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村外筑爱巢,过路老者揭玄机
在那江南水乡的一隅,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唤作柳河村。
这村里住着一位姓李的老汉,人称李大山。
李大山年近六旬,却精神矍铄,腰板硬朗,只因他年轻时是个木匠,走南闯北,手艺精湛,攒下不少家底。
近些年,他心里头盘算着一桩大事——给自家独子李柱子娶媳妇。
李柱子是个孝顺孩子,自幼聪明伶俐,长大后更是成了村里的教书先生,深得村民们的敬重。
可这娶媳妇的事儿,却因家中房屋老旧,迟迟未能定下。
李大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决定拿出毕生积蓄,在村外那片风水宝地上,新建一座婚房,好让儿子风风光光地娶进门。
选址那日,李大山带着几个相熟的村民,一路寻到村外那片依山傍水的开阔地。
此地绿树成荫,溪水潺潺,远望青山如黛,近观稻田泛金,实乃建房的上佳之选。
村民们纷纷点头称赞,李大山更是喜上眉梢,当即拍板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大山亲自督工,带领一众工匠,日夜不息地忙碌起来。
婚房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的江南水乡风格,又融入了李大山对儿子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砖瓦木料,皆是精挑细选,力求每一处细节都尽善尽美。
然而,就在婚房即将竣工之际,一个衣衫褴褛、须发皆白的老者,踏着夕阳的余晖,缓缓走进了工地。
老者手持一根拐杖,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神秘莫测的气息。
他围着婚房转了一圈,眉头紧锁,不时摇头叹息。
李大山见状,忙上前询问:“老者,您是何方神圣?
为何对我家的房子如此叹息?”
老者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望向李大山,缓缓开口:“老汉啊,你可知道这地底下藏着什么?”
李大山一愣,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莫非……此地有何不妥?”
老者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此地本是风水宝地,只可惜,下面却是个老鼠窝。
这窝老鼠非同小可,乃是修炼多年的鼠妖,平日里深藏不露,一旦惊扰,必会引来灾祸。”
李大山一听,顿时脸色大变,心中虽有不信,但望着老者那严肃认真的模样,又不由得他不重视起来。
他强作镇定,问道:“那……可有化解之法?”
老者沉吟片刻,道:“若要化解此灾,需得寻得一位茅山道士,以法术驱除鼠妖,方能保得此地平安。”
李大山闻言,心中暗自思量:这茅山道士,我只在戏文里听过,现实中哪有这等人物?
但转念一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了儿子的幸福,他决定放手一搏。
次日清晨,李大山便携了厚礼,踏上了寻找茅山道士的征途。
他一路打听,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云雾缭绕的山谷中,找到了一座古老的道观。
道观门楣上刻着“茅山宗”三个大字,笔力遒劲,隐隐透出一股不凡之气。
李大山走进道观,说明来意。
道观中的道士们听闻此事,皆面露难色。
原来,近年来世间妖魔横行,茅山道士们也是分身乏术。
但李大山的诚意与坚持,最终打动了一位年长的道士——清风道长。
清风道长须发皆白,仙风道骨,他眯着眼睛,听完了李大山的讲述,缓缓道:“此事非同小可,但既然你我有缘,贫道愿助你一臂之力。”
李大山一听,感激涕零,连忙跪倒在地,连连叩谢。
清风道长扶起他,道:“你且回去,三日之后,贫道自会前往柳河村,替你驱除鼠妖。”
李大山满心欢喜地回到柳河村,将这一喜讯告诉了村民们。
村民们听后,皆议论纷纷,有的半信半疑,有的则满心期待。
而李柱子,更是激动不已,他知道父亲为了他的婚事,付出了太多太多。
三日之期转眼即至,清风道长如期而至。
他身穿道袍,手持拂尘,神色凝重。
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亲眼目睹这位传说中的茅山道士的风采。
清风道长没有多言,只是吩咐李大山准备了一些香火纸马,以及一碗黑狗血。
夜幕降临,清风道长在婚房周围布下了八卦阵,又点燃香火,口中念念有词。
一时间,火光冲天,香气四溢,整个工地笼罩在一片神秘而庄严的氛围之中。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地底传来,紧接着,一只只体型硕大、双眼赤红的老鼠,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
它们张牙舞爪,气势汹汹,仿佛要吞噬一切。
村民们见状,吓得连连后退,惊恐万分。
清风道长却不慌不忙,他挥动拂尘,口中喝道:“孽畜,还不速速退散!”话音未落,一道金光从拂尘中射出,直击鼠群。
鼠群顿时乱了阵脚,四处逃窜。
然而,就在这时,一只体型更为庞大的鼠妖,从地底深处窜了出来。
它身披黑毛,双眼如炬,口中发出阵阵怪啸,仿佛要挑战清风道长的威严。
清风道长眉头一皱,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拂尘高高举起,口中默念咒语。
刹那间,天地变色,风云涌动,一股强大的气场从拂尘中散发出来,直逼鼠妖。
鼠妖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力量的压迫,它怒吼一声,张开血盆大口,向清风道长扑去。
清风道长身形一闪,轻松躲过了鼠妖的攻击。
他趁机挥动拂尘,一道金光如闪电般击中鼠妖。
鼠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挣扎了几下,便不动了。
村民们见状,纷纷欢呼雀跃,他们知道,这场危机终于解除了。
而李大山,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清风道长的手,连声道谢。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时,清风道长却神色凝重地望向远方。
他喃喃自语道:“这鼠妖虽除,但世间妖魔众多,何时才是个尽头啊……”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清风道长那番话,像是一块大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面,在李老汉和村民们的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大家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明白,这世间的妖魔鬼怪,哪是除得尽的哟!
但眼下婚房的事儿总算是解决了,李老汉心里头多少也松了口气。
清风道长在村里住了两日,李老汉好酒好肉地招待着,俩人没事就坐在一块儿唠嗑。
道长给他讲了许多外面世界的奇闻异事,什么长白山下的狐仙,什么松花江里的龙王爷,听得李老汉一愣一愣的,心里头那个好奇劲儿就别提了。
“道长啊,您这见多识广,咱这柳河村以后要是再有啥妖魔鬼怪啥的,您可得多照应照应啊!”李老汉握着清风道长的手,那感情真挚得跟亲兄弟似的。
清风道长笑了笑,拍了拍李老汉的肩膀:“放心吧,老汉,咱俩有缘,日后若有难处,只管去茅山宗找我便是。”
第三天一早,清风道长就背着他的拂尘,踏上了回山的路。
李老汉带着村民们,一直送到村口,眼瞅着那道身影消失在茫茫的山林之中,这才转身回村。
婚房的事儿解决了,李老汉就开始张罗着给柱子娶媳妇的事儿了。
这村里村外的,谁家有适龄的姑娘,他都打听了个遍。
最后,选中了隔壁村张老汉家的闺女,名叫翠花,长得那叫一个水灵,性格也温顺,跟柱子那是天生的一对儿。
日子定下了,李老汉就开始忙着准备婚礼。
这婚礼啊,得热闹,得有排场,得让柱子风风光光地娶媳妇进门。
他请来了村里的厨子,杀了猪,宰了羊,还从镇上买了好酒好烟,准备到时候好好招待乡亲们。
婚礼那天,整个柳河村都沸腾了。
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红喜字,那喜庆劲儿,就跟过年似的。
柱子穿着新郎官的衣服,那叫一个帅气,翠花穿着大红嫁衣,更是美得跟朵花似的。
俩人手挽着手,在乡亲们的簇拥下,走进了那座新建的婚房。
婚房里,一切都是崭新的,大红的床,大红的被子,还有那墙上挂着的“囍”字,都透着浓浓的喜庆。
柱子跟翠花坐在床上,跟来道喜的乡亲们说着吉祥话,那脸上洋溢着的幸福,就跟吃了蜜似的。
就在婚礼进行得热热闹闹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吵闹声。
李老汉心里一紧,忙出去查看。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儿,正跟守在门口的村民们争吵着,说啥也要进来讨杯喜酒喝。
李老汉一看,这不是那日给他指路,让他找到清风道长的那个老者嘛!
他赶紧上前,一把拉住老者,连声道谢:“,恩人啊,你可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老者被李老汉拉进了院子,看着那热闹的场面,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李老汉把他请到了上座,亲自给他倒了一杯酒,恭敬地递了上去:“恩人,这杯酒,我敬您!”
老者接过酒,一饮而尽,然后笑眯眯地看着李老汉:“老汉啊,你这婚房建得不错,就是下面那窝老鼠,被我给赶跑了,没给你添乱吧?”
李老汉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感情这老者知道那鼠妖的事儿啊!
他忙问:“恩人,您……您是?”
老者哈哈一笑,摆了摆手:“别管我是谁,我只是个过路的。
不过,你得记住,这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咱们得敬畏自然,才能活得长久啊!”
李老汉连连点头,心里头对老者那是更加敬佩了。
婚礼继续进行着,大家伙儿都喝得高高兴兴的,柱子跟翠花更是幸福得跟啥似的。
然而,就在婚礼即将结束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刮来,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大家伙儿都惊呆了,心想这好好的天气,咋说变就变了呢?
就在这时,只见那乌云之中,一道金光闪过,紧接着,一个身穿金色铠甲,手持长剑的天神,从天而降,落在了院子里。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最后,停留在了老者的身上。
“哼,你这妖孽,竟敢在此作乱,看我不收了你!”天神怒喝一声,就要向老者冲去。
老者却微微一笑,身形一晃,就消失在了原地。
天神一愣,忙在空中四处寻找,却再也找不到老者的踪迹了。
就在这时,那乌云渐渐散去,天空又恢复了晴朗。
大家伙儿都愣住了,心想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李老汉也是一头雾水,他看着天神,试探地问:“这位天神大人,您……您这是?”
天神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罢了罢了,看来是我误会了。
那妖孽已经跑了,你们这里没事了。
不过,你们得记住,这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咱们得敬畏自然,才能活得长久啊!”
说完,天神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了天空中。
大家伙儿都看得目瞪口呆,心里头那个惊讶劲儿就别提了。
婚礼继续进行着,但大家伙儿的心思都不在那上面了。
他们都在琢磨着天神和老者的话,心里头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敬畏自然,好好过日子。
而李老汉呢,更是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清风道长的话,想起了老者的话,想起了天神的话,心里头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咱们得敬畏自然,才能活得长久啊!
从此以后,李老汉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更加珍惜跟家人、乡亲们之间的感情。
他带着柱子跟翠花,还有村民们,一起过上了幸福而平静的日子。
而那座婚房,也成了柳河村的一个传说,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总会围坐在一起,讲述着那段神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