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身材高大,为何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白刃战能战胜美军?

方圆讲历史 2025-03-24 09:28:03

朝鲜战争,对于新中国来说是一次新的认知作战,因为正是这一次战争让新中国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立体化战争”。

长津湖一战,9兵团15万将士包围了美陆战1师却还是让他逃之夭夭,这让9兵团将士始终难以忘怀。

不过对于美军来说,志愿军也给了美军很深的印象,志愿军的战术以及他们那钢铁般的意志让美军非常震撼。

38军的三所里之战在这之后美军经过了无数遍的军事演算,可是无论美军怎么演算都始终无法达到38军的速度。

同时,志愿军更让美军震颤的就是志愿军那高超的拼刺技术,第五次战役的时候,澳大利亚排除1000人和仅仅只有30人的志愿军战士拼刺刀。

这次拼刺刀名义上是澳大利亚赢了,可是在战后他们再也不敢找志愿军拼刺刀了,因为他们的伤亡远远超过了志愿军。

美军和澳大利亚在后勤问题上没有志愿军这么困难,因此他们一个个吃的人高马大的,火鸡、可乐、咖啡等等,美军的后勤仓库应有尽有。

而志愿军这边只能是一把炒面一把雪,更多时候没有炒面只有雪,那么人高马大的美军为何不在拼刺技术下功夫。

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就是双方的思想理念和武器差距过大造成的。

我们知道旧中国是一个工业水平极度低下的国家,因此根本无法装备大规模火炮、飞机啥的,一个连队有一挺重机枪已经算不错不错的了。

按照我军的部队编制来说,配备有重机枪的连队大部分都是我军的主力部队,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因此为了最大限度杀伤敌人,我们只有将有限的子弹交到那些神枪手手上。

后来我军的“冷枪冷炮”运动一度让美军胆寒,因为他们怎么都想不到,我军是从哪找来的这么多的狙击手的。

冷枪冷炮运动期间被我军打死的美军不亚于一场大的战役。

除此之外,要更大限度的杀伤敌人,除了锻炼神枪手之外,更多的也只能靠着我军的拼刺技术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就长期处于后勤物资不足的状态,虽然日本方面比起物资来说比我们富裕不少,可是日本本就是一个岛国,物资不充沛,为了能够节约子弹,在拼刺技术上他们也是下了功夫的。

而这一点上我军和日军都不约而同想到了一起,久而久之,我军战士积累了相当深厚的经验。

后来我军更是将拼刺刀的各种技术都编写到了教材之中,到了战争后期,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我一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可以杀死一个日本鬼子了。

但是美军不同,他们装备富裕,按照李云龙的话来说,一人一挺机关枪突突多痛快啊。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根本不信这一套,当日军拿着刺刀冲过来的时候,美军直接机关枪和喷火器伺候,靠着强大的火了击败了日军。

不过美军也因为太平洋战争见识到了日军拼刺技术的厉害,为此他们还是专门组建了一支拼刺部队,然而真到了朝鲜战场上他们发现日本鬼子的拼刺技术和志愿军根本不值一提。

虽然日本崇尚武士道,到弹尽粮绝的时候会发起所谓的“万岁冲锋”进行以命相搏,可是美军和日本经过这么多次交手之后发现,日本人其实还是怕死的,对于天皇他们没有这么的信仰。

当美军的拼刺技术超越他们的时候,日本还是会怕的,这也是为何二战后的日本在美军面前像绵羊一般。

可是等到了朝鲜战场上,美军发现,志愿军和日本鬼子不一样,他们是真的敢拿命拼的。

白刃战是一种搏命斗狠的作战方式,在一方杀气腾腾,一方从来没用刀子杀过人的情况下,哪方会胜出显而易见的。

而且对于美军来说,此时他们不再是二战时期反法西斯战争,这时候的美国陆军更多是雇佣兵性质的,他们不想在朝鲜战场上丢命。

因此面对杀气腾腾且不死不休的志愿军战士,他们在气势上已经弱了一大截,一方畏畏缩缩不敢拼杀,一方则是不死不休。

当年澳大利亚就是如此,1000多人对30名志愿军战士,最后结果是重伤65人,战死12人的代价杀死10名志愿军战士。

可是经过此次拼刺,澳大利亚再也不跟志愿军拼刺刀了,因为志愿军是真的敢拼命,而他们更多的只是拿钱混工资,可不想在战场上丢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