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最近有个“混动之夜”特别火,奇瑞搞的,声势浩大。但说实话,看完发布会,我心里反而更迷糊了。这年头,谁家还没个混动技术?奇瑞这次又是“全域覆盖”,又是“极限突破”,听着挺唬人,但真能打动消费者吗?还是只是为了给自己壮壮声势?
电动车才是未来?这话没错,但问题是,现实骨感啊!真要让全世界都开上电动车,那电从哪儿来?充电桩够用吗?电池回收又咋办?光喊口号没用,得解决实际问题才行。混动这玩意儿,现在看来,还真有点“救场队员”的意思。
要说这全球减碳的目标,谁都想实现。但问题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些国家缺技术,有些国家缺资金,更多的是两者都缺。一边想减少碳排放,一边又想发展工业,这矛盾怎么解?纯电动车当然好,但短期内,混动可能是更靠谱的选择。这就好比,你想要一步到位,直接奔向罗马,但发现路还没修好,只能先坐个“混动马车”过渡一下。
别看现在国内电动车市场火热,那很大程度上是政策补贴和市场先行的结果。放眼全球,情况可不一样。欧美市场对电动车的补贴政策并不稳定,甚至有些国家还在摇摆。新兴市场呢?基础设施不完善,消费者接受度也有限,纯电动车推广起来困难重重。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这跟奇瑞有啥关系?关系大了!奇瑞明显是看明白了这一点,它不光盯着国内市场,更把目光投向了全球。在全球电动化浪潮中,奇瑞想要抓住混动这个机会,在全球市场分一杯羹。
这年头,光有技术还不够,还得有战略眼光。奇瑞的“混动之夜”,看似是技术发布会,实则是战略布局。它要告诉世界,奇瑞不仅有技术,更有能力,可以在全球混动市场扮演重要角色。
话说回来,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上纯电车型困难重重?缺产能?缺桩?缺政策?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缺钱, 缺的是不图快速回报、愿意长期投资的“傻钱”。这种资金只能由政府、国家级基金或者有实力的国企来带动投入。
那插混车型又有哪些优势呢?答案是“弱依赖”。插混车型对充电基础设施的依赖并不强,即使没有充电桩,也能当燃油车开。而且,它还兼顾了燃油车的便利性和电动车的环保性,对于那些充电不方便的消费者来说,插混车型无疑是更选择。
奇瑞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不是把中国市场的那一套照搬到海外,而是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推出不同的混动解决方案。比如,针对欧洲市场,主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针对中东非洲市场,主推油电混合动力车型。这种“一地一策”的策略,更能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奇瑞的野心不止于此。它不仅要在海外市场卖车,更要在海外市场建立生产基地,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这种本地化生产的模式,更能赢得当地政府和消费者的认可。
说到竞争,就不得不提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比亚迪在全球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未来,奇瑞和比亚迪在全球混动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这场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较量,更是战略上的博弈。谁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谁能够更有效地整合资源,谁就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
别看现在奇瑞的出口量领先比亚迪,但后者增速更快。奇瑞更多的是靠本地化生产,而比亚迪主要还是出口,两者模式不同。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比亚迪会成为奇瑞在海外的最大竞争对手。
那奇瑞为啥要梳理混动技术和战略?说白了,它在为和比亚迪的 “世纪之战”做准备, 这不是短期的输赢,而是长期的竞争。奇瑞的技术储备和 “机海战术” 与比亚迪很相似。
话说回来,奇瑞的混动技术到底有啥特别的?要我说,它的核心在于三个词:全域、极限、开放。全域,指的是奇瑞的混动技术覆盖了各种车型和各种场景。极限,指的是奇瑞的混动技术在性能和效率上都达到了极致。开放,指的是奇瑞愿意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混动技术的发展。
“全域覆盖”说的是,奇瑞的混动技术可以兼容燃油、混动、纯电、氢能等多种能源形式。这意味着,无论未来的能源走向如何,奇瑞都能够适应。奇瑞最新的鲲鹏天擎混动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8%,这可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奇瑞的变速箱支持串并联、纯电、增程等多种模式切换,适应各种路况。
奇瑞还提出了 “四高一强” 的概念,分别是高节能、高性能、高智能、高安全和强越野。 简单来说,就是奇瑞的混动车不仅省油,而且动力强劲,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好,越野能力也强。 CDM/CEM(插混和增程)技术主打节能, 百公里油耗低于2升,一升油能发4度电以上。 CDM-S/CEM-S 技术则强调性能, 电四驱、高响应电机。 高智能方面,奇瑞关注行驶域一体、车控和能量管理。 安全方面,主被动安全技术和云安全是重点。 而 CDM-O/CEM-O 技术则面向越野需求。
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奇瑞还打造了多个品牌,比如奇瑞、捷途、星途和 iCAR,分别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 奇瑞主要面向家用市场,捷途主打旅行+, 星途定位高端, iCAR 则面向年轻消费者。 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奇瑞也会主推特定的技术。比如,欧洲推 PHEV (如风云 A8)、中东非洲推 HEV (山海 T2)、南美推 REEV, 从而实现精准投放。
更值得一提的是,奇瑞还非常注重技术标准的输出。它联合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全球混动技术宣言,为发展中国家市场提供技术参考。这表明,奇瑞已经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更是一家技术标准的制定者。
这次发布会上,奇瑞释放了很多关于混动技术和产品的信息。虽然和比亚迪的技术和战略不同,但底层逻辑是一样的,那就是都要在全技术路径和全产品序列上保持投入, 从而掌握混动体系的话语权, 这背后依靠的是技术群、品类矩阵和市场纵深。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奇瑞已经从最初的 “游击战” 转变为 “阵地战”, 这是实力增长的必然结果, 标志着奇瑞战略节奏的转变。
奇瑞的这一系列动作,到底能不能成功呢?这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奇瑞正在积极地拥抱变化,努力成为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它正在混动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 试图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奇瑞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它的混动之路,能否走得更远、更稳,让我们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集团公布了2023年的销量数据,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881,316辆,同比增长高达52.6%。这个数字不仅创下了奇瑞集团的历史新高,也使其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领先者之一。而今年1-4月份,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563,700辆,同比增长10.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5.4%,出口汽车同比增长30.8%。这些数据表明,奇瑞集团正在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并在全球市场取得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