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人工智能之后,固态电池概念成了当下市场最靓的仔。
4月8日晚,智己L6正式发布,尽管宣称“超快充固态电池1.0,续航突破1000公里”的光年电池只出场两分钟,且核心参数未披露,但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的热情却不减反增。
一天后,广汽集团宣布,昊铂全固态电池将在4月12号广汽科技日上亮相,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思。
不过,换个角度更能体现固态电池的火爆。
2023年底,广汽集团表示,其研发的固态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400wh/kg;2024年4月4日,太蓝新能源宣布,成功研发世界首块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4月8日,有媒体报道,德国专家团队经过近两年研发,其固态钠硫电池的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000wh/kg,负极理论装载容量高达2000wh/kg。
是不是看呆了?
可能很多人没有概念,就现阶段市场来说,主流装车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绝大多数都在200wh/kg以内。所以,720wh/kg甚至1000wh/kg,大家细品。
当然,机构也在大肆吹捧。
某机构卖方的核心观点是:
“日益进步的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需求和优质供给的匮乏,会带来锂电的估值二次拉升。”
简单来说,就是机构们认为,固态电池将掀起锂电池的新一轮革命,将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并且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商业化应用 。
那么问题来了,火爆的固态电池概念,投资者到底要不要跟?
3月22日,当升科技(300073.SZ)在互动平台这样回应:
“公司已系统布局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主流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及电解质技术路线,相关固态锂电产品已成功导入辉能、清陶、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固态电池客户,并实现大批量销售。”
所以,大家明白了为什么这轮固态电池行情,当升科技这么强势的原因。
再比如三祥新材(603663.SH),在今年2月的时候,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致力于固态电池电解质及关键原材料的研发生产,目前已经向清陶能源等企业送样,并达到使用要求。
于是,在龙头公司的带领下,市场热度从几家头部公司外溢至整个产业链,就连天赐材料这种电解液公司也获得了资金的青睐。
最夸张的是,像长期深陷亏损、无人问津的东方锆业,也获得了泼天的流量加持,短短几个交易日涨幅翻倍。
但其实,这些都仅限于题材炒作本身。说白了,跟人工智能一样,没有人会否认其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至少现阶段来说,固态电池并不是真正的固态电池。别忘了,当年蔚来汽车跟卫蓝新能源合作发布固态电池,就已经炒过一波了。
就拿智己L6光年电池为例,参照发布会提到的数据,这款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大概是230-240wh/kg,跟赣锋锂业的第一代固态电池相当不大。
这里补充一句,宁德时代在2022年发布的麒麟电池,其系统能量密度就达到了255wh/gk,可实现1000km的续航。注意,这是三元锂电池,并不是固态电池。也就是说,当下的固态电池,只是资本借用了“固态电池”的称谓,但并不是真正的固态电池。
咱们不妨看一组时间表。
三星SDI计划在2027年量产全固态电池;韩国SK On目标2026年生产出原型产品,并于2028年实现商业化;LG新能源则更晚,计划2030年量产全固态电池。
头部的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都比较保守,但是那些都没有听过名字的电池公司,却给人的感觉是遥遥领先了,所以,大家觉得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好事!有益消费者!
滚蛋吧你,还狂欢[点踩]
圈钱的狂欢吧! 有几个真把钱全拿研究了? 不而不是为了骗研发费的? 和新能源汽车刚开始一样,多少骗补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