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南京第一座三层双环形立交桥在中央门建成,同时它也是华东第一座立交桥,是南京迈入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
自此,中央门商圈承载了“城北第一商圈”的美名。
只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电商的崛起,中央门破烂不堪的城市界面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忍不住吐槽。
不过就在最近,重磅利好来了!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鼓楼铁北中央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NJZCb031-24、25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公众意见征询),明确将结合铁路西站货场地块更新方案,在片区内腾挪出多幅宅地、教育用地等,中央门即将巨变!
重磅规划来了!中央门,即将巨变!
在这份规划文件中,拟修改地块东至中央北路、南至建宁路、西至民生街、北至铁路,用地面积总计约38.35公顷,位于鼓楼中央门片区。
目前这个区域内有南京人熟悉的铁路西站货场、金桥装饰城、玉桥商业广场、河图文化广场,住宅以亚都锦园等老小区为主。
其中,铁路西站货场区域为此次规划中的重点待更新区域。
可以说,这里是中央门商圈当初最繁华的地段,那么具体调整了哪些规划呢?
总得来说,此次调整,将结合道路和蓝线调整及用地地籍优化地块布局,综合铁路西站货场地块更新方案,减少部分商办用地,新增二类居住及铁路用地,新增幼儿园、小学等公共设施,落实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具体来看,西侧的一半也就是NJZCb031-24规划管理单元:
24-03铁路用地:用地面积1.06公顷容积率:≤6.0,建筑密度:≤50%,控制高度:≤100米,绿地率:≥20%。
24-04二类居住用地:用地面积5.59公顷,容积率:≤2.36,建筑密度:≤25%,控制高度:≤80 米,绿地率:≥30%,配套设施:基层社区中心建筑面积2490平方米。
24-15二类居住用地:用地面积1.11公顷,容积率:≤2.47,建筑密度:≤20%,控制高度:≤80 米,绿地率:≥30%。
24-16二类居住用地:用地面积0.64公顷容积率:≤1.6,建筑密度:≤20%,控制高度:≤60米,绿地率:≥30%。
东侧的一半也就是NJZCb031-25规划管理单元:
25-02二类居住用地:用地面积1.43公顷,容积率:≤2.73,建筑密度:≤20%,控制高度:≤80 米,绿地率:≥30%。
24-12幼托用地:用地面积0.41公顷,容积率:≤0.80,建筑密度:≤35%,控制高度:≤12米,绿地率:≥35%,配套设施:9班幼儿园。
25-08小学用地:用地面积2.20公顷,容积率:≤0.8,建筑密度:≤35%,控制高度:≤24 米,绿地率:≥30%,配套设施:18班小学。
可以说,这次的规划变更,不仅为中央门地区新增几幅住宅用地,同时在城建配套上,如幼儿园、小学、道路建设等多方面出现新的规划,这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以住宅带动整个区域的焕新发展。
再次聚焦到中央门,总让人不禁感叹,属于一代人的南京记忆,正在逐渐消逝。
新旧交错的中央门,南京城的独特记忆
说到中央门,南京人一定不陌生。
中央门立交、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南京火车站、南京商厦、金桥玉桥……这里有着一个又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老地标。
素有“南京北大门“之称的中央门,曾是无数外地人踏上南京的第一片土地,承载着一代人对于南京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
三十多年前,南京第一座三层双环形立交桥在此建成,同时它也是华东第一座立交桥,是南京迈入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
最早的中央门立交仅为单向两车道、双向四车,和后来其他区域宽阔的道路比起来,显得有些呆板,路面也不宽,但在当年,这可是南京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也是不少外地来往车辆的必经之路。
2020年6月,为南京人服务34年的中央门立交正式进入翻新大修。此次工程将对中央门立交桥更换梁板、支座,对桥面重新铺装,以及对防护栏进行安全改造。
经过近一年多时间的改造,中央门立交桥终于以全新的面貌回归!
可惜,另一边位于中央门立交桥西南角的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却已经是人去楼空。
中央门长途汽车站曾是江苏省发车规模最大、客流量最大的客运站。
同时,它也是中国第一个拥有电脑售票系统的汽车站。在那个高铁和高速路网并不先进的时代,创下了多个“第一”。
2014年8月7日,运行了46年的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式“退休”,自此,长途客运便转向了小红山长途汽车站。
车站搬迁之后,原本的候车大楼大多租给商户做个各种零售买卖,人气大不如前。
车站一旁的华东国际美博城门口的店面已经关了大半,因为常年没有翻修,大楼看起来破旧不堪。
周边再也看不见长途大巴车流和背着大包小包进城打工“淘金”的老乡们。
随着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现在出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高铁、自驾、很少会选择长途汽车出行。
但每次路过中央门长途汽车站,我却还是忍不住会想起站内穿梭不断的人流和每年春运时车流涌动的画面。
曾风光无限的中央门商圈,该何去何从?
与南京其他商圈不同的是,中央门商圈拥有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两个核心枢纽为它做引流,又有金桥、玉桥、金盛等多个百货市场添砖加瓦,一直不缺人气和话题度,
在80、90年代,中央门商圈是仅次于新街口、湖南路,位列南京第三大的商圈。
原金盛百货
但可惜,在如今网购、电商逐渐大势的时代浪潮下,这里的时间似乎被“暂停”,货架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标价牌,步行在商场中,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
金桥市场是中央门最早的大市场,这里从衣服鞋帽到箱包,从文具到饰品一应俱全,小时候来这里买年货,可以逛上一整天。
如今的金桥依旧以低价和走量的态度,主打批发,卖场人气还算相对不错,在这里,你可以用三分之一的价格买到满意的商品。
玉桥市场则是经过了几次革新改造,保留一部分传统的销售模式。
近几年,也开始尝试从原本的“卖场”向“商场”转变,外立面翻新了,也引进了不少新式品牌,可惜成效甚微。
几个大卖场人气大不如前,中央门商圈在南京这所城市的存在感,正在逐步消退。
中央门商圈到底为什么会沉寂呢?
我认为,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车站搬迁导致人流量的缺失只是一方面。
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城市基础建设、道路修缮、大规模开发是导致人流量缺失主要原因。
交通路网的完善、城市发展的南移、近几年淘宝、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中央门商圈相对传统的批发零售业,已经不能满足当下追求高档、多样、便捷的新南京人的购物所需。
此外,如今的城市发展已经转变为多个中心发展的模式,大家逐渐开始选择出行闲逛更方便的商场来休闲购物。
写在最后:
在购物方式的革新和城市发展变迁的浪潮推动下,对于像中央门商圈这样的老牌商圈,不断地焕新升级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这一轮的规划变更能让中央门商圈重获新生,见证城北又一全新板块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