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4月30日,全国31个省市区均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经济成绩单。
在一季度全国GDP以5.3%增速跑出了超预期的成绩后,各省市首季度的经济发展试图也很迅猛。在31个省市区中,17省市的经济增速跑赢或追平全国增速,但仍有14个省份增速低于全国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有6个增速跑赢全国,并且在增量上占据全国的近七成,真正挑起了大梁。
01//粤苏总量均突破3万亿,经济大省挑大梁
从经济总量来看,广东、江苏一季度经济总量纷纷突破3万亿。其中,广东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10.66亿元,经济体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江苏一季度总量也突破3万亿大关,达31020.4亿元。不过,粤苏两省一季度GDP的差距从2023年的776亿元,缩小至今年一季度的490亿元,两者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除了粤苏两省蝉联第一、二外,前十的8省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也表现靓丽,其中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湖北和福建等6个省份增速在全国水平之上,除福建外的5个省份增速更是都达到或者超过6%,起到了带动全国增长的引擎作用。
从增量来看,前十省份的经济大梁地位更加凸显。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296299亿元,相比2023年一季度的284997亿元,增加了11302亿元,而一季度经济总量前十省份的同比增量为7451.47亿元,占全国一季度GDP增量的66%。特别是前四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一季度的增量均超千亿,占前十省份增量的72%,妥妥的经济顶梁柱。其中江苏增量最大,超1600亿元。
从31个省市区综合数据分析来看,GDP10强势的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各项指标持续回升,规工增速普遍高于全国增速,工业生产持续向好是其GDP增长的重要支撑。
例如,江苏省一季度的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全年分别加快4个、1.9个百分点。更是高于全国增速3.4个百分点。
浙江一季度增量超千亿,工业的快速增长是重要支撑。一季度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比去年全年加快2.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汽车、化学原料、化纤、纺织、计算机通信电子等11个行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
福建工业生产也同样实现较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幅比上年全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全省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4.2%。
此外,GDP十强省内部再次发生洗牌,湖北超过福建,意味着湖北全面超越福建。
另外,河南一季度出现负增长,名义增长-1.38%,增量-203.63亿元,超越四川重返经济第五省。
02//河重返经济第五省,河南、山西负增长
尽管,2024年一季度河南省GDP超越四川,重返经济第五省,但从全年来看,河南能否守住目前的优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四川GDP领先河南1000亿元。
通过一季度经济数据对比发现,河南领先四川主要是在第二产业上,与四川拉开近880亿元的差距。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9、2.7个百分点,全省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比上年全年增加7个,增长面达80%。
而河南一季度在投资、消费、进出口方面,增速均落后于四川。数据显示,一季度,河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低于四川5.2%的增速;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8.12亿元,虽略高于四川的6550.7亿元,但河南的增速只有5.6%,而四川则增长6.1%;外贸进出口方面的差距更大,河南进出口总额1588.3亿元,同比减少了23.4%,四川的总额则高达2415.4亿元,同比增长7.8%。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经济增速已连续4年低于“国家线”了。2020年-2023年,经调整后的河南经济增速分别为1.3%、6.3%、2.4%、4.1%,分别低于“国家线”1、1.8、0.6和1.1个百分点。从趋势来看,差距并未出现持续缩小的趋势。
再看四川,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这40多年中,四川领先河南也仅在2023年,但从增速上看,从2017年开始,四川已经连续6年的增速高于河南
一季度很难经济全线失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在新时代下,河南的产业升级相对其他省份缓慢。这一点从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就可以窥见一斑。
郑州海关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富士康的进出口值为618亿元,同比下降了44.1%,占全省外贸总额的38.9%,拉低了全省外贸增速23.5个百分点;而2020年富士康的进出口额占全省外贸的60%。富士康进出口大幅下降,直接拉低了河南全省一季度外贸的主要原因,这后面反应的实质是河南省经济结构单一,过于依赖富士康。
在这波新能源浪潮下,电动车、锂电池和光伏“新三样”河南并未抓住机遇。反观,四川利用自身的锂资源优势,先后吸引了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打造西部的新能源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从增量来看,2024年一季度河南增量是-203.63亿元,名义负增长是-1.38%。
在GDP增速上,名义增速的意义要大于实际增速,实际增速有的总量并未增加,但名义增速可以直接体现出总量是正增长还是负增长。
此外,出现负增长还不止河南,山西省也是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山西省GDP为5400亿元,同比增长1.2%,2023年同期GDP为5824.33亿元,增量-424.33亿元,名义增长是-7.28%。
03//吉林增速第一,海南增速回落
2024年一季经济增长呈现一个突出特点,31个省份之间的增速差异并不明显,大体上在全国5.3%的平均水平两侧分布,没有出现7%、8%甚至更高的增速,总体上呈现分红收敛,相对更为均衡的增长状态。
从增速来看,一季度31省GDP增速中,吉林以6.5%的增速位居第一;江苏和重庆则以6.2%的增速并列第一;浙江、四川、湖北三省以6.1%的增速并列第三;山东、北京的增速也达到6%。
另外,还有内蒙古(5.9%)、甘肃(5.9%)、福建(5.8%)、宁夏(5.8%)、河北(5.6%)、新疆(5.6%)、贵州(5.5%)、辽宁(5.4%)8省跑赢全国增速,天津(5.3%)则追平全国增速。
其他14省的增速低于全国(5.3%)的增速,而增速最低的是山西,一季度增速只有1.2%,倒数第二的是黑龙江,增速比山西多一个百分点,达2.2%。
在高基数下(2023年一季度增速8.2%),吉林省一季度能以6.5%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的确有其可取之处。在多个细分领域,吉林的增速均能保持前列。特别是在规工、投资和社消、进出口贸易方面增显著、一季度,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重点产业彰显引领作用,信息产业增加值实现42.4%的高速增长,冶金建材、纺织工业、医药产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和食品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3%、11.5%、10.3%、10.1%、7.3%和3.6%。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76.3%,动车组产量增长57.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量增长16.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增速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0%,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一季度吉林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4.1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在于吉林扎实的工业基础,汽车、光电、医药等当下热门产业均属吉林多年来持续投资发展的强项产业。
以汽车工业为例,作为吉林的第一产业,一季度该省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11.0%,省属口径整车产销量分别增长22.1%和27.3%。作为吉林汽车产业的第一名片,中国一汽一季度实现整车销量74.3万辆,国内销售位居汽车行业第一。
此外,根据吉林省项目中心数据,年初以来吉林全省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67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16个。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吉化120万吨乙烯、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40万千瓦外送等25个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作为第三产业重要构成的旅游也在快速的复苏。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元旦期间,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604.33万人次,同比增长406.69%,较全国平均水平高个251百分点;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53.21亿元,同比增长659.06%,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58个百分点。
与吉林增速排名第一不同,海南经济增速则出现断崖式下跌,尽管不是增速倒数第一,但这种下跌,让人始料未及。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海南GDP总值为1836.98亿元,同比增长3.3%,低于2023年全年增速5.9个百分点,亦低于同期“国家线”2个百分点。若要完成全年8%的增长目标,后面三个季度要实现季均在9%以上的增速,这种可能性是极低的。
从以往的数据来看,海南增速的断崖式回落毫无预警。作为以文旅为主的省份,作为过冬的首选之地,海南往年一季度经济都能保持较为可观的增速。
即使在3年疫情期间,以文旅服务业为主要支撑的海南省,其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仍大幅跑赢“国家线”。2020-2023年的第一季度,海南分别增长了-4.5%、19.8%、6%、6.8%,分别高于“国家线”2.4、1.1、1.2和2.3个百分点。
那么,从大幅领先到断崖式下挫,一季度海南省到底经历了什么?说白了,还是原因海南省经济结构过于单一,超过60%的经济增长来源旅游产业。但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各地文旅竞争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从淄博烧烤,到2024年元旦的东北冰雪游,再度甘肃麻辣烫游,这些火爆游的后面,则是居民旅游支出的下降,相比海南游,这些旅游的支出相对更具有性价比。
此外,海南所处在海岛,最为便利的交通国家工具无疑是飞机,但一旦预到国庆、春节这样的长假,机票昂贵。另外,潜水等项目强制消费、新能源汽车自驾游离岛难等争议问题,覆盖了旅游的前、中、后全环节,这对选择去海南旅游的人群来说意愿就是开始降低。
一季度刚开始,二、三、四才是发力的时候,最重要
经济不景气,真的还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