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发现“狐界顶流”,牙齿发达嘴巴狭长,一张大脸毁掉好形象

动物速递 2024-01-17 20:20:47

拉脊山位于青海省东部,是著名的高山牧场,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多种生态类型相间,许许多多奇珍异兽就生活在这里。近日,就有摄影师在拉脊山上拍到了一种罕见的狐狸,正正方方的脸颊,使得这种狐狸看起来特别敦厚,丝毫没有狐狸该有的狡黠模样。

这种狐狸学名叫藏狐,也叫“草地狐”、“西沙狐”等,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两侧脸蛋附着着明显的肌肉,所以整张脸看起来四四方方,十分滑稽。

画面中的这只藏狐独自行走在山梁上,时而停下脚步凝视远方,时而低头行走面露凶光,时而张嘴打一个哈欠,好不惬意。藏狐是狐狸界的“顶流”,曾凭借几张表情包在网络上走红。

方方的脸蛋,尖尖的嘴巴,自带反差萌,引起了大量网民的关注,甚至被很多网友亲切地称为“阿方”。在所有狐狸里面,藏狐的形象的确比较另类,不过科学研究表明,正是因为它们的脸颊附着了更多的肌肉,咬合力更强,所以在食肉动物里面,藏狐的嘴脸是最专业的。

牙齿发达嘴狭长,颜值毁在方脸上

藏狐从体型上看,略小于赤狐,身体比较紧凑,四肢短小,成年之后体重大概3-5公斤。它们的额部较短,嘴巴狭长,牙齿十分发达。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是青藏高原等高寒的地区,所以为了尽量减少散热,藏狐的耳朵也明显比其他狐狸小得多。

它们身上的毛发十分蓬松且浓密,保暖性能极佳,背部主要为褐红色,腹部为白色,身体侧面有浅灰色宽带。藏狐有一条长长的灰色尾巴,尾尖为白色,上面的毛发十分蓬松,整根尾巴就看起来十分粗大。

其实从整体上看,藏狐的身材圆润,且毛茸茸的,跟其他的狐狸一样,还是非常漂亮的,但整体的颜值就毁在一张脸上。别的狐狸基本上都是尖尖的脸蛋,看起来十分魅惑,而藏狐顶着一张四四方方的脸,看起来则十分敦厚,跟狡黠一点都不沾边。

尤其是当藏狐眯着眼睛凝视远方时,那种反差萌更是令人捧腹,这也是为何藏狐会凭借搞笑的表情包迅速走红网络,成为狐狸界“顶流”的缘故。

夜间睡觉白天行动,捕鼠本领强

众所周知,包括大多数猫科动物在内的捕食者,都具有夜行性,即它们通常是在夜间捕猎。但人们对藏狐的研究,发现它似乎更倾向于在白昼进行狩猎。当然也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它们的活动具有晨昏性,在黄昏和清晨活动更为频繁。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曾对藏狐的活动规律进行过研究,2003年7-10月份,一些学者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观察了3个乡镇及周边地区的藏狐群体,发现它们在白天全时段的活动频率并没啥太大变化。即藏狐的活动主要在白昼,夜间则会躲在洞穴里休息。

捕食者的活动规律主要是受猎物的习性影响,对于藏狐来说,它的主要猎物是高山草甸上的一些小动物,尤其是各种啮齿类动物,占藏狐饮食的绝大部分。

高原鼠兔对于藏狐来说,是最重要的猎物,占据其饮食结构的95%,堪称是高原鼠兔的专性捕食者。而高原鼠兔是全天候活动的,对于藏狐而言,白天能保证更好的视觉,有利于提高捕猎成功率,所以它们便在白天活动。

藏狐的狩猎本领十分高超,能在开阔地带上捕到各种小动物,而且观察发现,它们还会跟在熊后面“捡漏”。一旦熊挖开高原鼠兔的洞穴,鼠兔逃跑的过程中,就会被藏狐一把擒住,主打的就是一个黄雀在后。

行动敏捷警惕性高,逃跑还要往回瞧

藏狐的视觉和嗅觉都比较灵敏,因为它们生活在相对开阔的地带上,这类环境下缺乏天然的遮蔽物,对于藏狐躲避天敌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面对各种来自天上的猛禽时,藏狐会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所以为了躲避天敌,它们对洞穴的依赖很大。

不过藏狐的爪子不适合挖掘,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霸占旱獭的家。旱獭是高原上的掘洞高手,挖出来的洞穴又宽敞又漂亮。许许多多旱獭的废弃洞穴,就成了藏狐的庇护所。

当然藏狐也并不满足于捡漏,有时候旱獭正在居住的洞穴,被藏狐发现了,就直接是拎包入住。旱獭见了只能逃,甚至逃的慢一点就会成为藏狐的口粮。

藏狐的警惕性很高,而且行动也很敏捷,对于天敌来袭时它们能快速察觉到。不过藏狐在躲避天敌的时候,有一个稍微不好的习惯,那就是跑了一段路之后,要停下来回头瞧一瞧,看看对方有没有追来,这点在藏野驴的身上也经常能够看到,足见它们的好奇心比较重。

然而很多猛禽都是极速型的猎手,往往是你停下来的片刻,就已经成为它们的爪下亡魂了。

过去因为藏狐的皮毛是上好的原料,而遭到了大量的猎杀,导致种群数量锐减。后来国家大力打击盗猎,加上动物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这类现象就减少甚至是消失了。

不过后来藏獒经济崩盘,被遗弃在高原上的流浪藏獒迅速增多之后,又给藏狐带来了新的威胁因素。成群的藏獒能够轻松杀死高原上众多中小型动物,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藏狐。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