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海南省是我国最后一个成立的省份,成立时间为1988年,经过一两年的筹备,最终从广东省分离了出来,而在两三年前,还一个省份也进入了筹备行列,已经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最终流产了。如果这个省份筹备成功,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将会连续诞生两个省份。这个胎死腹中的省份便是三峡省。
那么,当初为什么要成立三峡省,最后为什么又会流产呢?其实不用看别的,光听名字估计大家也会猜得七七八八,没错,三峡省正是跟长江三峡有关,提起三峡就不得不提到那个世界级的水利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不但长度居全国之冠,同时年径流量达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的18倍,水量同样是全国之冠。长江的河道相对黄河来说虽然稳定得多,但水患仍然不少,一到汛期,长江中下游一带便会变成泽国,而在长江中游的三峡一带,由于河道狭窄,险滩众多,大大限制了船舶吨位,航运在这里被卡了脖子。
长江水道,三峡最险
三峡险滩,需纤夫拉船通过
因此,从民国时期,我国就开始考察规划在三峡一带修建一座大型水库,下可以解决中下游的水患问题,上可以改善通航条件,一举两得。但民国时期战争频繁,仅限于考察勘测。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环境趋于稳定,各项大型水利工程陆续上马,如三门峡水利枢纽,新安江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长江三峡水电站自然也在考察之中。但三峡工程实在太大太复杂了,1961年,苏联撤走专家之后,工程进度也就延缓了下来。
9年之后,三峡工程的先导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率先开工,大坝位于湖北宜昌境内三峡出口处的葛洲坝,第一期工程于1981年完工,第二期工程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
葛洲坝水利枢纽
与此同时,三峡工程的规划也在紧张地进行。
不同于葛洲坝的“小儿科”,三峡大坝的体量要大多了。葛洲坝的坝高才70米,蓄水水位在60米左右,但三峡工程的蓄水水位在150米到200米之间,一旦建成,会淹没两岸的大量土地,经过讨论之后,初步选择了保守的150米低坝方案,即便这样,搬迁的人口也在70多万,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作量。
为了解决搬迁人口问题,中央提议成立一个“三峡省”,统筹规划和进行拆迁、搬迁、人员安置等问题,于是,1985年2月8日,“三峡省筹备组”成立。
三峡省包含涪陵、万县、宜昌三个地区共30个县,总面积8.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760万,是一个小型省份的规模(注意,三峡省并不包含重庆市,因为设定的150米低坝方案影响不到重庆)。由于湖北宜昌是三峡省里面最大的地级市,省会定在宜昌。
原三峡省拟定范围
但没想到的是,三峡省正在筹备的过程中,全国掀起了一场关于三峡水利工程的世纪大讨论,反对修建大坝的有,反对现有方案的有,支持的也有。
反对修建的认为大坝的风险太高了,需要搬迁巨量人口造成环境破坏不说,一旦工程出现问题或者遭受攻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有反对现行方案的,其中以重庆为代表,重庆认为150米水位大坝太矮了,无法保障万吨船队通行到重庆,对整个航道的改善来说效果不理想。也有反对三峡省设置的,比如三峡省割走了湖北的当阳、宜都、枝江、五峰四个富裕县,湖北当然不乐意。
总之,这场大辩论的声势浩大,连三峡工程能够上马都是一个问题,为了不影响工程的最终论证,1986年5月8日,“三峡省筹备组”撤销,改为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三峡省正式宣告流产。
但这场大辩论还是在六年之后落幕,1992年4月3日,全国大会表决通过《关于修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三峡大坝最终坝高定为185米,蓄水水位175米,搬迁人口超过100万人。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开工建设。
开工前
建成后
三峡工程开工了,但需要统筹协调工程实施、人口搬迁的问题仍然存在,于是,中央悄悄开始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论证工作。
由于重庆在川东地区不可撼动的地位,三峡工程不应该绕过重庆,且重庆本来就是一个计划单列市,将重庆提升为直辖市后,对各方利益的扰动最小,是一个最优方案。重庆直辖市最终论证确定包括原重庆市和四川的万县、涪陵和潜江三个地区。
重庆直辖市范围
于是,经过各方准备,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成立,接过了实施三峡工程的接力棒。
重庆市
三峡省,从筹备到废除,是伴随着三峡工程推进的临时产物,最终被重庆直辖市的职能取代,不过也从侧面反映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作为一个千年大计,对中国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三峡工程建成后也发挥了应有的巨大作用,一切为三峡工程做出贡献的人们都值得被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