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条》后劲真大,仅凭这3场戏:中国电影的良心被拍出来了

家的大宝贝说 2024-07-30 11:25:06

在2024年的春节档,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第二十条》不仅凭借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制作脱颖而出,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这部影片不仅票房逆袭,更是在社会层面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通过三场极具代表性的戏份,张艺谋不仅展示了中国电影的艺术魅力,更触及了无数中国人的痛点,唤醒了对法治、正义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一、饭局戏:面子与人情世故的无奈

《第二十条》开场不久,一场饭局戏便让观众感受到了成年人世界的复杂与无奈。检察官韩明(雷佳音饰)夫妇为了儿子在校园霸凌事件中的行为,不得不闯入张主任的私人饭局,试图通过赔礼道歉来平息事态。这场戏中,四位主要角色——韩明夫妇、张主任以及调停人陈律师,各自的面子被层层撕开,展现了成年人被身份束缚的尴尬与无奈。

韩明夫妇作为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不得不放下自尊,一次次举杯赔罪。而韩明作为检察官,职业身份让他在处理此类事件时更加谨慎,他的表现既体现了对公职身份的顾虑,也透露出作为父亲的无奈与挣扎。张主任则坚持要求孩子亲自道歉,以此维护自己的面子和社会地位,即便这背后隐藏着对“教育缺失”的深深忧虑。

最尴尬的莫过于陈律师,他既是韩明的同事,又是张主任的下属,在这场饭局中左右为难,面子被撕得最狠。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中国社会中面子与人情世故的沉重负担。

二、天台戏:绝望中的呼唤与法治的反思

如果说饭局戏展现了成年人的无奈,那么哑女郝秀萍(赵丽颖饰)的天台戏则是对人性绝望与法治保障的深刻反思。在这场戏中,郝秀萍在恶霸一家的逼迫下走上天台,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赵丽颖的表演极为出色,将哑女内心的绝望与无助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郝秀萍的遭遇是影片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她本是一个普通的聋哑人,为了给孩子看病,不得不向村霸刘文经借高利贷。然而,利滚利的债务让她和家人陷入了无尽的深渊。刘文经一次次的欺凌与侮辱,让郝秀萍身心俱疲,最终走上了天台。

这场戏不仅是对郝秀萍个人悲剧的展现,更是对法治保障的深刻反思。在影片中,郝秀萍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现实生活中无数弱势群体的缩影。他们面对不公与欺凌时,往往孤立无援,只能默默承受。影片通过郝秀萍的故事,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弱势群体,加强法治建设,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

三、演讲戏:正义与法治的坚定宣言

影片的结尾,检察官韩明在听证会上的发言成为全片的高潮。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和内心的挣扎后,韩明终于站了出来,发出了正义与法治的坚定宣言。他的发言不仅是对影片主题的升华,更是对现实生活中司法工作人员的鞭策与激励。

韩明在发言中强调:“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这句话振聋发聩,直击人心。它揭示了正当防卫制度的本质意义,即保护公民在面临不法侵害时的合法权益。长期以来,正当防卫制度被戏称为“沉睡条款”,其适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争议和困难。然而,韩明的发言却让我们看到了司法工作人员对正义与法治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此外,韩明还提出:“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更是深刻体现了司法工作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要对案件负责,更要对当事人的人生负责。这种以人为本、以正义为追求的司法理念,正是影片所要传达的核心价值。

四、结语:中国电影的良心之作

《第二十条》通过这三场极具代表性的戏份,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的艺术魅力,更触及了无数中国人的痛点与泪点。它让我们看到了成年人世界的复杂与无奈、弱势群体的绝望与挣扎、以及司法工作人员对正义与法治的坚定追求。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普法电影,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正能量的人性之作。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娱乐至上的时代,《第二十条》的出现无疑是一股清流。它让我们在欢笑与泪水中反思人性的光辉与阴暗、法治的进步与不足。正如影片所传达的那样:“法不能向不法低头”,只有坚守正义与法治的底线,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呼吸、幸福生活。

《第二十条》不仅是中国电影的良心之作,更是这个时代对正义与法治的深情呼唤。它让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力,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通往公平正义的康庄大道。

0 阅读:17

家的大宝贝说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