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默庵出上联为难毛主席,伟人当场对出下联,夏听后既羞愧又佩服

潇观天 2024-07-05 14:45:49

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连续两次将毛主席拒之门外?

又是什么,让他悔不当初,最终与毛主席成了忘年之交?

第一段 穷游之路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年轻时的毛泽东,对这句话是十分认同的。

并且他在自己的《讲堂录》里,他就曾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

从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十分看重的。

为此,他曾数次游学乡里,体察民间疾苦,而这些经历无疑为他未来走向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在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和毛泽东的谈话记录里,毛泽东就提到过:1916年的时候,他从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看到了一条两个中学生旅行全国的故事,让他受到很大的启发。

于是在第二年,也就是1917年,他就和同学萧子升,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因为那时候都是学生,他们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在安化县的档案馆中就有记载他们当时带的所有东西:只有一个包、一把伞、一套换洗衣服、洗漱用品还有一个墨盒、一支笔。

因为身上没有一分钱,累了他们就席地而睡、饿了就拜访农户,讨点吃的。

一路走来虽然辛苦,倒也确实收获满满。

其中就流传着毛泽东和当地名流夏默庵的一段佳话。

这个夏默庵到底是谁呢?他又是如何与毛泽东产生交集的呢?

第二段 忘年之交

夏默庵,可以说是当地的一位文化名流,据说在清末曾任过候补县令。

到了民国以后,当上了当地的县教育会的会长。

因为名气比较大,毛泽东在学校的时候就听过这个人,既然到了人家的地界,不去拜访一下,肯定是说不通的。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拜访,毛泽东他们就吃了一个闭门羹。

原来,这夏默庵,自视甚高,根本不屑与毛泽东他们进行交流。

毕竟那时候的毛泽东还只是一个20多岁,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

可是两个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效仿起了刘备的“三顾茅庐”。

终于,在第三次拜访的时候,夏沫庵见了他们。

可是见面之后,他却一句话也不说。

一是他本来就生气,已经拒绝两回了,没想到还来。

二是他也想试试这来人的深浅。

所以直接用笔写出了一个对联的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毛泽东往前一凑,一下就看出了其中端倪。

原来,文人骂人不带脏字,这上联的暗含之意

其实就是在指责毛泽东二人就像那树上的鸟儿一样

叽叽喳喳,讨人嫌。

可毛泽东看了之后,并没有生气,而是略作思考。

直接就对了个下联出来: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这公、私的疑问,其实是出自一个典故。

在《晋书·晋惠帝本纪》中曾有记载,“帝文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意思就是,晋惠帝问身边人,有蛤蟆在叫。这蛤蟆叫声是为公还是为私啊?

毛泽东的回答,无疑将两个人的对话提升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提升到了社会的大是大非问题上。

夏沫庵看了,一是惊叹毛泽东的才华,二又觉心中有愧。

于是把毛泽东奉为上宾,好吃好喝好招待。

还主动邀请他在家里住了一晚上。

两个人越聊越投机,最后结为了“忘年之交”。

甚至在毛泽东要走的时候,还掏出了8块大洋给他作旅费。

伟人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可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故事

如今看来,依旧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共鸣。

同时也提醒我们,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个人光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实践出真知!

参考文献

《向毛泽东学读书》人民周刊 汪建新 《 人民周刊 》(2019年第1期)

《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以楹联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本刊记者 付冰冰《 人民周刊 》( 2024年03月01日 第 09 版)

《组图:探索青年毛泽东不带分文考察安化之旅【8】》 人民网-时政频道 2013年07月15日

2 阅读:108

潇观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