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地铁“去英语化”,美媒却十分着急:外国人看不懂咋整?

经纬谈历史 2023-04-10 22:06:03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细心的网友可能已经发现了,过去我们乘坐的地铁站点都采用“上中下英”的标识方式,但是冬奥会后,原来的英文标识却被拼音替代。

例如,如果这个站点叫“朝阳公园”,原来的地铁系统会在中文标识下再加“Chaoyang Park”的英文标识,但是现在的标识却换成了“Chao yang gong yuan”的拼音标识。

那么,这样的改革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地名翻译不再难

自从中英文开始交流,翻译一直都是个大难题,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地名多、怪,让翻译人员犯了愁。

为此,北京、上海、深圳多地制定了地名翻译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在站点的翻译上,专名用音译,通名用英译。

例如“新大新超市”中的“新大新”就是专名,“超市”就是通名,最后翻译为“Xindaxin Supermarket”。再如“北环彩田立交桥”中的“北环彩田”就是专名 ,“立交桥”就是通名,最后翻译为“BeihuanCaitian Interchange”。

许多地名能用这样的方式翻译出来,但是还有一些地名的翻译就难了,比如“王府井”中的“井”对应英文中的哪个单词呢?“圆明园”中的“园”本身就是“公园”的意思了,那翻译成“Yuanmingyuan Park”还是“Yuanming Park”呢?这些都存在着很多争议。

所以许多城市大手一挥,不翻译了,直接用拼音标识,又准确又简单又省力。

文化自信更彰显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给予的。

面对地铁“去英化”的举措,美媒发出了质疑,认为这是拒绝与国际接轨的排外之举,外国人看不懂怎么办?但显然是他们多虑了。

虽然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与国际社会接轨,在学习上主动学习英语,掌握全球通用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处处以国际化为目标,全面迎合世界潮流。

已经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凭借它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独特的历史人文,丰饶的物产与秀丽的名山大川,正在吸引着世界上的一大批人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主动接近我们。

面对别人的迎合,强大的祖国在许多方面都已经不必再做出没必要的让步,比如站点名称翻译上。

与其把名称翻译成洋不洋土不土的英文,不如直接用拼音标注,不仅可以保留一个城市独特的韵味,还可以展现出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与综合国力。

老外问路更方便

再回答美媒提出的另一个质疑:我们把英文换成拼音,外国人看不懂怎么办?

这并不需要担心,古代并没有拼音,直到近代中国与西方接触后,为了更准确的标识汉字读音,许多人在这方面摸索修订,才在1958年总结出来一套通行的《汉语拼音方案》。

而汉语拼音本身就来源于世界上通用范围最广的字母——拉丁字母。而外国人对拉丁字母的熟悉程度可比长期使用方块字的我厉害多了,你还在担心外国人不会拼时,或许他们已经流利的念出了“Daxingjichang(大兴机场)”。

在“去英化”后,外国人问路也更方便了,如果一个外国人想去大兴机场,并向本地人问路,那“Daxingjichang”和“Daxing Airport”,本地人听哪个更容易懂呢?自然是音译版本了。

因此,音译版本不仅不会增加外国人迷路的风险,反而更有利于他们与中国人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国人记忆一些有生僻字的地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最后,在地铁“去英化”上,我们并不是全部音译,只是选择站点名称音译,因为站点名称作为一个地名不包含任何含义,但是其他有意义的提示语,比如“换乘1号线”依然译作“Transfer to line1”,下一站依然是“next station”。

这也体现出了中国城市的人文关怀与智慧,更彰显出中国城市的风采与魅力。

结语

在中国与国际社会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该推进哪些东西本土化,该推进哪些东西国际化,哪些中国人的东西又应该维持原汁原味,需要我们思考斟酌。

文化自信并不是一昧的鼓吹文化最优论,通过贬低其他民族文化来抬高本民族文化,而是做好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守护汉字、汉语这些中华文化最基本组成部分,避免它们被外来文化喧宾夺主。

在地铁“去英化”登上热搜后,不少网友在下面留言:能不能把高考中的英语科目也取消。这当然不可取,我们要做的是在交流中继承,继承中发展,拒绝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就是闭关锁国了吗,这样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93
评论列表
  • 2023-04-10 23:25

    为什么要去英文化?其实还可以加上法语,俄语,德语,日语……

  • 2023-04-22 16:35

    [点赞][点赞][点赞]

经纬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