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前,假如让孙立人去东北担任剿总司令,能否扭转国军颓势

妙之评过去 2024-08-29 18:12:45

就事论事,解放战争中孙立人的表现和他在缅甸时候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特别是在东北战场,孙立人率领的新1军多次被我我军重创,但很多孙将军的粉丝将其归纳成是杜聿明等人的排挤,正是杜聿明集团在东北处处给孙将军穿小鞋,才导致孙将军发挥不佳,因此很多人就帮孙将军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和判定。

如果在1948年,老蒋摒弃前嫌将孙立人派往东北,担任东北剿总司令官,或许可以挽救关外国军大败局,而粉丝给出理由也很干脆:

孙将军能力在杜聿明之上。

可暂且不论其能力是否比杜聿明强,就这个论断,在雨田君看来,完全就是无稽之谈,为何这么说?

理由有三,接下来一起来意义剖析……

孙立人将军

首先,在东北的国军孙立人就指挥不动

可以先来看看,孙立人将军的履历。

在旅美回国之后,孙立人将军于1928年担任国军后方军校的中尉教官,到了1932年,他被宋子文挖到了教导总队,担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到了1935年才任上校,这个履历算是很一般的。

别的不说,就说他的死对头杜聿明早已是25师少将副师长,可就是杜聿明在黄埔一期里面升迁还不算快的,胡宗南、李默庵和俞济时等人早已是中将。

而且在黄埔一期生黄杰接手税警总团之后,就一直打压孙立人,在部队内仅仅任支队长的职务,1937年税警总团加入淞沪会战,并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8军,孙立人在此次战役中受伤被迫离队,等他回来的时候,早就被黄杰踢出了第8军。

抗战时期的孙将军,应该是在缅甸时候挂的中将

1941年的时候,孙立人才晋升新38师少将。

这个铨叙军衔要低于黄埔很多人,比如宋希濂、关麟征等人,在职务上这些人部分是集团军司令,大多数人为军长,比如杜聿明就是第5军军长,作为一个小小的少将,而且还是杂牌系统的66军新38师师长,可见孙立人在履历上,是很难和黄埔一期生相比,能担任王牌新1军军长已经是高升了。

既然只有军长的资历,到了1948年,哪怕是在东北立很大的功,和廖耀湘、郑洞国以及范汉杰等人一样担任剿总副司令就已经到达了极限,相当东北剿总司令官,压根不可能,作为战区级司令官, 起码得要二级上将以上资历才能担任,胡宗南这种黄埔太子,还有汤恩伯这种中将加上将军衔将领也不行。

光从履历上,就决定了孙立人将军压根不可能指挥东北国军。

国军四大剿总,随便一个都是二级上将以上

那么退一步来说,假如孙将军和杜聿明一样,以剿总副兼前进指挥所主任,以影子的身份指挥呢?

答案还是不行,主要是东北国军这些将领孙立人很难指挥的动。

这里面终究是派系原因,以及孙立人自己的关系网太差所决定的。

1948年东北的国军一共有四股,分别是:

长春郑洞国兵团、沈阳周福成兵团、沈阳廖耀湘兵团以及锦州范汉杰集团。

东北的四股敌人(沈阳有两股)

先说郑洞国兵团。

如果让孙立人去指挥郑洞国,那就真的是戏剧性的了。要知道郑洞国是孙立人老上司,郑担任新1军军长的时候,孙还是其下辖新38师师长。郑洞国这个人其实在国军里面算少有的本份将领,以前混的不如自己的杜聿明当自己上司,郑洞国也是很乐于接受,双方之间私交也很不多,所以郑洞国真的接受你,出身和以前的职务不是问题。

但孙立人不行,在进入东北时期,郑洞国就没少吐槽孙立人,将其说成骄横跋扈,而且还不听从指挥,虽然没有撕破脸,但私下里少不得肺腑他,在四平战役期间,郑洞国还跟杜聿明抱怨“他还不如不回来呢。”

孙立人真的指挥郑洞国,少不得扯皮推诿。

在长春的郑洞国

再说廖耀湘。

孙立人和廖耀湘算是同僚,两人都是老新1军下面的师长。

在抗战结束后,孙立人的新1军和廖耀湘的新6军都被派到了东北战场,但别看是同僚两人关系可一点都不好,在远征军时期两人就经常吵架,被当时很多人戏称为“美法之争”(廖耀湘法国圣西尔军校毕业)。到了东北之后,杜聿明更偏爱新6军,经常让其担任机动和进攻部队,一些肥差比如占领长春这样任务也经常分配给新6军,这样导致两个军关系更加紧张。

而到了辽沈战役时期,廖耀湘早就是王牌9兵团司令了,虽然资历差一点,但能力毋容置疑,而且廖耀湘的脾气也不好相与,让孙立人这个曾经的死敌来指挥,廖耀湘肯定打心底里100个不愿意。

廖耀湘和孙立人

至于其他两人,范汉杰和周福成,孙立人也很难指挥

范汉杰什么人,人家黄埔第一个师长,他当师长的时候孙立人还是一个小小的中尉,而且范汉杰当初是以陆总副司令的名义去东北的,之前本身就是去接替杜聿明接管东北国军的,但陈诚和卫立煌半路杀出,他才只能在锦州将就一下,除了剿总副司令他还担任锦州前进指挥所主任,是这四大势力里面最强的。

让一个孙立人来指挥,不是磕碜他范汉杰么?

至于周福成,则是东北军旧部,但他所部是东北国军里面最弱的,别说周福成背后的陈诚不愿意让孙丽人指挥,就算指挥了也是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作用……

故而,以孙立人和资历和人际关系,哪怕他是武侯在世,也指挥不动东北的国军……

被俘虏的范汉杰(剧照)

其次,孙立人和101不是一个等级

就算勉强指挥东北国军,孙立人将面对的是我军东北战神——101。

101别看年龄比的孙立人小,可在军事经验上可是非常丰富,在孙立人还是一个团长的时候,101早已是我军序列里面最年轻的军团长,论战斗经验,经历过长征、抗战的101可比孙立人要强。

而且101的战争经历是经历过多次绝境考验的,和孙立人以及很多国军将领比抗压上更强。

再回到东北战场上,101一进入东北就是我军战区的负责人,而孙立人只是一个小小的军长。

人家101和谁对线?是和孙立人的老上司杜聿明、熊式辉和陈诚这些人对线,一次战役动员的部队都是好几个纵队(军)以上的规模,孙立人虽然也参加“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四平战役”,但他的指挥局限在一个军左右。

因此,论大兵团指挥能力,孙立人远不如101的一半。

指挥大兵团轻车熟路的林总(剧照)

再者,正如上述的文章所说,101对于东北我军有绝对的指挥权,他不仅是我东野司令员,更是东北军区的司令和政委。

在作战中能做到令行禁止,比如在攻打锦州的时候,8纵司令段苏权因为没有及时汇报牛郎山镇阵地被夺,被101知道后,说了一句

“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首先他们纵队司令员跑不了,刘亚楼你去处理一下……”

这说明101对东野所部纵队司令级别的管理有很强的约束力。

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孙立人真的去负责东北剿总,手下一个军长也就犯了一个小错误,他敢撤了这个军长么?别说不敢撤,哪怕是说话大声点,那个军长都敢跳起来

“我是黄埔XX期的,你一个杂牌出身的算什么?”

所以说咖位不一样,指挥自然不是一个等级。

林总处理段苏权(剧照)

最后, 国军在东北败局已定,谁也救不了

这里之所以说国军败局已定,主要还是这几个方面。

第一点,在客观的条件上。

当时东北的形势是我军已经占据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东野在南下北宁线之后,就已经把东北国军包围在长春、沈阳和锦州等少数几个城市里面,这几个城市之间相互不能呼应,说是孤城也不为过。

而在巨大资源的加持下,东北我军已经发展到12个步兵纵队,野战军兵力达到了70万人,地方部队30万人,总兵力为100万,而国军经过几次败仗之后,虽然一直在抓壮丁,但勉强也就50万出头,兵力对比2:1,优势在我。

辽沈战役时,我军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东北

和兵力填那个样紧缩的还有东北各大城市的物资,毫不夸张的说,当时东北我军别说打,就算围也能将东北国军围败,因为陆路不通,东北国军只能龟缩在大城市里面等待空军的物资空投,可毕竟空投成本太贵,物资有限,根本就不可能长久守下去。

哪怕是孙立人接替卫立煌,他主要的任务也就是在“守”东北和“撤离”之间二选一,和我军决战压根就不存在。

困守孤城的国军将士们

第二点,东北的大败局自然离不开老蒋的助攻。

孙立人接替卫立煌,他的直接汇报人就变成了老蒋。

老蒋什么人?人菜瘾大的步兵营长啊(白崇禧说的)。

老蒋向来对于部下都不放心,每次指挥到关键时刻他都会直接干预指挥,和我军的“将相和”比起来,老蒋是谁也不信任。杜聿明够老实本分了吧,可老蒋只是让他当救火队长,并不给他放权,只是让他当一个前线的傀儡。当年杜聿明去东北的时候,几次作战计划都被老蒋否定,明明能跑非要和我军决战,断送了47万大军,

而且老蒋在对国军将领针对塔山的攻防上,居然还说出了

“东野一个纵队战斗力相当于国军一个师……”

这样的话,显然是久疏战阵,就相当于手机操作系统一样,落后好几个版本,要知道东野当时一个纵队可有4万人,重炮就有几十门,你国军一个五大主力军也才和人家打平手。

人次瘾大的老蒋(剧照)

孙立人固然是名将不假,水准也是在国军一线水平。

可因为阵营和派系等原因,哪怕他真的到了东北也是收到老蒋的掣肘以及下面将领的反对,根本没法集中指挥所部和我军作战,况且,他所面对的是东北我军百万大军以及战神101!

1 阅读:558
评论列表
  • yxy 5
    2024-08-30 09:13

    我们打败的不是某人,是一个不符合人民利益的腐朽机构,是人民的胜利,谁来也不行

  • 2024-08-31 12:33

    不换掉常申凯,换谁去也白搭。

  • 2024-09-07 00:32

    美国军校毕业的,不是黄浦系,能指挥谁,因救了英军,名声大响,内战表现一般,被神化了。

  • 2024-09-01 00:24

    十个个孙立人也没辙。

妙之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