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0元请来的月嫂,喂奶时差点把宝宝噎倒了?

育娃干货铺 2025-03-27 18:09:00
初次尝试月嫂,竟成噩梦的开始

新生儿的护理问题,可以说是每个家庭在迎接新生命时都会面对的挑战。

山西太原的小彭和小赵夫妇,也正是因为初为父母,对于如何照顾孩子感到不知道从何下手,才决定花钱请了一位专业的月嫂,来帮忙照看他们刚出生不久的宝宝。

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寻求帮助的决定,竟带来了噩梦般的经历。

话说刚过完春节,夫妻俩在一个家政平台上找到了一家叫做“龙城好孕”的公司,通过网上面试后,签下了一位38岁的月嫂。

起初,他们并没有多想,以为只要是平台推荐的月嫂,就一定有资质。

尤其是,这位月嫂在面试中表示,自己不仅有两个孩子,还有一到两年的相关经验,这让夫妻俩放心不少。

可是,月嫂刘某某刚上岗的第一天,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在帮孩子喂奶时,竟然三次把宝宝呛到了。

每次看着宝宝呼吸不顺、脸色发青,小彭和小赵真的是手足无措,只能赶紧拨打120急救,宝宝才最终脱离了危险,随后的一切还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家政平台回应:7800元只含基础护理

后来,小彭夫妇与龙城好孕家政平台进行了多次交涉,期望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满意的补偿。

事实证明,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平台承认月嫂刘某某的确技能不过关,但平台的说法是,7800元档位的月嫂本身技能就比较基础,经验相对不够。

对方还进一步解释道,高档位的月嫂收费更高,肯定是因为其具备更多的技能。

“你们平台按理说不应该把这么不靠谱的月嫂直接推给我们吧? ”小彭质问道。

对方却一再强调:“7800元的月嫂技能差是正常的,最初级的档次当然要差一点。”小彭和妻子听到这样的回答,真是哭笑不得。

把事情发到网上以后,有不少网友发表了看法,有人替他们感到不值,也有很多过来人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

这场网络上的讨论持续了很久,但对小彭和小赵来说,他们更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宝宝怎么样了。

月嫂经验不足引担忧,家长们需注意

通过这次事件,小彭夫妇对家政平台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警惕。

事实上,刘某某后来也承认自己以前更多的是做一些普通保姆的活儿,并没有系统的月嫂培训经验,真是难怪宝宝会在她的照顾下出这样的事。

回想起那个夜晚的场景,小彭心有余悸。

他甚至不敢去想,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及时发现和拨打急救电话,他们的小宝贝会出现什么严重的问题。

这件事情也引起了不少新手爸妈的共鸣。

在互联网论坛和妈妈群中,有不少家长出来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在选择月嫂时遇到的坑爹经历。

大家分享着挑选月嫂的经验,有人提醒要亲自面试检验技能,还有人建议尽量选择口碑好的正规机构。

法律责任和家政公司的角色分界

让很多人不解的是,既然月嫂工作失职,为什么责任还能推来推去?

法律又是怎么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呢?

实际上,这涉及到家政公司的运营模式。

根据专业律师的解读,家政服务企业主要有三种运营方式:员工制、会员制和中介制。

在不同模式下,家政公司与家庭及月嫂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各自不同。

比如说,员工制下家政人员是公司的正式员工,出了问题主要由公司承担责任;而会员制和中介制下,家政公司则仅起到中介和培训的作用,更多时候,责任在于具体的家政人员。

在这件事情上,小彭夫妇因为对家政平台失去信任,从法律角度入手,去咨询了律师。

结果发现这种情况下处理起来非常复杂,律师建议尽量私下解决,这给小彭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这样的纠纷不仅让小彭疲惫,更让他们对整个家政服务市场的规范性产生质疑。

面对情况,如何自救和选对月嫂

通过这次事件,提醒了很多新手父母们在选择月嫂和家政服务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

家长们在决定请月嫂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对方的资质和实际经验,并多方面考察其口碑。

除了线上面试,尽可能安排线下面试,甚至看对方实际操作的能力。

特别是当家中有新生儿时,应当更为谨慎。

新手父母们除了依赖月嫂,也不可放松对育儿知识的学习,突发情况下能够应急处理。

结尾

在整个事件的经历中,小彭夫妇不仅仅是希望讨个说法,更多的是希望能够给更多的新手父母们敲响警钟。

一个不合格的月嫂,不仅可能让辛苦的“月子”护理工作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给婴儿的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选择月嫂和育婴师,绝不能马虎大意。

家政服务市场的规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消费者,只有提高自己的警惕和选择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权益。

每一位新手父母面对初为人父母的挑战和责任,也需要社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支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0 阅读:0

育娃干货铺

简介:搜罗满满育儿实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