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跟刘基的儿子唠嗑时,还夸刘基呢,说满朝文武都爱结党,就刘基不掺和,自己是明白人,不会亏待他。
可谁能想到,刘基临走前,早就布好了局,把自己的死党杨宪推了出来。
杨宪得了刘基的指示,接任御史中丞,那架势,就是要对淮西集团反攻。
这杨宪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平时韬光养晦,暗地里扶植高见贤等人,还利用言官的力量,到处收集李善长的把柄。
一有机会,就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说李善长没本事没品德,不能担大任。
朱元璋又不傻,一开始没搭理他。
可架不住杨宪天天念叨,时间长了,朱元璋对李善长也有了看法,还时不时指责几句。
十一月,朱元璋把刘基召回来,委以重任,淮西集团就这么被全面打压了。
浙东集团眼瞅着就要赢麻了,李善长急得团团转。
他知道自己成了靶子,得学刘基找个代言人。
这人还不能太有威望,得容易控制。
思来想去,他看中了胡惟庸。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早就跟着朱元璋,可一直不得志,就干了些知县之类的小官。
但他能力不弱,得到李善长首肯后,成了淮西集团新的领袖。
有一回,胡惟庸跟李善长说:“大人,咱可不能就这么被压着,得想办法反击。”
李善长叹口气:“难啊,现在局势对咱不利。”
胡惟庸眼睛一转:“大人放心,我有办法。”
谁也没想到,这场斗争最后会在胡惟庸手里迎来大反转。
胡惟庸表面上对李善长言听计从,暗地里却有自己的打算。
李善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选的代言人,最后会把他推向深渊。1、无利不起早。
这世上啊,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事出反常必有妖。
就像浙东集团打压淮西集团,李善长急得不行,就想找个代言人。
他看中了胡惟庸,觉得这人能力不错,还容易控制。
胡惟庸呢,表面上对李善长那是言听计从,一口一个“大人”叫得亲热,还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帮淮西集团扳回局面。
李善长就信了他,还大力扶持他成为淮西集团新的领袖。
可李善长不知道,这胡惟庸哪是什么善茬儿啊。
他接近李善长,根本就不是真心想帮他,而是有自己的小算盘。
胡惟庸心里清楚,只要傍上李善长这棵大树,自己就能有更大的权势。
他表面上帮着李善长出谋划策,暗地里却偷偷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等李善长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李善长这才明白,自己当初引狼入室了。
其实啊,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有人突然对你特别好,主动帮你这个帮你那个,你可别傻乎乎地就接受了。
你得想想,他为啥要帮你,背后是不是有啥目的。
任何帮助都不是无偿的,那些帮你的人,说不定就是想从你这儿获得更大的回报。
所以啊,咱得留个心眼儿,别被别人的“帮忙”给忽悠了。
2、别做白眼狼。
这世上每个人做事啊,大多是为了给自己谋好处,无利不起早嘛。
人虽然是高等动物,可跟普通动物比起来,最厉害的就是会伪装,不会把吃相弄得太难看。
当然,有人帮了你一把,哪怕他心里打着从你这儿捞点好处的小算盘,咱也得对人家心怀感激。
毕竟人家没义务非得帮你,帮完能得到点回报,这也是人之常情。
要是你总想着白嫖,那可就太幼稚了。
我有个朋友,之前他工作上遇到难题,我前前后后帮了他十几次,给他出主意、找资源,费了不少心思。
后来有一次,我实在忙不过来,没顾得上帮他,好家伙,他立马就翻脸了。
还在背后跟别人说我这人不够意思,以前帮他的那些事儿也都一笔勾销了。
我当时那个气啊,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嘛。
其实,生活中这种事儿可不少,有的人你对他再好,只要有一次没满足他的要求,他就把你之前的好全忘了,只记着你这一次的“不好”。
做人啊,还是得有点感恩之心。
可别学那些“白眼狼”,把别人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
不然啊,等哪天你遇到困难了,谁还愿意伸手拉你一把呢?
懂得感恩,路才能越走越宽。
3、真正的高情商。
所谓的人脉,其实就是能给你带来利益的关系。
一旦和利益挂上钩,可就不能把别人当傻子。
合作的时候,得让双方都能捞到好处,不然谁愿意跟你长期打交道啊。
我有个同事,那人特别会钻营,到处结识人,觉得自己人脉广得很。
可实际上呢,他每次跟人交往,都想着占人家便宜,不是让人家帮忙介绍业务,就是想白拿人家的资源。
时间一长,大家都看清了他的真面目,有啥好事儿根本想不起他。
就算偶尔有合作机会,人家也不愿意找他,为啥?
谁愿意跟个只想着白嫖的人合作啊。
有些人觉得自己八面玲珑,能说会道,特别会来事,就觉得自己情商高。
其实啊,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高情商。
真正情商高的人,是懂得感恩的。就算跟人家关系再好,也不会白占人家便宜,该给的好处一点都不会少。
我有个朋友,做生意特别有一套。
他每次跟别人合作,不管赚多赚少,都会给对方分一份合适的利润。
人家帮他介绍了客户,他立马就送上一份厚礼表示感谢。
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人脉也越来越广。
大家都愿意跟他合作,因为跟他合作能实实在在得到好处。
所以啊,咱得清楚,人脉不是靠耍嘴皮子就能建立起来的,得靠实实在在的利益交换。
而高情商也不是表面的圆滑,而是懂得感恩,懂得让利。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混得开,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