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会签约”?在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准备向贝莱德公司出售全球范围内43个港口事件持续发酵的情况下,有港媒透露长和高层表示下周不会签订有关巴拿马港口的协议。
多日以来,这是长和内部第一次向外界释出“示弱”之意,不过从其高层人员的言语中能够发现,长和集团还是有所保留,暂时并未坚定立场。

整件事情,已经由商业利益上升为有关民族利益和情感的高度,长和集团犹犹豫豫,模糊不定,迟迟不坚定改变立场的态度,或许正在将自己推向一条不归路!
在国家层面正式叫停的情况下,李家还有没有办法一意孤行?
国家审查正式启动众所周知,巴拿马运河控制中国20%的运河年通航量,若美方提高停泊费或限制通行权,那么我国外贸相关企业年成本至少要增加500亿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还给我们外贸出口一个非常大的压力。
现代化社会的今天,智能系统早已覆盖全球,而港口的智能系统掌握全球2.3万艘商船,是确保航行通道路线安全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倘若港口被美国旗下公司掌握,这对我国“数字丝绸之路”战略造成一定的打击。

长和集团方面声称港口业务仅占营收9%,出售是为“优化资产结构”,但交易估值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难道不是贱卖吗?而且长和还没有采取全球招标流程,闪电签约贝莱德财团,明确拒绝中资企业中远海运参与竞购,这到底是为了所谓的“优化资产”,还是出卖国家利益的“苟且”?争议如浪潮一般在全网发酵。
我方综合审查下来,五部门建立了32项风险评估指标,其中涵盖了数据安全,地缘政治等敏感领域,可以说和我国切实国家安全利益有关,所以是绝对不可能妥协的。

港府方面,自3月4日得知长和集团准备和贝莱德财团交易后,也是震怒。此后,本月港府和港媒也在不断向李嘉诚和长和集团施压,特首李家超明确表示,交易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商人没有了民族情感,就像孩子没了爹妈。
香港权威媒体《大公报》三度发文批评此交易:“反对损害国家利益,算好国家发展大账”提醒李嘉诚回头。本月长和集团股价11个交易日暴跌16.49%,市场对该交易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反映出担忧情绪。
特朗普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此项交易,而如若李嘉诚不肯回头,那么基本坐实了此次交易就是“投名状”。中国外交部对此明确表示“反对经济胁迫”。同时我方已开展反垄断审查,这也是我国首次对香港企业海外交易行使《反垄断法》的“长臂管辖”权。

《大公报》说,“在商言商”之外,还有更宏大的家国叙事!如果李嘉诚能意识到这一点,也许能够知迷途返。
不能背离民族情感首先要说的是,有人会说商人本质逐利,李嘉诚是个商人富豪,他自己就是资本追逐利益没错。但是很显然,此次和贝莱德财团的交易威胁了我国供应链安全,这种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资产交易,已经超出了普通商业范畴。

李嘉诚显然已经“在商不言商”!改革开放初期,受益于中国发展红利,后来却在2013年抛售内地资产,这本就已经是“去中国化”资产配置,此次港口交易更是凸显了他本人与民族情感发生背离。
事实上,难道真的无法做到在把家国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商业发展成功案例吗?是有的,而且还不少。
华为每年雅法投入超过1400亿元,5G专利占比全球第一,其“备胎计划”确保供应链安全,在美国制裁下仍保持通信设备市场份额全球首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任老说过“不做亡国奴式企业”,事实上华为也的确一直在秉持着这个宣言,到今天已经被视为中国科技崛起的象征。

被拜登,特朗普政府高度警惕的Tik Tok,面对美国强制出售要求,Tik 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发起法律诉讼维权,拒绝将算法等核心资产移交。现在不是Tik Tok被美国赶出去,而是美国人民离不开Tik Tok了,美国政府又有什么办法?
更有许多大企业家将商业发展和家国利益相连,发挥出强大的共振!就比如捐资100亿建立大学的曹德旺,将财富反哺国家教育事业;还有霍英东家族持续投资南沙自贸区,商业布局始终和国家发展一脉。
因此,可以说资本利益和家国利益并不矛盾,其实是可以兼并的,也就是说李嘉诚并非不能够选择,而在于他自己想不想罢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港媒: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21世纪经济报道

冻结李家在华所有资产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