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熊村圩上转了一圈,买了几斤橘子准备回去。车子停在了村口,一个老年活动室的对面。
刚好碰上几个孩子,她们对我的摩托车似乎很感兴趣。
“这个摩托车是你的吗?”其中一个较大的男孩子问道。
“是啊。”我回答。
“它可以跑多快呀?”他接着十万个为什么。
“很快,比兔子跑得快多了。”我笑着说道,想想他这个年纪大概对数字没什么概念,他们喜欢形象化的东西。
我手上正好提着橘子,问他们想不想吃。
那个男孩子没太多的迟疑,抓起几个橘子就开始剥皮,其他两个小女孩就显得有点羞涩和不好意思,过了一阵,她们才慢慢走过来在口袋里意思性地抓了一个,带着一种陌生的防范心。
小女孩拿在手上也没有马上开始剥皮,而是迟疑地看着我和她手里的橘子。
接着她出乎意料地问了我一句:“这个橘子有毒吗?”
这个橘子有毒吗?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个问题。
我没有想到她会这么问,但我至少应该感到高兴:她还是有防备心理的。另外一方面,我又希望她们相信我不是什么坏人。
我跟她解释这是刚从外面圩上买的,并没有毒,她迟疑了片刻才剥开皮吃了起来。
我能够理解她对一个陌生人的防范之心,她们接受的教导就是: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但怎么说她都只是一个孩子,这个橘子有没有问题,可不是多问一句就能够得出答案的。
如果我真的是一个坏人,想对她们有什么企图的话,那她们不是中了我的圈套?
成年人尚且容易被骗,更何况是几岁的孩子?
脱离了父母那种每时每刻留在身边的照顾之后,她们总要独自去面对外面的人和事,需要靠自己的感觉和判断来明辨是非。
当她们还没法自己进行判断的时候,她们所能依照的只能是父母家长的教导。这个时候,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小女孩的那个问题:“这个橘子有毒吗?”。可以推测出父母的教导语言:“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那都是有毒的。”
他们只是简单粗暴地在“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后面加了一个吓人的谎言:“那都是有毒的”,让孩子产生害怕。这就好比让小朋友不要靠近村里的池塘,因为里面有水猴子,专门吃小孩。
这些吓人的谎言在我们渐渐长大后就不攻自破,那都是长辈们善意的谎言。
但是,在小女孩把橘子吃进去的时候,就说明了这一次父母的教导并没有起作用。
而且,小女孩在吃了我的橘子之后,并没有什么问题,她会不会反过来认为是父母骗了她?如果她认定是父母骗了她,那她下一次再碰到这样的情况的话,她会想到上一次的经历:上次别人给我的橘子并没有毒呀。
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只能起到一时的威慑作用,对于孩子们认识人,认识周边的环境,认识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她们其实不傻也不笨,用不了多久,她们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对劲,她们会在内心里反抗,虽然在表面上服从大人的“权威”。
要让孩子成长,防止孩子被骗,只能引导她们学习认识周围的事物,认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做事的目的。
它是重要的,尤其在如今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