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再不结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将是战争延续的热点地区

理想吕 2025-01-25 06:18:04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主要有三个国家:挪威、瑞典和芬兰。

从2022年2月到现在,俄乌战争持续近3年,目前看只有两个特点:无法短期内结束,懂王也承认自己做不到;原本众望所归的两大热点即中东和东亚,不会真的热起来。

其实,俄乌战争延续的真正热点地区,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里在地理上只有挪威、芬兰和瑞典三个国家,但了解历史和种族的朋友就会知道,这些国家会连着丹麦、荷兰、德国甚至整个北约。

NO.1|壹:欧洲最大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词源自条顿语【skadino】,原意是“黑暗”的意思,再加上表示领土的后缀–via,完整的原意是“黑暗的地方”,因为这里地处高纬、冬季黑夜很长。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濒临波罗的海、挪威海、北欧巴伦支海,与俄罗斯和芬兰接壤。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只有两个国家:西面的挪威、南面的瑞典,南北走向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作为国界线横亘于挪威与瑞典之间。

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长约1850公里、平均宽度约为370公里(最窄处约6.3公里、最宽处约434公里),总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属于山地,沿岸陡峭,有众多岛屿和峡湾。而东部、南部的地势则相对平整,整个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属温带气候,但最北端则属于极地严寒气候。

其实,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地区,不仅与芬兰接壤,而且也与挪威边界相连——俄罗斯和芬兰的边界是1272公里,离挪威还有219公里。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与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关系一直被认为很不借,比如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勃列日涅夫时期,莫斯科和赫尔辛基之间的“特殊关系”政策被称为“帕西基维-凯科纳线”,几十年来,双方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但是,芬兰、挪威和瑞典已经签署了的一项永久协议,三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军事必须努力、迅速地团结起来,反对俄罗斯在北极地区日益增长的活动——挪威奥拉夫斯韦恩海军基地,这座重启的秘密核潜艇基地距俄罗斯不到300英里(约483公里),可供美军及北约的核潜艇驻扎。

NO.2|贰:欧洲能源宝库

总人口只有550多万的挪威,根本消耗不了多少能源,挪威是欧盟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后的重要脊梁和能源宝库,挪威所有开采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等,绝大多数都会用于出口,这既是经济结构和利益驱使,也是北约和欧盟的必然要求。

无论欧盟主要国家是主动“切断”俄罗斯的天然气,还是被动“切断”俄罗斯的天然气,2022年、2023年欧盟主要国家的民众没怎么挨冻、工厂没怎么停产,这里面就有挪威的巨大能源保障。

2022年挪威的天然气产量约为1238亿立方米,其中近99%%即约1220亿立方米都输往欧洲,大部分是通过天然气管道——有22条管道。

2023年挪威不仅保持了2022年的产量和向欧洲的供应量,而且还增长了6%左右,至少可以保障欧盟里面的第一梯队即德国、法国的部分能源需求。

德国在2022年以前至少有40%以上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到了2023年,德国全年共进口了约970太瓦时(TWh)的天然气,其中:43%来自挪威、26%来自荷兰、22%来自比利时、其余的9%来自海外或欧洲其他地方。

这里补充一点,荷兰和比利时的境内并不盛产天然气和石油,而且是它们各自的能源公司在海外拥有油气田的股权。比如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比利时国家石油公司等等。这些超级国际能源集团的油气田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非洲地区、中亚地区以及欧洲的阿尔巴尼亚等国家。

挪威是继俄罗斯之后,距离欧盟主要国家最近的、最稳定的天然气罐,而且挪威还有石油供应。

挪威目前大约有14个正在开发的新油气田,储量达20亿桶油当量,如果加上已经探明的储量,石油远景储量约为80亿桶左右。在石油方面,挪威仍然是几乎全部用来出口,优先保障欧盟主要国家尤其是德国、荷兰等国家。

以2022 年为例,挪威全年日均石油产量约为149万桶,其实提升空间还很大,因为这与挪威最鼎盛的2001年相比,只有当时年的50%左右。另外,挪威根本不用担心油气会采光,目前挪威的油气田开采集中在北海区域,同时加大了对巴伦支海、挪威海的勘探及辅助开采。另外还有一个聚宝盆:北极圈内。

挪威也是名副其实的北极圈国家,是北极理事会的8个正式成员国之一,对北极圈内的勘探从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他会定期、不定期地发布勘探出新油气田的消息,比如挪威石油和天然气运营商DNO在2023年7月就再次宣布,在挪威大陆架又发现了新的天然气和天然气凝析油,而且这次储量更大,是近10年来最大油气发现。

NO.3|叁:最恐俄的国家

在欧洲,对俄罗斯最警惕、最抗拒的国家其实并不是匈牙利、捷克等,尽管他们的首都都曾在20世纪被苏联的钢铁洪流侵占过,但他们对俄罗斯的情感很复杂,谈不上纯粹的警惕与抗拒——远远比不上瑞典、波兰对俄罗斯的态度。

其中,瑞典对俄罗斯的态度和情绪,其实一直是拉满的状态。

如果朋友们留意相关的报道就会发现,即使在2022年以前,瑞典对俄罗斯在欧洲发展能源合作、安全合作等动作,就经常冷嘲热讽、绵里藏针。

2022年5月,瑞典拉着自己的双子星兄弟芬兰一起加入北约,不过很遗憾,2023年4月芬兰顺利成为北约的第31个成员国,而瑞典则卡在了土耳其、匈牙利。没办法,加入北约的规则中有一条跟加入欧盟类似:需要所有正式成员国同意。

当然,2024年瑞典最终也正式成为北约的成员国,因为早在2023年12月,美国时任国防部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与瑞典时任国防大臣帕尔·琼森联合宣布,他们在美国五角大楼签署了一份新的防务合作协议。

根据这份防务合作协议,美国可以不受阻碍地进入瑞典17个不同的军事基地,还赋予美国部署军事人员、储存武器和弹药、进行演习、飞机和舰船中途停留加油等多项权利。

芬兰加入北约时,俄罗斯立即对外公开表态,这既是北约的危险举动,也是芬兰的危险举动,俄罗斯会加强摩尔曼斯克军事基地和北方舰队的军事部署——不过效果欠佳,因为在瑞典允许美国驻军前后,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也都与美国签订了类似的防务合作协议。

从此,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对抗性和针对性越来越明显,但俄罗斯已经愤怒到无力吐槽,当然,愤怒是一定的、无力也是一定的,否则按照俄罗斯人以前的风格,早就付诸行动了。

【在历史上,瑞典与俄国爆发过多次的、长期的战争】

结语

至于芬兰,在20世纪30-40年代,芬兰与苏联之间的苏芬战争是一场让双方都难以忘怀的战争。

苏联难忘是因为伤亡巨大、远超预期,苏联前后共有约120万人参战,最终超过37万人伤亡。芬兰当时全国只有几百万人,所以总动员后也只有约20万人参战,最终伤亡约11万人。

【苏芬战争中芬兰树起自己的国旗】

芬兰难忘是因为失人失地,最终战败并丢失约10%的领土即约3.8万平方公里、20%的工业、11%的耕地,还有12%的民众背井离乡,被迫向西迁徙。

不过最令芬兰郁闷的是二战结束后被定性为纳粹仆从国,这是因为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与德国签订协议,共同对抗苏联,希望夺回被苏联占领和强行租借的领土。

结果二战结束后,苏联强烈要求英美法同意自己的决定:将芬兰定性为纳粹仆从国之一,苏联有权对芬兰进行一段时间的驻军——不然怎么会有20世纪50-80年代,苏联与芬兰的友好呢?那段时期芬兰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军事,都需要听取和尊重苏联的“意见和建议”。

【芬兰等国家已经批准美军进驻基地】

时至今日,俄罗斯当然希望亚洲的几个传统热点区域很热闹越好,这样既可以分散美国及北约国家的注意力和战略资源倾斜,又可以降低自己在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压力,能够喘口气。

不过很可惜,从2023年10月到现在的情况和结果表明,这几个地方都不会让俄罗斯如愿以偿——反倒是俄罗斯家门口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如果俄乌战争不能尽快结束甚至继续扩大,这里才是真正的热点地区,不然特朗普念念不忘的格陵兰岛,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稀土和其他矿产吗?

【截止目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所有国家,都已向北约开放军事基地】

0 阅读:22

理想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