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
《宿迁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专项规划
(2023-2035)》
(以下简称《规划》)
获得市政府批复同意
为适应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城区新空间结构布局,响应“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要求,市住建局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提升道路网络体系与城区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功能,解决通道及节点瓶颈拥堵问题。《规划》从城区空间与骨架路网匹配、交通功能组织特征、街道功能与路权空间匹配、出行需求与通道容量适配等四个方面分析现状宿迁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从完善骨架路网、理顺交通走廊、提升交通品质、改善交通瓶颈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宿迁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系统优化方案,明确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及主要道路横断面方案。成果对指导详细规划编制、重点建设计划编制等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宿迁市中心城区研究范围规划路网布局图
主要规划内容
1、完善骨架路网、构建外畅内联的快速交通系统规划形成“两环十射”的快速路网体系。梳理优化高快路网服务互通布局,规划新增徐淮高速-通湖大道及新扬高速-洋河大道2处服务互通,改造现状陆集服务互通,衔接酒都路,减少高快路网出入转换。提升高速服务互通衔接通道能级,确保至少为城市主干路或干线公路建设标准。水美主城板块规划形成“十八横十六纵”的主干路网结构,其中结构性主干路呈“五横六纵”布局,一般性主干路呈“十三横十纵”布局;运河新区板块规划形成“六横九纵”的主干路网结构,其中结构性主干路呈“三横二纵”布局,一般性主干路呈“三横七纵”布局。为进一步保证主干路网整体畅通、满足跨区长距离交通出行,规划共计对45段主干路提出优化方案,其中新建26段,改造19段。
2、理顺交通走廊、匹配走廊功能与空间规划结合中心城区产业及物流枢纽布局,基于货运廊道分布预测,构建中心城区“货运限行区+双环”货运疏解廊道;规划结合公交客流走廊及通勤慢行交通走廊分布预测,构建“四横四纵”的骨架公交廊道及“十横十一纵”的通勤慢行廊道,并对上述廊道路权空间设置提出建设指引;规划结合中心城区自然人文资源节点,对城区绿道体系进行完善,增补城区绿道衔接线,对区域型、城市型、社区型不同层次绿道设置提出指引要求。
3、提升交通品质、建设功能匹配的完整街道系统规划以不同行政分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片区不同城市组团功能定位差异,完善次支路网微循环,打通断头路、街坊道路,提升路网系统性及路网整体运行效率。规划结合道路两侧用地功能不同,将道路分为交通性街道、景观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工业性街道、综合性街道及巷弄共6类街道,并对不同类别街道路权空间分配提出建设指引。结合建设指引要求,规划共计对中心城区36条道路提出优化建议,使之与街道两侧用地性质相匹配。
4、改善交通瓶颈,实施有效的交通畅通工程规划对跨京杭运河及古黄河通道进行加密提升。跨京杭运河通道规划形成16条,呈“5条快速路+10条主干路+1条次干路”空间格局。其中5条快速路分别为通湖大道、迎宾大道、北京路、宿迁大道和上海路,10条主干路分别为发展大道、三台山大道南延、洪泽湖路、西湖路、项王路、厦门路、苏州路、南京路、云帆大道和扬帆大道,1条次干路为城北路。跨古黄河通道规划形成26条,呈“5条快速路+12条主干路+5条次干路+2条支路+2条乡道”空间格局。其中5条快速路分别为通湖大道、迎宾大道、北京路、上海路和洋河大道,12条主干路分别为振兴大道、发展大道、洪泽湖路、西湖路、项王路、厦门路、苏州路、南京路、疏港大道、敦煌大道、酒家路和金樽路,5条次干路分别为莫干山大道、箭鹿大道、黄海路、富康大道及润洋大道,2条支路分别为宝龙南巷和建业路,2条乡道分别为船行干渠南侧道路和南范路。规划结合现状调查,对中心城区20处交叉口及3处路段共计23处高峰时段交通堵点提出优化改善建议,保证城区交通系统顺畅运行。
▲宿迁市中心城区平面交叉节点拥堵优化总图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认真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工作,强化社会监督,切实提高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推动《规划》中各项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