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这首词所展现出的高昂斗志,很难让人想到词人竟是一位女子,她就是秋瑾。
秋瑾的《满江红》为何能够取代岳飞的《满江红》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认识秋瑾秋瑾,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革命家、才女,面对国家内外动荡的局面,她与寻常女子不同,她不是麻木无知的,这也是她为什么会写出《满江红》的原因之一。
内忧外患让她忧愁不堪,世人都在问“一个女子能做些什么呢?”,秋瑾向世人证明了女子也能有所作为,就像花木兰征战沙场时问的那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出生于光绪元年十月十一(1875年11月8日)的秋瑾祖上四代都为官,优渥的家世让她不愁吃穿,但与其他大户小姐不一样,秋瑾少了一份深闺小姐不问世事的天真。
童年时,除了学习正常的女工技能,父母也为她安排了一些男子学习的儒家课程。
当先生将自古流传下来的书本拿出来时,秋瑾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阅读,女工课也被她甩在脑后。
少女时代起她就能开始创作诗词,李清照是她的偶像,李清照所处的时代也像秋瑾生活的时代一样,风雨缥缈家国动荡。
少女时代的秋瑾,并不知道自己所生活的国家已经进入暮年,所以诗词的情感偏向更多来自对自然变化的伤感。
“却怜镜里容颜减,尚为吟诗坐漏残。”
秋瑾除了擅长创作诗词,骑马击剑的功夫也丝毫不输家中的表兄,因此她的母亲常常感叹道:“谁家的女儿像你这样,如此好动,教你学习女工没坐下半个时辰你便偷跑出去。”
秋瑾不是一个刻板的女子,她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像家人所规划的那样,渐渐认识些字能够朗读一些诗词,然后嫁一个做官的好人家生下几个孩子,相夫教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1895年,秋寿南在湘乡县任职督销总办的时候,见到了湖南湘乡富绅的儿子王廷钧,觉得他非常适合自家女儿,便有意对富绅说出了两家结亲的想法。
两家父母都觉得各自门当户对,因此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秋瑾就在父母的引导下,嫁入了王家。听说王廷钧面容俊秀,做事也非常的踏实,虽然两人在之前并没有见过面,但通过几次信,因此秋瑾对王廷钧也颇有好感。
王廷钧也对这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姐姐心生好感,他高兴地对朋友说:“听我父亲说,她非常擅长作词,好像还会射箭骑马!好不一样的女子!”
秋瑾嫁到王家去了之后非常宠爱这个媳妇,她不仅能将家中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还为王家生下了头一个长孙。
没过几年,王廷钧接到上京赴任的职务,他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了北京城。
02 新思想1900年,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五十年有余,各国列强都觊觎着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
维新运动震撼了腐朽的清王朝,也震撼了秋瑾的传统思想,她开始接触从国外传进来的新知识。
秋瑾也是从这些新知识中得知,原来女子能够做的事情远远不止相夫教子,作诗吟唱,她开始鼓动起身边的女性开创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河。
跟着丈夫一起来到北京的她,跟着丈夫一起学习着新的语言,为的就是“睁开眼睛看见更为广阔的世界”。
虽然丈夫和孩子给她带来了慰藉和快乐,但接受过新知识的秋瑾早已对封建旧礼教感到深恶痛绝。
她不再穿女装,改穿男子的长袍马褂以表示自己反击清朝的决心,之后从事于革命的几年秋瑾便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装束。
秋瑾以身作则,解开了缠在自己脚上的裹足布,她拼尽力气逃脱了试图阻挠她进步的家。
她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一个人登上了前往日本的轮船,一个小小的行囊装满了她力图革新的壮志。
到了日本之后,因为语言不通,秋瑾不得不开始重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她还常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并且登台演说宣传革命救国和女权思想。
秋瑾呼吁男女平等,强调女性要自强勇敢,要求女性摒弃旧习俗,学习新思想。
在日本留学的那一段时间,秋瑾的革命思想和行动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也为她回国参加运动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03 英勇就义岳飞与秋瑾的《满江红》都充满了爱国情怀,或许是因为秋瑾距离我们的时间更近,我们更能感受到她一腔的爱国情怀吧!
1907年,徐锡麟筹备已久的安庆起义失败,起义的事情被泄露了出去。
与之相关的一切人员都被贴在了通缉榜上,秋瑾也已经得到了省城三百清军正在赶来绍兴缉拿她的消息,形势非常严峻,王金发专程赶到秋瑾所在的地点想要拉着她一起撤离。
但秋瑾的想法与维新变法就义的勇士谭嗣同一样,她说:“革命必要流血才会获得成功。”
她不顾众人劝说,坚持守在大通学堂,她就这样一直待着,直到清军将整个大堂包围。
秋瑾被捕入狱,面对严酷的审讯,秋瑾没有吐出一个字,她从容地跪在斩首台说:“容我一望,有无亲友来别我。”
秋瑾凛然赴死的消息震动了整个中国,那一年她不过才28岁。
秋瑾的死也使得接受过新知识的女子开始了解秋瑾的生平,并且接手了她的解放妇女工作。
历史早已记录下她所做的一切努力,虽然她已经去世,但她的充满光辉的事迹将会永远激励我们。
谨记秋瑾。
参考文献1. 李洁《致敬秋瑾》
2. 操风琴《叹秋瑾》
3. 文化哲学《秋瑾女性自强思想探究》
就词本身来说感觉还是岳飞的更好z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你怎么比?没得比啊,差十万八千里
人教社编辑尽出人才
能救岳飞的只有韩国了。如果韩国一直不说岳飞是他们的,后人就不知道岳飞了
厉害是厉害,但是比岳飞的还差得远![点赞]
这首词只能说是有豪气。就词本身,没看出什么爱国。就是说,哪怕是一个枭雄,也可以写出这样的豪气,比如曹操。何况这首词还限定了性别,无非就是女子当自强。跟岳飞的慷慨激昂,报国壮志差了十万八千里。
没有看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气概
没有古代的汉文化,怎会有现在的中华文化!连清代也没有摒弃岳飞,霍去病。。。
无病呻吟的秋词,比岳飞的差远了!
这词拿来教女生倒还马虎,对男生来说不够慷慨激昂,不如岳鄂王的词。
就词作水平差岳飞十万八千里,秋瑾可敬,可以以文章传记进课本!而不是以这样一首水平很低的词尬进!!这样读了词后反而会降低秋瑾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原来如此!不过如此!大概如是!
岳飞满江红号称一词压两宋。就是因为气概和风骨!秋瑾的也不错,但是要看很谁比。
人人学习抛夫弃子大姐头
她的小住京华,好啊,我从中感觉到了女性特有的自怜自艾,怨天尤人!什么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什么,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翻译一下就是我虽然是女人但是我心高气傲,一群俗人不懂我,滚滚红尘都难找到一个知音,想想都哭了!和岳大爷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岳大爷早就教我们不要空悲切了!
秋瑾值得尊重,但是满江红只认岳飞。什么人敌视岳飞、霍去病和文天祥,不言而喻
因为教学的本意已经变了
忘记历史,抛弃先辈,就是背叛祖宗的起源!
明显岳飞的高出太多了
教科书都没有对秋瑾的《满江红》注释清楚,有的地方解释得非常勉强,学生听起来非常费力。个人觉得与岳飞的无法相提并论!差一大截呢[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读过书的人,即便是外行,也能分辨哪个好,哪个不够好[汗]
岳飞《满江红》冠绝古今,艺术性和才气都要高些,不选入肯定不合适。编选教材者,还是缺少文化。
岳飞都快被改成反种族融合的罪人了,秦桧离民族英雄不远了!
不是我不尊重先烈,但明显岳飞的更好
一个女权者!
秋瑾的满江红写的挺好,但是和岳飞的满江红比,秋瑾的就差远了了,秋瑾是优秀,岳飞是满分。我这个学渣都能强烈感受到。
人教,教人,要忍?
相比较,距离“八千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尊重秋瑾,只是说词的艺术角度。
很难不怀疑,这是在借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打击我们自己。群众的集合的意识往往是单极的非此即彼,也就是说,假如确认某一方是正确的,那么另一方将自动划归为错误的,一方式光明的,那么另一方将是不光明的,而这种判断将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判断对象本身的表现与偏向。
我是女人,我觉得还是岳飞的好。不知道编者标准是啥。
抹杀豪情,培养温顺小绵阳。
秋瑾可敬,教科书可以记录她的事迹,让大家记住她。但是拿她的词替换岳飞的,简直无法理解。词的意境,气概简直云泥之别[不开心]
因为她叫秋瑾所以入选课本,因为叫岳飞所以剔出课本
没法比!
岳飞传世作品少而精,气势上比不了
格局太小,毫无气势可言,可以说是打油之作!
岳飞的《满江红》,上高中时,第一次听老师诵读,听得慷慨激昂,有种鸡皮疙瘩起来感,气势磅礴
这词放历史课本比语文课本恰当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才是英雄[得瑟]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才是气概[墨镜]
八千里路云和月,你拿什么来比?妖风阵阵,民族之哀
岳飞的《满江红》是天花板级的,民族英雄。
若只谈词。我不敢作太多评价。若言作者的爱国,恕我直言,秋瑾已然很好,但比岳飞,至少还差了一个陆游
能说啥?岳飞都不是民族英雄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仅从诗词来看,无论用词、立意,意境都差着一个地月系,不得不让人怀疑
还是觉得岳飞的满江红更好。
说是诗吧,说实话。算了,怕说错了,整首诗。不管是格局还是心性说真的,一言难尽。空有大志说到底俗人一个若果真如这般 啥都不用做了说实话真不知道。怎么跟人家岳飞比?连小编还拿比较多木兰诗都差的远好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鉴湖女侠活过来也想不到专家敢这么捧杀她
致敬!先烈们!🙏
就词而论岳飞的能评一百,这首词三十。论词不论人,请大家勿喷,谢谢
别取代这个取代那个了,爱国没有问题,一天到晚道德绑架!
人教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任教”
不是秋的不好,是岳的太好,书房字画都是岳王爷的,哪里看到挂秋的[笑着哭]
读完了,心思没有任何波动
两首都入选不行吗?拿下一个外国文章
宵小千般恶,英雄万古荣。岳家魂尤在,还唱满江红。
看到很多革命先辈寻求救国之道基本都是留学日本法国
秋瑾的诗词真的不错,大气[点赞]。但岳飞的满江红更不应该删除,世间真的没有两全法吗?教科书真不能不负如来不负卿吗?
照这样下去以后我们就成了女强男弱的国家[点赞]这是美国希望看到的!
没办法,谁让岳飞打的是女真呢。满遗又是女真的后代,现在文教方面满遗当道,当然要把岳飞开除出去。
岳飞对付的是女真,秋瑾对付的是满人,两个是同源,为什么要把岳飞的满江红取代?
砖家:是为了避免引起各民族之间的不和谐,入选《爱迪生救他妈》《华盛顿砍树》为了促进与国际友人的友谊。[吃瓜]
单说词吧,境界和立意都差了好多。
秋瑾是英雄,但和岳飞相比还是算了吧!
岳飞满江红是明代人写的,岳飞写的当代发现了有一些不同。明代人就是根据岳飞原作改写的。
岳武穆的满江红气势磅礴。劝人积极上进,教人精忠报国。比自怨自艾的女汉子版本高十几个档次。一想到我儿子以后得念着“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然后掩面来个“青衫湿”……鸡皮疙瘩掉一地……
有一说一,跟岳飞的词相比有如云泥之别!诗中有现代诗的影子,平仄抑扬都差的远[得瑟]
这不是谁替代谁的事,两词俱佳,尽显中华儿女的热血忠魂,皆应入选。
一个连血都没见过的弱女子怎可与岳武穆相提并论!
为国为民热血男儿层出不穷,但为民族革命喋血而死的女子,秋瑾是第一人。
这是消灭汉文化从你我做起吗?
如果秋瑾泉下有知,这首词她一定会删掉[呲牙笑]
岳飞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不是那个民族的英雄。这样就没毛病吧
炎黄子孙都不让用了,岳飞的属于民族内部矛盾,感觉在毁根基
再过几年,是不是南京会成为影响文明融合的罪人?[得瑟][得瑟][得瑟]
先用差点的代替,过几年再用秋瑾留学日本的借口下架
从我的角度来看,有点像无病呻吟的感觉
这个只能算豪气,真的和岳飞没得比,那个意境真的不是一个级别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句就能高她十万八千里了。。
现在闹啥子去不去语文课本,干脆取消现有的内容,大家一起开始从三字经到千字文到四书五经,大学中庸约起来!呦呦切克闹!
毕竟再过几年,岳飞就成了阻碍民族融合的罪人了,那些罕见当然要先削弱岳武穆的影响力
更悲哀的是居然在我女儿的课本上看到了“一片两片三四片……”的那首打油诗[汗]
棒子去申遗吧,自少岳飞还能有人知道
和岳武穆的差的太远了。
“壮士饥餐胡捞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当时学这篇词读到这一句的时候,真的能深深感受到岳飞心中的怒意以及恨意!
专家:“不利于民族团结”[得瑟]
有点像美国那边的黑人政治正确那套东西
这,怎么比,差距太大了,秋瑾需被怀念,被尊敬,但不好和岳飞比!
吃个桃桃,好凉凉。。这就是好处
鉴湖女侠和岳武穆,咋说呢,这俩完全没法比,愣要比,那就是瞎掰
虽然也写的不错,但是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啊[大哭]
1875——1907,活了28岁?你数学老师的棺材板压不住了[呲牙笑]
这标题写的,你要是想让更多人了解秋瑾,就好好写可以么?还有大家别被标题欺骗了
个人认为,还是岳飞的那首好[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一个想说巾帼不让须眉,一个是名族大义、家国天下,有可比性吗
还是喜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万丈[墨镜]
写的什么东西?就这还顶替岳飞?真特么不要脸。
为了让你们进一步娘化
岳飞的满江红,在整个宋朝文史中不见,很多文豪认为是后人伪作
只能说秋瑾词的境界比岳飞更广阔,更何况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当时中国更难能可贵
以后满大街的你尿一条线,我尿了一个坑作家。。。
1875到1907年二十八岁怎么活的,别的不扯,秋瑾是先烈,别忽悠行不
满江红字数不一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