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河南村民石缝捡到“琉璃球”,竟是战国文物,上交获200元

文与史的传奇 2025-01-08 02:39:48

1981年的一天,河南洛阳的农民赵大宝,趁农闲时,跑到离家不远的山上采挖草药。谁知,就在他采挖山崖上的一株参根时,突然瞥见一旁的石缝中,竟闪烁着一道道幽蓝的荧光,赵大宝忙打眼细瞅,发现石缝中,像是裹挟着一颗红白相间的球型物件。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物件取出,但见此物跟鸡蛋差不多大小,但却沉甸甸的,像是用石头打磨出来的,而且上面还缀满了许多凸起的蓝色圆点,就像一双双蜻蜓的大眼睛,看着既神秘又漂亮。

等采完草药回家后,赵大宝便将这个奇异的圆球拿给妻子看,奈何妻子打量了半天,同样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于是夫妻俩一合计,干脆找到村里小学的李校长帮忙鉴定。

李校长看过后,认为此物应该是古人制作的琉璃球,不过具体什么年代,他也拿不准,于是便建议赵大宝,最好去趟县城,请那里的专家深入鉴定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赵大宝就携带着琉璃球来到了县文物商店,经店里专家细致鉴定后,确认此物乃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蜻蜓眼琉璃球。

据史书记载,此类琉璃球乃春秋战国时期,由西亚传入中原的舶来品,因其色彩缤纷、美感独特,故而受到王公贵族的竞相追捧,以至于中原的匠人也开始模仿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这种蜻蜓眼琉璃球更为坚固,中原匠人首先会采用陶制工艺,打造出一个坚硬的球芯,随后将石英砂等矿石原料, 经1000度左右的高温熔成玻璃液后,缠附在球芯上,接着‬再以各色玻璃进行点缀,最后‬经冷却打磨,形成中原独有的五彩琉璃球。

而赵大宝发现的这颗五彩琉璃球,非但直径长达5.9公分,堪称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体积最大的五彩琉璃球,而且其还巧妙地融合了红黄蓝白四色制陶工艺,从而使其纹饰精美颜色明艳,堪称中国古代琉璃器中的珍品。

事后,在工作人员地耐心劝说下,这颗五彩琉璃球被征入洛阳市博物馆中,文物商店也因此给予了赵大宝200元的现金奖励。

声明: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