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陀山

故居行人物谈 2024-03-25 03:46:39

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东部海域,是一座美丽的海岛,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南海观音的道场。

普陀山,以风景绚丽,洞幽岩奇,洪波浩渺,云烟缭绕,古刹佛寺,摩崖石刻,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享誉华夏,名扬海外。

曾有人比喻,“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所以说,去杭州旅游,游完西湖,一定要坐车到宁波,再坐船到普陀山游玩。这一定是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收获。

幽美,普陀山;阔气,普陀山;奥妙,普陀山。四海围山,山立海中,天遮山立,浪拍山绕,要不然,怎么称“世外桃源”“海天佛国”“南海圣境”“海上仙山”呢!

相传,西汉成帝时,梅福有感于世道混乱,弃官避难,曾在此炼丹修身。后人为了纪念他,不仅在山中修建了“梅福庵”,而且还把他居洞炼丹的山,叫“梅岑”。时至今日,梅岑山也是普陀山的别称。

唐咸通四年(864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佛像,欲载回本国供奉,谁知,舟至莲花洋,遇风涛不能前行,以为观音菩萨不肯东去,遂留佛像于潮音洞侧。后到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王舜封奉命出使朝鲜回来,经此遇风浪,祈祷观音菩萨,竟然风平浪静,奏明神宗。神宗由此赐额“宝陀观音寺”,这就是普陀山观音香火兴盛之始。又称“白华山”,苏轼曾有诗:“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小白就指的是白华山。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高僧真歇清了驻锡本山,将山中佛教各宗统归于禅宗,并将山中居民迁移他处。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3年),赐“圆通殿”额,把普陀山辟为佛国净土,成为供奉观音菩萨的道场。

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6年),将原来的“宝陀观音寺”,敕赐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这又是普陀山更名改称之始。因历代帝王建都都在北方,这里又称“南海普陀山”、“南海观音菩萨”。

经过历代的不断修建,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规模越来越大,鼎盛时期,真是“有室皆寺,有人皆僧”、“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无处不供观音,无人不说慈悲”的佛国景象。普陀山遂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在这渲染、宣扬下,我们从宁波渡船来到了普陀山。经过“短姑古迹”,“步头小石乱纵横,传是凌波佛迹成------”就到了翠瓦飞檐四柱三门的“海岸牌坊”。

这是普陀山标志性的建筑,也是旧时进入普陀山的门户,游人香客由此进入“南海圣境”。坊内侧立有石碑:“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传为皇帝立下的圣旨,以示对观音菩萨的敬重。

坊上题额有:“南海圣境”、“同登彼岸”、“宝筏迷津”,门柱楹联是:“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到这里来,未谒普门当先净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须早回头”等,颇有意思。我不由写诗一首:“踏浪惊涛上普陀,蓝天碧海一青螺。明珠镶嵌云波里,佛祖慈悲朝圣多。”

沿“妙庄严路”,就到了“观自在菩萨”墙。观自在是观音的别称。据佛家言,大慈大悲,有求必应,称为观世音(后因避讳李世民的“世”,改称观音);又因智慧无比,圆通无碍,故称观自在。意思是说,悲智双圆,从悲则成观世音,从智则成观自在。

过了“观自在菩萨”墙,就是海印池,又称莲花池、放生池,池内广植莲花。海印,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也是普陀山十二景之一。海印池上筑有三座桥,东桥是拱桥,名永寿桥,又名莲花桥,如长虹卧波。西桥为长堍拱桥,名瑶池桥,因池产白莲,寓意光明洁白。

中桥平阔,故称平桥,也是主桥,北接普济寺正山门,南衔御碑亭。御碑亭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亭中竖有雍正皇帝所书的丈六汉白玉碑一方,上镌有记载兴修普济寺情况与本山历史铭文,故名御碑亭。

平桥中段还建有八角水亭一座,分东西海印池。亭柱楹联是:“永寿凌波千璋合,长虹卧波百莲生”、“蓬莱仙境无是胜,佛国灵区有此奇。”

这就到了普济禅寺,俗称前寺,又称普陀山第一大寺。清康熙皇帝多次拨款修寺,并赐额“普济群灵”。清雍正皇帝更是修缮,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成如今的普济寺。圆通宝殿为普济寺主殿,即观音菩萨正殿,佛像高大,妙相庄严,观照自若,为全山之最。素有“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的活大殿之说。

寺内古樟树遍布,更有四大古铜器。7000斤重的大铜钟,千秋宝鼎的大铜炉,青铜铸造的大云板,以及旧时的大铜锅三口,可一次煮米数石,供千人食之。可谓大也、奇也、妙也!我又写诗一首:“古木参天禅道深,三桥并列水为魂。观音不肯相离去,普济尘民呈祖心。”

出普济寺,海印池东南,还有一多宝塔,也称宝佛塔,俗名太子塔。双层塔座,三层塔身,有台无檐,全用太湖石砌成。上三层四面均凿龛雕佛,造型别致。据说,运太湖石时,得到了元太子宣让王的资助。所以,塔旁还建造有太子塔院。这多宝塔又被称普陀山三宝之一,与杨枝庵中的观音碑和佛顶山上的鹅耳枥树齐名。

从这里我们到了法雨寺景区。法雨寺,习称后寺,为普陀山第二大寺,位于千步沙北端西侧的光熙峰下。明万历八年(1580年)麻城僧人大智真融来普陀山礼佛,见此地泉石幽胜,逐结茅居住,取“法海潮音”之义,题名“海潮庵”。此后,几经兵火,几经修建,到了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朝廷又赐金修寺,康熙皇帝赐额“天花法雨”,逐改名为法雨禅寺。

法雨寺,最著名的是观音殿,又称九龙殿。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系从南京明故宫拆迁而来。正中悬挂一个大珠球,四周悬着八根竖椽,每椽雕有昂首舞爪的蟠龙,围着顶盖正中的苍龙,九龙飞舞,争抢珠球。

从法雨寺出来,沿山路拾阶而上,我们开始攀登香云路。一路香客背着香囊,唱着香歌,无间接踵,好不热闹。过了香云亭,旧称半路亭,就到了“海天佛国”岩。

这是一块方形巨石矗立路旁,垂面上镌一米见方的四个大字“海天佛国”。这海天佛国不仅概括了普陀山胜境的特色,后来也成了普陀山的代名词。这四个大字,为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所书。

据说,当年侯继高驻山抗倭,为了麻痹敌人,佯装达官富豪,鸣锣开道,上佛顶山礼佛,吸引倭寇入山,一举将其歼灭。此崖就是那时所镌刻。

更有意思的是,这海天佛国岩上,还有一石,状如欹钟,呈长方形,凌空卓立,峻险怪特,危而不坠,常有云雾缭绕景象。又有人在石上镌刻“云扶石”三个大字。更为奇妙的是,在这云扶石上还有一小潭,如碗若钵,承受天露,日积月累,清洌不腐。我不由又写一诗:“云扶石稳小潭高,水奏山鸣缠绿腰。曲径闻声无觅处,海天佛国会琼瑶。”

再往上攀登就到了佛顶山景区。佛顶即白华顶,又称菩萨顶,也是普陀山最高处。还建有灯塔,曰“天灯台”,光照山海,不仅为附近海空指向导航,也成一景,佛顶天灯。置身这里,遥望四空,碧波万顷,千岛隐现,仿佛到了仙境,故又有“不上佛顶山,等于没到过普陀山”之说。

慧济寺就隐藏在郁郁森森的古木之中,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据传,明代圆慧和尚在丛生草木中发现一石刻有“慧济禅林”四字,遂募化在此创立“慧济庵”。到了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又以一切规制皆与普济寺、法雨寺二大寺相同,扩庵为寺,遂成巨刹,声名远扬,与普济寺、法雨寺形成三分鼎足之势,成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

最有名的是慧济寺后门西侧的鹅耳枥树。据说,这是稀有珍贵树种,原由缅甸僧人来此朝山时引进,列为国家二级保护,也称普陀山三宝之一,加以“特殊护理”。故而又写一诗:“虔诚朝拜上香云,景色壮观陶醉心。慧济隐藏佛顶处,海天映木碧幽深。”

从这里返回,我们去了西天景区,这里是全山石景最荟萃的地方。西天门下一斜平坡巨石,镌有一个大心字,长5米,宽7米,周围近50米,涂着红漆,吸引着大家,驻足观看、静坐、照相。

到了磐陀石,这也是人们必看的。它是由上下两块巨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米,曰:磐。上面一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老远看去,好像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万劫不摇,亿载不动,相累相依,亲密无间,故称“磐陀石”。上面还刻有“磐陀石”三个大字,也是普陀山的一大奇观。我们之所以这时来,是说“磐陀夕照”,傍晚看磐陀石,夕阳斜照最有特色。

当然,“二龟听法石”,也特别形象,姿态传神,惟妙惟肖。让人看去,忍俊不禁。故而又写一诗:“静坐心石感化人,磐陀绝景会嘉宾。二龟小憩听禅语,望海西天瞠目深。”真是不虚此行。

九口 2024、3、10

0 阅读:1

故居行人物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