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时候,有一则消息让关注俄乌战争的人十分震惊,俄罗斯总统顾问梅德韦杰夫公开发表极端言论,称“泽连斯基必须死,否则就必须动用杀手锏。”
理由是泽连斯基对克里姆林宫进行了无人机恐怖袭击,俄罗斯要对此予以回击,俄罗斯最高层对乌克兰领导人下达了明确威胁。

这一事件是俄乌战争中的一次言辞升级,不过从今天来看,俄罗斯权力核心并未采取行动。
之所以未采取行动,有诸多解释,泽连斯基的媒体账号回应最直接:我们没有对俄罗斯本土实施任何打击,因为那样做对战争进行没有任何实际好处。
外界尽管议论纷纷,但该事件最终不了了之,我们有理由推断这可能是俄方自导自演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杀手锏行动有理有据,因为克里姆林宫戒备森严,是俄罗斯的政治中心,相当于美国的白宫,安保总不至于差到让乌克兰的无人机有机可乘吧。
而安排这样的事件,与战争的需要密切相关,打仗本来就是出奇制胜,手段上本就真真假假、难以看清,即便不是自导自演,也不是乌克兰所为,那也可能是美国人的间谍所为,总之不论是谁,其实都不妨碍俄罗斯对泽连斯基的仇恨。
因为两国交战,输赢本就你死我活,一切能将对手置于死地的方法都是可以尝试的,可如果一个谋杀的计划通过媒体传出去,那不就告诉了敌人自己的行动方向了吗?
那梅德韦杰夫的发言,究竟是行动之前的预警,还是单纯的恐吓呢?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了。
梅德韦杰夫的角色:从温和派到极端鹰派
要理解梅德韦杰夫的言论,就必须知道他的地位,作为前总统和现任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一直是温和的改革派,然而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他的言论开始激进,成为俄国内鹰派代表。

梅德韦杰夫的职业生涯由普京决定,他曾在2008~2012年任期担任总统,与普京的总理职业互换,形成“二人转”,在普京重返总统职位后,梅德韦杰夫的政治地位不降反升,成为普京最亲密的战友之一。。
现今,他作为安全会议副主席,在国家安全、军事战略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是俄乌战争决策的核心人物之一。
梅德韦杰夫在普京内部决策层,既不是直接的军方代表,也非情报机构出身,而是通过其长期的政治积累,保持影响力,由鸽派到鹰派,他的表现始终围绕着普京,因为战争的特点和俄国的现实都是以普京的集权、铁腕与战略布局展开的。

普京是俄罗斯当之无愧的核心决策者,俄罗斯从苏联的混乱中走来,如果没有极强的控制力、稳固的个人权力,根本不能维系国家安全与外交战略平衡。
普京出身于克格勃,其特工背景赋予他极高的战略眼光和隐秘操作能力,苏联解体是悲剧,但重塑俄罗斯的强国地位是他的梦想,也是俄乌战争的意识形态基础。
普京不仅掌控军方,还要在政治、经济、安全和外交各方面全面掌控国家,才能在战争中全面操盘,一批忠诚的核心官员是这个大盘上的关键棋子,像梅德韦杰夫、绍伊古、帕特鲁舍夫等人,他们共同构成俄国政治决策的核心圈。
梅德韦杰夫的威胁性言论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极端表态,更是普京的意思。
这些特工们向来能够在不可能的地方完成任务,但这次克里姆林宫事件让他们对泽连斯基态度大变,认为纵容他与美国情报合作,可能对国家造成不可控制的危险,故而,梅德韦杰夫的发言更像是追杀令而非新闻发言。

这些“彼得堡派系”(又称“圣彼得堡帮”)构成了俄罗斯权力结构的中枢,其核心成员出身苏联时期的情报系统,克格勃位于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的成员,他们重视国家主权、安全与强硬外交,具有浓厚的地缘政治现实主义色彩,对乌克兰事务有清醒的认知。
俄国的强人历史传统与俄乌战争
俄罗斯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一直在打仗,没错,当代俄罗斯由于历史传统,强权统治从来都是主旋律。
例如,伊凡四世以极端的专制统治和恐怖政策著称,在建立了俄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安全机构之后,他通过镇压贵族、扩大领土,奠定了俄国集权体制的基础。
而普京同样以铁腕手段治理国家,强调国家安全机构的作用,推行国家主义政策,这才让俄罗斯不至于在苏联解体之后再进一步被西方分解。

而他的战友绍伊古曾任俄罗斯国防部长,在俄乌战争之前不断军改,类似彼得大帝改革军队的方法,主导俄国现代军事变革。
彼得大帝就是通过改革军队、建立新型行政体系来推进西化进程,才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他强调险峻政策,为国家利益可以不顾一切。
而梅德韦杰夫曾以“温和改革者”身份亮相,俄乌战争之后,他所控制的外汇全部被冻结,很快转向鹰派,这类似叶卡捷琳娜的掌权过程中一系列政治与文化改革中,将俄罗斯带入鼎盛时期,她尤其注重精英团体的巩固,这使俄罗斯在人才上占据优势。
帕特鲁舍夫作为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是继承苏联克格勃传统的代表,他还在原来特工的岗位上工作,应该对此次事件负责,而他与斯大林通过极端手段加强国家控制,建立苏联强大的安全机构体系有些相像。

梅德韦杰夫说的杀手锏指的是什么?
梅德韦杰夫所说的话,既不是偶然的个人情绪爆发,也非简单的恐吓语言,而是俄国政治语境中的“战略模糊”威胁。
梅德韦杰夫早已脱离“自由派总统”的形象,他的表态非国家正式政策,但有“释放底线信号”的意味。
俄语中的“убойный аргумент”或“последнее средство”(直译为“致命论据”或“最后手段”)常常用来指代极端手段,梅德韦杰夫此处所谓“杀手锏”可能涵盖三个层级。
特工暗杀是现实而直接的手段,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符合俄罗斯历史作风的手段,俄国历史上,从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刺,到利特维年科被放射性毒杀,克里姆林宫在国家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确有动用情报系统进行清除敌人的传统。

如果梅德韦杰夫的表态包含这层意思,那意味着俄罗斯已不再认为泽连斯基是“合法交战国元首”,而是“恐怖代理人首脑”,从而可以用清除的逻辑处理。
泽连斯基公开要求西方制裁俄方,俄方内部早已有将其“军事目标化”的氛围,特工暗杀是一种极端但并非不可行的选项,特别是在战争转入长期消耗之后。
核威慑的政治“杀手锏”,并不等于马上核打击乌克兰本土,而是在释放一种不怕乌克兰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梅德韦杰夫曾多次表示:如果俄国战败,将动用核武器,这句话其实早已是俄罗斯鹰派对西方和乌克兰的“绝对威慑线”,如果泽连斯基继续推动北约,攻击俄本土城市,那么“杀手锏”可能是有限度地使用武器。

国际合法性摧毁:审判与国家人格清除,从外交和情报角度,“杀手锏”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国际法律、政治和信息战手段,将泽连斯基彻底去合法化,塑造成“恐怖主义代理人”,为未来推翻、逮捕他建立舆论基础。
例如,如果揭露乌克兰战场上的生物武器,以及利用第三国媒体或前乌克兰政客揭发他的腐败与战争犯罪,那么这一策略不消灭肉体,而是摧毁国际人格、切断其政治生存空间,为其倒台做准备。
无论梅德韦杰夫的话怎么样说,美国、英国都将继续把泽连斯基视为“安全代理人”,否则就坐实自己发动战争的阴谋,那么这个“杀手锏”将指向与泽连斯基有关的所有人。
说到底,俄罗斯不怕泽连斯基消失,如果泽连斯基不再是和平谈判或政治解决的筹码,那他的“死亡”——无论是肉体还是政治意义上的,都将成为俄国重塑地缘秩序的垫脚石。
泽连斯基政府为什么会成为众矢之的
泽连斯基如今成了笑话,下台之后更可能无处可去,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他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了威胁,他成为众矢之的与之前的政府有很大关系。
乌克兰曾经历数次亲西方政权的轮替,但尤他们至少在形式与实质上试图维持某种程度的对俄沟通和妥协。
例如尤先科政府,也是亲美政府,但除了通胀严重之外,并未爆发战争,尤先科因为“橙色革命”而上台,并倡导亲欧盟立场,但他个人与普京有私下对话渠道,他的执政后期也开始日益疏远俄罗斯,可仍未直接挑衅克里姆林宫的安全红线。

反观泽连斯基就太着急了,其上台之初承诺解决顿巴斯冲突,但迅速转向全面亲美路线,在美国情报网络、北约顾问团、英国特种部队的协助之下,大幅度清洗国内“亲俄”派系,对文化、新闻与商业中的俄语内容进行打压,这种单方面的脱钩是十分愚蠢的。
泽连斯基缺乏历史视角与大国战略意识,将俄乌关系简单化为二元对立,不顾现实国力对比与地缘安全,将国家置于代理人战争的最边缘,更重要的是,他错误估计了普京的心理底线,挑战了普京及其团队的生存空间。
泽连斯基上台后,允许CIA、MI6深度介入国安、军事与通讯体系,例如2021年爆出的“瓦格纳计划”:通过乌克兰情报机构诱捕瓦格纳成员。
而瓦格纳作为俄罗斯的私人军事公司,直接听命于普京,泽连斯基的做法被认为是直接向克里姆林宫挑衅,这一事件震怒了以帕特鲁舍夫和谢钦为首的鹰派高层,更将普京的战争决心进一步向前推进。
泽连斯基还支持对俄经济制裁,联合西方关闭边境贸易通道、在国际场合中不断呼吁要孤立普京政权,这一系列自杀式的政治动作被鹰派认定为发动代理人战争的前奏。

事实证明,泽连斯基在权术层面极为稚嫩,在舆论与道德上极度自负,他更像是“演员中的政治灾难”,既未继承季莫申科式的权力平衡智慧,也缺乏尤先科式的外交谨慎,他将乌克兰塑造成西方意志的复制粘贴,如今骑虎难下,最终只能成为一颗弃子。
俄罗斯鹰派在今天如果不再谈判,不再警告,那将会真的出手,历史没有兴趣拯救一个失去智慧的国家,泽连斯基在历史舞台上的身影,或许将成为日后乌克兰政治的反面教材。
参考文献:
梅德韦杰夫回应克宫遭无人机袭击:只能从肉体上消灭泽连斯基及其集团,观察者网

梅姐夫被气疯了,发出了竭斯底里的狂吠
说狂话 往往下场都很惨
不管怎样都是你们这些老年痴呆患者先死
司机也说梅必须死的,有什么好吹的,一个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椤是让梅这班人搞成二三流国家
早就该把司机做了
乌克兰很快就要全面收复俄罗斯!你们不早点跑下场一定很难看!
杀掉戏子
三年前我就说过:斯基不亡人类亡,斯基是人类的灾星。
扯淡,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