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春季学期开学啦!第一课学习非遗学写“福”字

我爱融安 2025-02-17 20:42:50

2月17日,广西融安县长安镇中心小学“开学第一课”上,孩子们沉浸式体验非遗独特魅力。(罗洁芳 摄)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在非遗文化热潮下,2月17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中心小学以非遗技艺进课堂聚焦“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提升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开启求知生涯的新征程。

中国的“福”字历史悠久,祝福、祈福、请福、接福、纳福等仪式活动也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春节的习俗与文化符号。为让孩子们有个福气满满的新学年,课堂上,学校邀请到县书法协会的老师教孩子们写“福”字。孩子们手拿毛笔,饱蘸浓墨,在大红纸上认真的写下“福”字,将对新学期的美好祝愿融入其中。

品味非遗美食也是春节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我带来了扣肉。”“我带来了芙蓉酥。”“我带来的是烧蔗,融安话叫做‘宵节’,连广东回来的表哥都特别爱吃!”说到当地的非遗美食,孩子们更是欢欣雀跃,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美食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从传统节日到日常饮食,食物承载着每代融安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课堂上,学校还邀请到当地非遗美食——滤粉的技艺传承人吴振兴教孩子们制作滤粉。“我们先将特制的米浆通过滤瓢(底穿滤孔)滤入沸水锅内,待米浆煮成圆形粉条后捞出放入碗中,配上特制的卤水、肉沫、葱花、等即可。”在吴振兴的示范和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动手实践。非遗美食的制作让孩子们在亲手体验烹饪的乐趣和技巧的同时,更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加深了对美食的理解。

非遗文化是民族之根。近年来,融安县持续推进“非遗+开学礼”的教学模式,将全面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非遗文化的精神风貌根植于学生们心中,让传统习俗得以原汁原味传承,古老文化在现代焕发生机。

罗洁芳 摄影报道

2月1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中心小学“开学第一课”上,学生们学写“福”字。(罗洁芳 摄)

2月17日,在广西融安县长安镇中心小学“开学第一课”上,学生们体验制作非遗美食滤粉。(罗洁芳 摄)

2月1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中心小学“开学第一课”上,学生们学写“福”字。(罗洁芳 摄)

2月1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中心小学“开学第一课”上,学生们学写“福”字。(罗洁芳 摄)

2月1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中心小学“开学第一课”上,学生们展示写好的“福”字。(罗洁芳 摄)

0 阅读:0

我爱融安

简介:宣传广西融安,推介广西融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