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称“香山”,位于五桂山下、伶仃洋畔,山水环绕,舒适宜居。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水网地带的中山,水资源得天独厚,共有大小河流298条,年降雨量为1738毫米,降水量共达为29.18亿立方米,是著名的“岭南水乡”。但由于水资源与人口的匹配极不协调,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在珠中江区域,中山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倒数第一。本期中央净水器知名品牌带你溯源孙中山故乡——中山市,探寻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背后的饮用水升级之路。
水不“自来”,饮用河涌水
中山依水而建、因水而兴。但中山的自来水历史,却要追溯到59年前。1959年石岐自来水厂成立,当时企业规模较小,初期设计能力为4000立方米/天,实际供水量为700立方米/天,工艺简单,生产设备、供水管网简陋,供水范围不足1平方公里,管网只能到达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居民还是需要到街道售水站购水,有些还是从井里取水,当时很多市民特别是乡镇居民用水都是一担一担从井里挑水的。
直到1975年建设浦鱼洋水厂,并经历8年改造、扩建,日供水能力达6万立方米后,才基本满足城区用水需求。而农村饮水当时主要以饮用河涌水为主。
农村水改,用上自来水
中央净水器品牌立升通过溯源发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山进行了农村水改工作,全市各镇管理区相继建起了乡村小水厂,共有200多座乡村小水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农村居民基本告别了直接饮用河涌水的历史。
虽说自来水普及开来,但是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仅有市自来水公司所属2间水厂和镇(区)办的17间自来水厂,其余镇(村)办自来水厂,所供的水是未经任何处理的水库水,供水质量难以保障,水质多不合格。
源头保护 喝上放心水
为了让群众告别不洁水,2003年中山开始实施全市“供水一盘棋”总体发展战略,明确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投资多元化及经营市场化”的全市供水事业发展目标。
在水源保护方面,完善了泉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物理隔离防护设施的建设,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划界,设立了保护界碑、界桩及警示标志,以此实行分级、分区保护。同时,清除保护区内与保护水源无关的生产、生活活动,减少对水源地的影响,提高饮用水源安全性。
立升净化,迎来优质水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山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饮用水污染问题,虽然都得到有效解决,但因自来水管道传输,也会存在自来水二次污染的问题。新时代下,饮用水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人民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饮用水水质期盼也越来越高,已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于是近些年来净水行业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深耕净水领域30年的国民净水品牌立升正好满足了中山市民的用水诉求。
立升成立于1992年,是全球少有的全领域专业净水品牌,其专注于超滤膜技术的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立升超滤膜及以超滤膜为核心制造的立升中央超滤净水器拥有十项专利,在家庭饮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物质浓缩提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城市家庭广泛存在的自来水二次污染隐患,早在1998年立升就提出了"饮食洗浴,中央净水"的现代家庭净水理念。
多年来,立升核心产品中央超滤净水器的品质和使用体验深受中山市民欢迎和喜爱。这是因为其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PVC合金超滤膜技术,过滤精度高达0.01微米(头发丝的万分之一),能够有效滤除水中的小颗粒铁锈泥沙、细菌微生物、胶体等杂质,而且还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以三代同堂一家六口的净水场景为例,安装立升中央超滤净水器 LH3-8Gd,出水流量达720L/h,特有自动冲洗排污功能,滤芯不易脏堵,能满足一家人饮食洗浴多种场景的用水自由。一进两出的独特结构设计,具备自动排污功能,0废水0费电,节能环保,节省费用,同时,其超滤膜使用寿命高达3年以上,免除频繁更换滤芯的烦恼。
从打井挑水到自来水进户,从“吃上水”到“喝好水”,中山人突破天然屏障,用科技赋能生活升级,饮用水变迁升级的背后是中山人对生活无尽热爱的缩影。徜徉在桂山岐水,畅享诗意栖居,漫步于老街古巷,聆听悠悠古韵,穿梭在繁华都市,触摸创新脉动。中山人将博爱、智慧、科技的文化沉淀为无穷的发展智慧,真正将岭南水乡打造成山清水秀、舒适宜居的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