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餐桌上的挑战,百胜中国如何赋予食物第二次生命?

寒江钓月闲 2025-01-09 03:05:20

文 | 吴轶凡

年关将近,觥筹交错的饭局正在增加,警钟却已再次敲响。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年底,要进一步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不仅要把“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也对消费端的餐饮行业乃至单位食堂等场景,提出了明确要求。

制止餐饮浪费,显然不仅仅是消费者单方面的责任,餐厅及其背后的供应链,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探索。事实上,比起因为“吃不完”而浪费的食物,那些因为没有卖掉而过了“最佳赏味期”,最终被销毁的食物,或许更让人可惜——这也成了近年来餐饮业反对食物浪费的重要方向。

比如百胜中国旗下肯德基品牌推行的“食物驿站”项目,将余量食物免费分享给周边有需要的居民。以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Joey Wat)女士的话说,这一结合自身特色的项目,不仅可以减少食物浪费,也在通过点滴善举服务社区,提供帮助。

这是帮助,也是探索。如何构建绿色的餐饮行业,又如何促进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给那些来之不易的食物第二次生命,是个节约粮食的好办法,也是一场温暖人心的社会实验。

食物浪费的全球问题

大约十年前,中国掀起一场“光盘行动”,它的背后,既是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的回归,也是对其粮食生产和消费形式的反思。

彼时,食物浪费已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当时估算,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高达13亿吨,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些被浪费的食物本可以养活约20亿人口,而世界上仍有8.2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浪费的问题在餐饮业比较普遍。2018年发表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仅2015年一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总量就达到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全国粮食产量的3%。

造成食物浪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餐饮业为例,既有消费者“过量点餐”,也包括餐饮从业人员在准备食材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浪费。

在广州一家连锁餐厅,服务员李先生无奈地说:“我们的菜单设计很固定,但顾客的口味却在不断变化,有些菜式因为不受欢迎常常卖不出去。”例如,每天限量供应的时令菜品,如果当日销售不完,最终只能被处理掉。李先生透露,餐厅每天平均要丢弃近10公斤的食物,包括未售出的菜肴和顾客的剩菜。

全球范围内,食物浪费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400亿美元,而其环境代价更难以估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减少食物浪费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而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乎人类未来的战略问题。

节约粮食的社会探索

《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的发布,再一次把食品浪费问题“摆上了桌面”。而近年来,各种创新实践正在逐步为这项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比如,上海的一家生鲜超市每天晚上会将未售出的食材打包成“食物盲盒”,以远低于市场价出售给消费者。而在广州的一家社区厨房,志愿者团队每天将超市和农贸市场捐赠的食材加工成便餐,免费提供给社区中的老人和低收入家庭。其负责人表示,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食物,更希望唤起大家对粮食浪费问题的关注。

这类尝试方兴未艾,能长期生存甚至壮大的项目却并不常见,肯德基的“食物驿站”便是其中之一。

2020年,肯德基首创餐饮行业“食物驿站”公益模式,将店内的部分余量食物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人。所谓“余量食物”,即虽已过最佳赏味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物——在肯德基餐厅中,这些食物只能撤离前线,但如今,却可以被收集、包装并放入食物驿站,重获新生。

在“食物驿站”,当日产生的余量食物会在收集后统一包装并贴上食用指引,经过冷冻后免费发放,供有需要的人按需领取。

但这样的食物,从这个公益项目诞生起,就一直秉持着“不定时、不定量”的原则。

事实上,依托日益发展的数字化能力和供应链能力,肯德基和它背后的百胜中国正在日渐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通过库存管理软件,肯德基可以实时监控库存情况;而POS系统不仅实时记录销售数据,还能帮助预测未来需求。这两者结合后,就能自动调整库存量。肯德基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提升效率,从源头上减少食物和原料浪费。

一位肯德基内部人士表示,在目前的技术体系下,餐厅的“余量食物”已经尽可能地“趋向于零”,但受客流、天气等动态因素影响,部分餐厅仍会有少量未售出的余量食物——这也是“食物驿站”“不定时、不定量”的原因。

简而言之,“食物驿站”并非一个为了“公益”而无限扩大生产的项目,而是着眼于解决问题,优化系统的“小小”创新。

“食物驿站”像是周边社会的绿色补丁,主要受众群体覆盖了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及餐厅周边居民。客人所领取的食物为非即食食品,领取者需自行加热烧熟并于当天食用,且只可复热一次。而在每袋食物的包装上都标明存入日期、食用指引等信息,确保每一位领取余量食物的人都可以吃到方便、安全的食品。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了社会弱势群体,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向全社会普及“余量美味不浪费”的理念。

据肯德基总经理汪涛介绍,经过多年探索与优化,肯德基食物驿站模式已在全国铺开。覆盖城市逾150座,门店数量约1000家。

“驿站”背后的绿色生态

食物浪费问题不仅关乎社会援助,更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小小的“食物驿站”,也正在为实现更绿色的生态环境探索全新的路径。

在2023年的世界粮食日,“食物驿站”项目发起“一日站长”计划,由当年的肯德基品牌关爱大使郭晶晶担任首发“一日站长”,亲自打包余量食物并送给有需要的人、现场带领消费者打包食物不浪费。同时,肯德基在20多座城市中邀请热衷公益环保的达人接棒担任“一日站长”,让余量食物化作暖心善举,惠及环卫工人、急诊医生、外卖骑手、独居老人等有需要的群体,也通过亲子家庭活动,具象地传播珍惜食物的理念——这些活动随着“站长”们自身的影响力,辐射更多自然有爱的年轻群体,聚沙成塔构筑起可持续消费的共识。而这种共识,也将成为全社会绿色生态的重要基础。

“驿站”不再仅仅是“余量食物”流转的场所,也逐渐演变成传播公益爱心,普及绿色生活的社区节点——如同毛细血管,在构筑绿色消费生态的过程中,以“食物”为媒介,向社会的细胞输送绿色的理念。

这种绿色的影响力,也正在沿着产业链推进。

2024年世界粮食日,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指导下,肯德基“食物驿站”联合圣农食品、仙坛、立高、万威客、蒙牛、千味央厨、安德鲁、雪川8家供应链伙伴,共同收集余量食物组成2万份礼包,在100多座城市超160家肯德基食物驿站,无偿赠予有需要的人——这也是肯德基连续第三年携手供应链合作伙伴,发放余量食物礼包。

通过遍布全国的门店网络,肯德基“食物驿站”在传递爱心及节约粮食理念的同时,也希望向全行业发起号召,呼吁更多企业从源头减少浪费,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为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对该公益项目的了解,也为了让有需求的群体能更便捷地领取到所需食物,全国诸多肯德基食物驿站的门店,均换上了全新的视觉引导。从餐盘垫纸到店内视觉,简洁易懂的设计使得消费者能直观地了解食物驿站的运营模式,以及余量食物的领取方式。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彭新民表示,“食物驿站”企业极响应国家制止餐饮浪费的号召,结合自身优势,面向消费者倡导“食尽其用,珍惜粮食”的创新实践,本次活动将“食物驿站”餐厅作为面向消费者宣传“制止餐饮浪费”的窗口,利用身边触手可及的消费场所进行消费者宣导,值得更多行业和企业参考借鉴。

从4年前首创“食物驿站”公益模式至今,肯德基正联动起越来越多的行业伙伴和消费者,以推动食物驿站的快速扩张。而它的背后,则是企业在“利润之上”的社会责任——既是对时代主题的共振,也是对世界未来的思考。

在《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中,一句既宏大又具体的话被用作了全文的结尾:“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餐饮浪费减半目标”。

在它背后,每一份食物,都值得认真对待。

正如屈翠容女士所言:“好的公益始于善意,但长于创新,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聚沙成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