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华
曾国华(1910-1978),广东省五华县人,享年68岁。
1924年入粤军当兵,1926年随国民革命军第4军进行了“北伐”。
1931年秋在江西被俘后被编入红军,193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4军第11师第31团战士、班长,红1军团第2师第5团第1营排长、第2营连长、第5团副团长(团长张振山,政委林龙发)、第5团团长(政委陈雄),陕北抗日红军大学干部队学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和红一方面军长征。

二级八一勋章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八路军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第2营首任营长(教导员袁子清),第343旅第5支队支队长(政委李宽和【大校】),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5支队支队长(政委王力生【少将】),第343旅运河支队支队长(政委王力生、曾思玉【中将】),115师教导第2旅旅长(政委符竹庭),115师所辖滨海军区第6团团长(政委刘西元【中将】),中共中央北方局山东分局党校学员,滨海军区司令部参谋处代处长(处长何以祥【少将】),115师暨山东军区教导第1团(抗大一分校)团长(政委梁必业【中将】),八路军山东军区第3师第二副师长(师长王建安【上将】,政委周赤萍【中将】,第一副师长胡奇才【中将】)。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1945年11月,他与第3师副政委李伯秋率部(未带武器)从龙口渡海进入东北。登岸后,他们在辽阳、本溪一带用缴获日本关东军的武器装备了部队。相继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7师师长(政委李伯秋【少将】)、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曾克林【少将】,政委罗舜初【中将】),东北军政大学教育长(校长兼政委林彪),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司令部参谋长(司令员黄永胜【上将】,政委莫文骅【中将】)。

一级解放勋章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陆军第15兵团司令部参谋长,广西军区司令部参谋长,陆军第49军军长(1951.政委刘随春),空军第3军首任军长(1951-1954.政委李中权【少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3军军长(政委栗在山【少将】),东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1958)、司令员(1958-1968.政委周赤萍、黄立清【少将】)。

曾国华、刘时铁夫妇在东北
1968年至1971年,任空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吴法宪【中将】,政委王辉球【中将】)。
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夫人:刘时铁(1918-1998),山东省烟台市人,曾任沈阳军区空军子弟学校校长。

刘时铁
注:
张振山(1910-1937),江苏省南京市人(一说是宁都起义人员),红军烈士。
林龙发(1914-1936),福建省上杭县人,红军烈士。
陈雄(1916-1936),籍贯不详,红军烈士。
袁子清(1910-2008),福建省上杭县人,后任上海港务局副局长。
符竹庭(1912-1943),江西省广昌县人,著名抗日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