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地时间3月中旬,胡塞武装对美国航母编队发起袭击,随后美国海军展开持续行动,与胡塞武装展开智勇较量。
【800公里开外】
在美海军与胡塞武装交锋中,2025年3月19日一细节引人注目:欧航局卫星观测到,美国杜鲁门号航母持续在距也门约800公里处徘徊。
此细节引人注意,因其涉及的距离已逼近美国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极限。
美国F/A-18E/F舰载机最大航程约2300公里,挂载航弹和导弹后,作战半径约为700公里。
为确保F/A-18E/F舰载机具备800公里作战半径,需挂载副油箱以增加航程。
即,美航母与也门的间距已达舰载机极限作战半径。若航母再远离也门,舰载机将无法攻击也门目标。
美国航母远离也门,原因在于惧怕遭受攻击,故保持远距离以规避风险。
自2025年3月16日起,胡塞武装多次向美国航母发射巡飞弹及反舰导弹。若美国不远离也门,导弹击中航母的风险增加。一旦发生,后果将十分严重。
【中国反舰能力更强】
美国在红海地区的军事行动使其意识到,中国具备击沉美国航母的潜在能力。
胡塞武装现持有的反舰导弹和巡飞弹,具备命中并损伤美国航母的能力,否则美航母不会远离也门至当前位置。
其二,中国拥有比胡塞武装导弹更为强大的反舰导弹。
中国当前掌握的反舰导弹分三类:空载、舰载及反舰弹道导弹。各类导弹均具独特功能,共同构成中国强大的反舰导弹体系。
中国空载反舰导弹主要包括鹰击-83型和鹰击-12型两种反舰导弹。
中国现有飞豹、歼-16战机及轰-6,可作反舰导弹平台。飞豹与歼-16能挂载鹰击-83导弹,虽难直接击沉美航母,但可使其甲板受损,丧失战力约1-2周。
轰-6因机体庞大,能携带更大反舰导弹,最大可挂载鹰击-12型。另有观点指出,轰-6具备挂载重达2.2吨的鹰击-18型反舰导弹的能力。
鹰击-12与鹰击-18导弹,凭借其体积与威力,均具备重创美国航母的能力,单枚发射即足以构成有效威胁。
舰载反舰导弹方面,海军主要装备有鹰击-12、鹰击-18和鹰击-21型导弹。
鹰击-21型反舰导弹射程最远,速度最快,最大达1000公里,超美舰载机作战半径。其速度超5马赫,为全球唯一服役的舰载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鹰击-12与鹰击-18导弹性能指标稍逊,但战斗力依然显著。
鹰击-18射程约600公里,携带超200公斤高爆炸药,足以重创航母。若击中弹药库引发殉爆,理论上单枚即可炸沉航母。
鹰击-18导弹具备潜射能力,能装备于潜艇并发射,增强了其作战灵活性与隐蔽性。
潜艇比驱逐舰更易逼近美国航母。因此,鹰击-18型反舰导弹对美国构成的威慑依然显著。
关于反舰弹道导弹,中国拥有东风-26导弹。
这款导弹性能卓越,最大射程超4000公里,速度可达18马赫,且携带1.8吨高爆炸药。
更骇人的是,东风-26导弹兼具核常与双重能力,能够搭载核弹头。
东风-26导弹射程达4000公里,足以威慑美国航母远离中国本土。配备核弹头后,美国航母在中国周边更无立足之地。
相较于中国,美国海军现主要反舰导弹有两款:一是射程300公里的鱼叉导弹,二是射程超1000公里但速度仅0.8马赫的反舰版战斧巡航导弹。
因此,可见中国反舰能力远超美国,且中国具备击沉美国航母的充分能力。
【航母和反舰】
仅从海战角度看,航母的反舰能力始终不强。
航母实为“海上机场”,核心功能为起降舰载机。
航母体积有限,飞行甲板长约300米。舰载机需在此长度内起降,因此体积不能过大。
舰载机体积受限,仅能起降歼-15、F/A-18等机型。起飞重量200吨的B-1B轰炸机或80吨的轰-6,均因重量过大,航母无法起降。
舰载机体积受限,因此其挂载的反舰导弹体量也必然有限。
因此,舰载机发射的反舰导弹射程上限约为300公里,超出此范围的导弹需由驱逐舰、潜艇等军舰搭载并发射。
航母反舰能力虽弱,但其作用在于支持空战及执行轰炸任务。
舰载机具备夺取制空权的能力,并能挂载铁炸弹,对既定目标实施轰炸。
航母本质上是一种军舰,其功能在于将空军部队远距离投送到地球的另一端。
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其虽拥有先进的航母,但缺乏先进的反舰导弹。
中国舰载反舰导弹包括鹰击-18、鹰击-21等型号,而美国舰载导弹则以战斧巡航导弹为主。
若美国拥有鹰击-18与鹰击-21导弹,中国海军相较于美国海军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美国海军当前反舰能力弱势,原因在于其仅有航母,却缺乏先进的舰载反舰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