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一天,南京郊外的一位农民,在上山采药时,竟意外发现了一处盗洞,念及兹事体大,他慌忙将此事上报村长。几天后,考古专家赶到现场,并火速展开发掘工作,结果却扑了个空,但见偌大的墓室里早已一片狼藉,显然已遭盗墓贼捷足先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8951b20011f7c40c7f482531e02248f.jpg)
然而,就在考古专家失望之时,却意外勘探出,在一面墓壁之后,竟连通着一个隐蔽的墓室,虽然这墓室较小,但专家却惊喜地从中清理出大量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做工精美,囊括金银玉器各式品类,专家推测,墓主生前的地位想必极为尊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062b25b81f592c902584727256c22c9.jpg)
果不其然,很快专家就从出土的一方墓志铭得知:此墓居然是一座父女合葬墓,而且墓主并非旁人,正是东晋时期的副宰相王彬,此人出身当时的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品行高洁端正,更因功绩卓著而被封侯,为此专家也就纳闷了,按说王彬这样的豪门贵族,怎么会出现父女同穴的悖伦之行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1d8a038bcdb42e34dbcd3fc870bda4.jpg)
带着这一疑惑,专家小心打开了墓室中央的那口彩绘棺材,却见棺中大小两具人骨,居然缠裹在一起,专家见状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直呼王彬此举太过荒唐,简直禽兽不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52a6dbe1055c0a894a509e7071d7fd.jpg)
随后,专家对棺材的内部进行了清理,结果发现了一堆朱红色的药丸,经过化验:这些药丸正是古人所谓的仙丹,即五石散,早在东晋时期,五石散就极为盛行,尤以士大夫豪绅更是以此为乐,认为其非但能使人精力充沛,而且长此服用,甚至能长生不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70ea571b654768bbb74a7d9b7d3abd.jpg)
相传,王羲之等文人墨客皆是五石散的忠实拥趸者,甚至传说《兰亭集序》也是王羲之在服药后创作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146cc2a57393bd6f0ed135824643a5.jpg)
但从现代的科学化验得知:五石散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具有毒性,长期服用危害极大,而在对棺材中王彬女儿的骨骼检测后,可以断定她生前曾因长期服用过丹药,最终导致无法生育而终生未嫁,死后只能与父亲合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68adce9d9e1f9657229e456b139f603.jpg)
可叹这对父女出身于高门大户,生前锦衣玉食,从未像百姓般为生计奔波,偏偏自找丹药毒害,死后依旧惘然不知,甚至还将其拿来陪葬,妄图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追求长生,想来实在叫人恸感悲哀!
声明: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