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绥创办官办男女同校的学校有考虑到太后治国能力的因素

史海撷英 2024-12-23 22:22:16

元初六年(119年),东汉官方忽然发布了一条“极具争议”的命令。“六年,太后诏征和帝弟济北、河间王子男女年五岁以上四十余人,又邓氏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并为开邸第,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尚幼者,使置师保,朝夕入宫,抚循诏导,恩爱甚渥。”

这道命令下达之后很快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思想比较守旧的儒家学者都纷纷表示反对。很多人认为,男孩和女孩分别上不同的学校,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如果让男孩和女孩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很容易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有很多老夫子公然高呼:这种事情简直就是世风日下,伤风败俗!还有很多人认为,女孩压根就不应该上学。女孩就应该在家里学学女红,等到年龄大一点之后直接嫁人,然后在家里操持家务。尽管当时反对的声音特别大,但是最后,在当朝太后邓绥的坚持下,这所“特殊”的学校“元初学宫”还是如期开学了。

男女同校的背后代表的其实是极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而历史上真正大范围推行“男女同校”,全面普及男女平等的教育,那其实得等到清朝末期,甚至是清朝灭亡之后才开始。

那么,历史上的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学校,为什么会在东汉时期就出现?当时下达这个命令的太后邓绥,到底是怎么考虑的?男女同校这件事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古代很多人都反对这事呢?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以及相关史料当中能找到的最早的官办学校其实是在商朝。至于商朝之前,因为相关史料太少,而且也没有相关文物出土,所以暂时也不太清楚商朝之前的情况。

而到了商朝之后,因为商朝存在鬼神崇拜,祭祀的礼仪特别繁琐。再加上商朝已经有了甲骨文这种文字体系,而这些礼仪和文字是无法在家庭教育当中完成的,所以,在商朝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官办学校。

不过,商朝的学校属于典型的贵族教育。只有最上层的贵族才有资格学习文字,学习各种祭祀礼仪。所以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商朝百姓以及商朝的奴隶,他们其实也不认识甲骨文。而再往后,到了西周时期,有关官办学校的记载,就开始逐渐多了起来。

根据西汉时期写成的《大戴礼记》所载:西周的官办学校叫太学,也叫大学。当时有资格开办这种学校的,只有周天子和诸侯。而到了西周中后期,又出现了所谓的“小学”。小学完成基础教育,大学完成高等教育。另外,周天子和诸侯开办的学校,名称也不一样。周天子开办的学校叫辟雍。诸侯开办的学校叫泮宫。而且一般来说,小学都直接开在王宫周围,或者开在城里。而大学或者太学,则因为占地比较大,往往都开在城外。同时,负责高等教育的太学,除了教育职能之外,还有一些祭祀的职能。所以太学的老师,往往也需要负责举行一些祭祀工作。于是后来,这些老师也被称作“祭酒”。

反正在西周以及西周之前,官办教育都是“贵族教育”。也就是说,当时这种官方开办的学校,是不允许平民参与的。

至于为啥只有贵族参与,这事其实很简单,因为当时生产力不够!试想一下,如果当时西周政府推行义务教育,所有孩子都能上学。那么国家得拿多少钱来养老师?而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环境下,哪怕周王室和各大诸侯国把所有税收都拿出来,全部兴办教育,也养不起那么多老师!所以,在春秋战国之前,教育一直都是贵族的特权。

孔丘

而到了春秋后期的时候,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打破了这个规则。

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后世有很大的争议。但孔子兴办教育这件事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抹黑的。很难想象,在春秋后期那个时代,孔子敢于率先打破惯例,招收平民学生,而且是大范围招收平民。

当然,孔子办教育也是收学费的。按照孔子的规矩,不管是平民还是贵族,想要来他这边上课,首先得给他拿十条腊肉,当时叫“束脩”。“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在春秋时期,十条腊肉的价值,其实还是很高的。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孔子本人也不是什么有钱人,他也需要生活。而且办教育需要买书,这笔钱也是一个很大的开销。所以总得来说,孔子这个收费标准,并不算高。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孔子能打破贵族教育,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历史背景。那就是在春秋后期的时候,铁制农具开始出现。

铁制农具的出现极大提升了生产力。最明显的一个改变是,一个平民家庭用了铁制农具之后,收获的粮食变多了。有了多余的粮食,一个平民家庭多攒一段时间,才能凑出十条腊肉,凑出束脩之礼。这要是放在商朝,就算孔子有这个心,下面的那些平民也凑不出这个学费。

而从孔子这个时代开始,教育开始迅速向下发展。很多平民百姓,咬咬牙也能接受教育。于是接下来,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就正式开始了。

而随着百家争鸣开始,很多诸侯国意识到:原来读书人的影响竟然这么大!以后谁拥有了更多的读书人,谁似乎就可以发展得更好!于是到了战国初期的时候,历史包袱最小的魏国首先开始大规模在教育上面砸钱。当时魏国在位的魏文侯,花了大价钱,去列国请读书人来魏国治学。而在魏文侯的努力下,很快,魏国就出现了著名的“西河学派”。而魏国本身的教育也开始迅速发展,成了列国之中的第一名。而这个结果直接导致魏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才,最终就导致魏国成了战国初期的头号强国。

见到这个结果之后,其他诸侯国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始效仿。而在这其中,做得最到位的当属东边的齐国。齐国在完成田氏代齐之后,同样开始往教育领域拼命砸钱,兴建了著名的“稷下学宫”。

与此同时,因为西方秦国的崛起,导致魏国常年打仗,国内动荡不安,读书人很难专心研究学问。所以到了战国中后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就成了当时中原地区的最高学府。诸子百家的各派学者都在这里任教求学,各种思想开始相互碰撞。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各国开始逐渐往教育领域砸钱,很多官办学校开始纷纷出现。如此一来,平民阶层反倒受益更大。到了战国中后期,很多出身平民阶层的孩子也可以直接读书,成为有用的人才。

另外,随着平民阶层开始读书,平民对于上升通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个结果直接倒逼各国开始纷纷进行变法。最后,设置上升通道最成功的秦国就成了最后的赢家。而且后来,这个结果还倒逼汉朝开始设置察举制。

反正到了战国末期的时候,只有贵族才能读书的传统已经被彻底打破。平民家庭只要努力多赚钱,并且愿意花钱供孩子读书,也是可以去学习的。

在这段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就是刘邦的弟弟刘交。尽管当时老刘家并不是特别有钱,只能算是一个小地主。但是刘交少年时代,还是得以外出游学,后来甚至还曾经一度追随荀子的弟子求学,成了荀子的徒孙。

而到了秦朝之后,随着秦始皇统一天下,办教育这个问题,也摆在了秦朝政府面前。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朝在办教育方面也没什么先例可循。所以秦朝开国之后,在官方办学方面,就开始推行一些很畸形的政策。

首先,因为焚书坑儒事件,秦始皇后来下令,禁绝大量私学。虽然这一招可以消除很多不利于统一的思想,但同时也阻断了平民求学的机会,打断了平民的上升通道。而这个结果导致很多平民非常不满,最后也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其次,因为秦朝推崇法家思想,所以后来秦始皇建立了一个“以吏为师”的制度。简单来说,所有的基础识字教育,可以在家里完成。而完成了识字教育之后,则不再像以往那样去上那些私学,而是要直接去官府任职,去跟随当地的官吏,学习秦朝法律。

秦始皇

秦始皇的这套制度等于是把教育系统和官员系统直接合二为一了。所以从管理角度来说,确实有可取之处。或者也有可能秦始皇还有其他后续的方案,但是还没来得及执行就驾崩了。

但从结果来看,秦始皇的这套操作并不算好。因为秦朝的这套制度阻断了平民接触知识,阻断了平民的上升通道。

等到秦朝灭亡,西汉建立。西汉鉴于之前秦朝的先例,直接废除了秦朝的很多禁令。尤其是到了汉惠帝刘盈在位时期,直接废除了所谓的“挟书律”,允许百家思想随意传播。所以在这之后,各种私学就开始逐渐复苏了。

但同时,因为西汉初期奉行黄老之道,喜欢无为而治。所以西汉前期几位皇帝也没有大规模去搞官办教育,而是把教育完全推给了民间。当然,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期还是多次选拔人才,也算是变相开启了上升通道。

到了汉武帝时代,西汉的教育问题终于越来越大,到了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因为之前西汉一直没有组织大规模的官方办学,导致各种思想开始肆无忌惮地传播。等到了汉武帝登基之初,这种趋势已经给国家造成了很负面的影响。因为大家的思想都不一致,天天都在忙着吵架的时候,国家内耗就太大了,哪还能集中精力去打匈奴呢?

于是,汉武帝登基之后,首先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汉武帝还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重新开设了“太学”,作为汉朝的最高学府。而再之后,随着太学开设,各地的读书人在家里完成基础教育之后,可以直接来太学完成高等教育。而从太学毕业之后,更是可以有较大可能,直接被授予官职。这样一来,西汉的教育系统就和官员管理系统衔接上了,上升通道也彻底通畅了。

此后,从汉武帝时代一直到西汉末期,这条通道开始变得越来越宽。等到了王莽篡位之后,太学的学生总人数已经突破了一万人!

虽然王莽在后世的争议很大,但也不得不承认,王莽在教育方面确实很舍得砸钱。以当时西汉的国力来说,想要支撑一万的人,同时完成高等教育,国家还给各种补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当然,想要支撑这个奇迹,肯定要花很多钱。王莽的初衷固然很好,他想大规模推广教育,提升全民素质,以此来解决问题。但结果,当时新莽政权的生产力并不足以支撑这种规模的教育。于是不久之后,王莽的新朝就被灭了。

但是即便这样,王莽这个失败案例展现出来的东西却让大家思考了很久。所以后来,等到刘秀称帝之后,在刘秀还没统一天下之前,刘秀就在洛阳城外重新设置了太学,并且开始重新对整个国家招生!

刘秀

当时的刘秀,为啥要在仗还没打完的时候,就拼命往教育领域砸钱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开设了太学,读书人才觉得有上升通道,以后才愿意支持刘秀统一天下。所以这个钱,刘秀是万万不敢省的!

而且,有了之前王莽的先例,东汉在教育领域也不敢再节省开支。从刘秀时代开始,东汉一直在极力扩充太学,希望能够支持更多士族学生读书,以求获得更多的支持。后来到了巅峰时期,东汉的太学更是可以同时容纳超过三万太学生就读!

在一千九百多年以前,在一个总人口只有六千多万,一个落后的农业政权内部可以支撑超过两千分之一的人长时间脱产学习。这种事情,放眼整个人类古代史,都是极为罕见的。

不过以上所说的所有的教育,所有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只针对男子的!不管是官方开办的太学,还是自己开设的私学,都是针对于男性的。

这当然不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歧视妇女。准确来说,这依然是生产力的原因。

在古代的科技水平下,男性和女性的生产力是不一样的!因为男性天生在体力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样一块土地,男性耕种产出的粮食更多,可以养活全家人。但是如果让女性去耕种,可能压根就无法完成这个工作!所以,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形成了一套“合作模式”。这套合作模式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一对夫妻结婚之后,男子负责打猎、耕种这类重体力活。女子则是负责照顾家庭,从事纺织和女红。

在古代的时候,粮食和布帛都是生活必需品。而在这种模式下,一组男女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后来才有了“男耕女织”这个说法。

而等到教育开始出现之后,一个新的问题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女子要不要像男子一样一起接受文化教育呢?

最开始的时候,商朝的女性其实也可以从事其他体力劳动,自然也有受教育的权力。比如说商朝的女战神妇好,人家不光可以做男子的工作,还可以带兵打仗。

但是后来,大家很快发现,男女一起接受教育,其实是很不划算的一笔买卖。

试想一下,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接受教育是为了什么呢?其实绝大多数人接受教育无非是想过更好的生活。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从事重体力工作的男子去接受教育,远比女子接受教育更划算。而如果两人都接受教育,这个结果当然很好,但在功能上重复了。在生产力比较低的情况下,由男子接受教育,去外面打拼做官,然后女子在家照顾家庭,这种分工在经济上更具有优势。

实际上,在汉朝之前的生产力条件下,很多基层官员,他们其实也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就比如说当年的刘邦,刘邦在当地是一个基层亭长。但即便是这样的人,在当时依然要进行耕种。如果不耕种的话,就会被当地百姓视作不务正业。

所以,一直到东汉,“男主外女主内”的这种教育模式都是特别深入人心的。虽然在那个时候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也有女子也有接受教育的权力。但更普遍的观点,大家还是认为女子应该从事家庭劳动。

于是,当时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男子应该去接受教育,去上太学求学,然后通过察举制做官。女子则是应该学习女红,学习家庭劳动。当然,贵族女子可以接受基础教育,应该在家里认字。但是在往上的高等教育,就完全没必要了。这种观点,基本上就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

在东汉前期,最有名的支持女子接受教育的人,叫邓训。这个邓训就是后来邓绥她爹。

据史书记载,邓绥小的时候对历史和四书五经特别感兴趣。但这些东西,往往都是男子进入太学之后,接受高等教育时学习的内容。“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就是说邓绥看到兄长们读书时都会虚心请教。为此邓绥也曾遭到母亲的训斥,“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邓绥也不敢惹怒母亲,所以“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勤奋好学。她的父亲邓训看出了她志向远大,不想困于后院终生忙碌居家之事,所以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询问她的意见。可以说邓绥自幼便与其他女子不同,邓绥熟读经书,与父亲讨论大小事宜,童年时期的学习经历可以说为后来邓绥的政治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邓绥掌权之后,她对于女性教育的思考其实要远比一般人更加深刻。

作为国家的掌权者,邓绥此时当然明白国家为什么不开设女子教育。或者说,就算开设女子教育,女性接受的教育也和男性截然不同。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社会分工问题。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如果贸然推行男女平等,那是很容易会把国家整体搞得崩溃的。

但同时,邓绥掌权的时候,又要思考东汉外戚干政的问题。

在邓绥之前,东汉历史上已经出现了好几次“外戚掌权”的现象。简单来说,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寿命普遍不长。往往都是皇帝先驾崩,然后皇后成了太后之后,辅佐小皇帝管理几年国家,之后再崩逝。而这种现象就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旦老皇帝驾崩,小皇帝年龄太小,太后不得不出来主持朝政。但是太后本人又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不知道怎么治国!这该怎么办呢?

类似的情况,东汉之前就曾经发生过一次。比如说当年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驾崩之后,他的皇后窦氏掌权。而这位窦皇后本人应该就没接受过高等教育。至少,对于四书五经和历史之类的东西,她应该是不太懂的。而这样一位太后掌权之后带给国家的其实是一场灾难。在窦太后掌权时期,虽然东汉发展得也不错,但窦太后却更倾向于扶持自己的娘家,把家族放在国家前面,最后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反观邓绥,邓绥虽然也没上过太学,但是她小的时候接受过类似的高等教育,她懂历史,懂如何治国。所以在她掌权之后,东汉并没有出现太多问题,反倒是熬过东汉历史上最难的一波天灾。

如果把邓绥和窦太后互换一下,那估计在这十年里,窦太后能直接把东汉搞到崩溃。

邓绥

对于这个问题,不管是邓绥,还是她的丈夫汉和帝,理解都比较深刻。所以当年汉和帝掌权之后,很快就设立了东汉的第一所女学,直接邀请贵族适龄女子过来上学。

而到了邓绥掌权后期的时候,邓绥也越来越觉得女性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至少,将来有希望做太后的这群女性,必须得接受高等教育,她们必须得懂历史。要不然的话,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子成为国家的掌权者,对国家来说,绝对就是一场灾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邓绥同时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给皇帝选一位好皇后。

当时在位的皇帝是邓绥拥立的汉安帝。在邓绥的安排下,汉安帝立阎氏为皇后。这位阎皇后出身的阎家非常有文化。她的爷爷当年在汉明帝时期就以通晓各种典籍闻名。出身这样的家族,阎皇后本人的文化水平自然也不低。

第二件事就是兴办女学,去教育再下一代的贵族女子。这些女学教育出来的女子,未来她们当中,肯定会有一个人成为汉安帝儿子的皇后。这样一来,再下一代皇后的文化水平问题,也解决了。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邓绥的这个安排至少成功了一半。在给儿子选媳妇的时候,邓绥看走了眼。后来那位阎皇后成了太后之后,大肆擅权。但同时,因为阎氏的文化水平比较高,她掌权期间,国家倒也没出大问题。

而到了孙子那一代,后来汉安帝的儿子汉顺帝的皇后,上没上过邓绥开办的女学史书上没记载。但显然,邓绥的这套操作在当时东汉高层贵族之间形成了一股女子读书的风潮。所以,汉顺帝的皇后梁氏也是一个文化水平相当高的人。

当然,文化水平高,并不意味着不擅权。后来梁氏掌权的时候,梁家更嚣张。但是外戚掌权,跋扈归跋扈,太后本人有文化至少可以保证国家治理不出大问题。从这一点来说,邓绥的这个方案还是很成功的。

而在此同时,邓绥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这批女孩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女子教育,小时候没和男孩子打过交道。稍大一点之后,直接嫁给了皇帝或者皇子,后面顺利成为太后。在这种情况下,她们不知道怎么和男子打交道,依然很难处理好国家政务。

所以,之前的女子学校还不够。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元初六年(119年),邓绥才会下令,组建一座男女同校的学校。虽然这所学校的学生,男女都是小孩,接受的基本上也都是基础教育。但至少,这种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学校出现了。而在这所学校开学之后,第一批招收的贵族男女就超过了七十人。而在这所学校开学之后,很多皇族子孙也都同时入学,开始在这里上学。

刘保

大概就在这所学校开设一年之后,汉安帝的儿子刘保正式入学。入学之后,刘保表现得非常努力,而且很有天赋。所以在这之后,邓绥才下令,让汉安帝立刘保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顺帝。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有明文记载的“男女同校”的学校。

虽然这所学校开办的背后有很多政治目的,而且也只是针对于极少数的东汉高层贵族。但即便这样,这所学校的开设,依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向贵族女子开放受教育权,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意味着女子能不能合法掌权的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祖先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古板。至少,在一千九百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大幅提升了女性的地位,并且可以接受女性领导国家。

至于说当时平民没有普及女性教育,大部分民众依然继续“男耕女织”的生活。这不是性别歧视的问题,而是生产力不足的问题。而想要真正解放女性,彻底实现男女平等。这恐怕就要等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女性可以同样从事高生产力工作之后,才能真正实现了。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