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向“富人”学成功?向“穷人”学失败?学什么很重要

国学传播 2024-03-26 12:53:04
《易经》不是迷信,是哲学!《易经》有战略思维统筹人生,也有战术方案解决问题。《易经》是对人性及客观规律的总结,是既可以“高瞻远瞩”又可以“就事论事”的实用之学!

易经文章配图

“富人”的成功可以复制吗?做不到!但“富人”成功的一些正面要素是值得学习的。

“穷人”的失败也许只是物质上的失败,但若不想受穷,有些“穷人”身上的问题也是可以作为前车之鉴的。

但无论如何,穷人也好,富人也罢,都不是几个因素简单组合后所得到的的人生结果,导致贫富的几大共性要素可谓众所周知,而我们真正要从每个人身上找寻的是影响其成败的真正的长短板。

易经文章配图

长板未必能带来成功,短板也未必就意味着失败,长板有时可以成为最大的弱点,短板也可能成为胜负的关键,《易经》不会明白告诉你这些,但这些道理一直隐藏在《易经》中,随着时、位、势的不断变换,事态也常常变得更加复杂,但基本的逻辑关系永远适用,所以,智者才能透过迷雾去接近真相。

现实中,很多富人的成功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个人能力,而是“涉嫌违法”!国内各大矿区第一批发家致富者中,很多都是敢于偷偷开采私矿的地痞流氓,别人怎么学?还有很多人的第一桶金是造假走私之类,又该如何学?当年管理松散制造出的一批富豪,如今还能学吗?时过境迁是一方面,如果过不了良心这一关,一样也没法学。

易经文章配图

“成功学”是典型的骗子学问,因为成功永远无法复制。你就算具备了别人成功时的一切外部条件,但你毕竟不是那个人,你也并不具备当初成功的那个人的能力和特质,而这些不可或缺的成功的内因,竟然被“成功学”完美地无视了。

现实中,穷人也只不过是物质上的贫穷,执着于精神追求的人甚至会将短期的贫穷作为人生的试炼。穷人的产生也并非单纯的懒惰,有些穷人即使再努力,住在交通不便的大山里,守着身体病病殃殃的家人和几亩薄田,怎么致富?更有因为伤病灾一夜返贫的穷人,想要脱离贫穷可是现实条件并不允许,正如孔夫子握住重病的冉伯牛的手,也只能徒呼“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易经文章配图

人生之成败,原因是很复杂的。

《易经》中,若是充分了解了最基本的时、位、势三大概念,并从这三个维度去观察一个人的人生起伏,有利于帮助我们对这个人构建更为清晰的认知。无论哪一个人,成败都需要若干不同的条件,而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我们可以从不断了解的过程中逐渐获取的,不仅如此,我们更要清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在于何处!

项羽最引以为傲的是他赖以征讨四方的强大军力,而最大的短板则在于他对政治的无知。刘邦最大的优点在于知道该依赖谁和该听谁的话,而并没有明显的短板。

易经文章配图

只看短板,原本一个可以实现大一统的局面,愣生生被项羽玩成了霸王和诸侯国的战国格局,这分明是挖下一个天坑,虽然不准备埋自己,但终究被刘邦推下去埋了。而项羽定都彭城,则是另一个典型的重大失策。这就是不通政治的可怕之处,从一开始就自行削弱自己的优势,并且引以为傲。

项羽过于迷信武力,造成了他政治上的短板,而当短板越来越短时,桶里的水也就越来越少,长板所能凭借的力量自然也会下降,这时的长板其实也就变成了项羽的另一个致命的短板,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仅此一战,项羽就输掉了全部,毕竟,他的一切几乎都倾注在这块长板上了。再想想当初的刘邦,虽然常常打败仗,但是整体实力却一直在壮大。原因何在?项羽疲于作战,疏于后方经营,缺乏兵力粮草的补充,自然是越打越弱,直至覆灭。刘邦则稳扎稳打,兵源充足,粮草无忧,虽小败而不伤筋骨,反而势力越来越大。

易经文章配图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长短板,虽然同为长短板,但有的短板是致命的,而有的长板是关键的。一旦处于相应的“形势”下,致命的短板可以让一个人一夜之间输掉所有,而关键的长板也可能让一个人一夜翻身。

通过对《易经》的学习,就是要在充分了解时、位、势的前提下,找到足以影响未来的长板和短板,并加以利用和改善,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感谢阅览《明境国学》

您的关注转发是我持续发文的动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