参考信源

观察者网独家视频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