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希望与中国达成一个“全面广泛的框架协议”,内容包括大规模的投资、更多的美国产品采购,以及针对核武器安全的协议。
【特朗普】
众所周知,特朗普在政治舞台上展示出了一种倾向,那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他的国际目标,而非直接动用军事力量。而就在他抛出这一中美新协议构想的前一天,美俄之间刚刚就未来的经济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
这种接连的外交动作似乎昭示着特朗普的政策轨迹:他并不排斥与中、俄做生意。不过,在更深层次的角力中,真正的考量可能不是收益平等的问题,而是确保美国在每次交易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特朗普的提案中涉及到的投资和采购金额,可能高达万亿美元,这超出了通常市场规律的承受范围,令人质疑其动机的纯粹性。这些庞大的数字不仅意味着经济交流,还预示着一种强迫性质的交易。
【特朗普提出核武器安全协议】
而特朗普同时提出的核武器安全协议,要求中国开放核设施供检查,并设置核弹头数量上限。此举无异于要求中国自缚手脚,放弃核威慑能力,从而使美国在全球核力量的天平上继续占据优势。
这种举动不免让人回想起,1980年代的“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或是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武器限制条约。特朗普方案的实质,是试图通过多方面限制,削弱中国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崛起势头。
特朗普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自奥巴马时代以来,美国的工业基础开始遭遇冲击,转而逐渐变为金融导向的国家,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加剧了本土产业的紧张情绪,催生出所谓的“铁锈带”选民。在这个阶段,任何旨在复兴美国制造业的措施,都可能得到一定的国内支持。
【中方回应】
对此,中方的回应非常直接:中国不可能接受不合理的条件,将坚定维护自身的权益。中方强调,一切经济往来必须遵循市场原则。至于核武器,中国有自己成熟且明确的原则方针,不容外部干预。
如果特朗普政府无法秉持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原则步入谈判桌,中美对话将失去其根本意义,难以达成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协议。而面对特朗普单方面加征关税的施压行为,中方表达了严厉谴责,明确指出贸易战与关税战无胜者可言。
作为回应,中国将毫不犹豫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一立场彰显了中国在维护国家利益上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向世界传递出清晰的信息:合作需基于平等与尊重,任何单方面的施压与挑衅都将遭到有力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