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市场最近很热。热得不是普通人戴在手腕上的金镯子,也不是你投资账户里的纸黄金。热的,是那些悄无声息,却实力雄厚的买家——全球各国的央行。
没错,在普通人还在观望“金价是不是太贵了”的时候,世界各大央行,已经排队开启了“扫货”模式,一批又一批地把黄金搬进了国库。
2024年,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已经连续增持了16个月。全球范围内,土耳其、印度、新加坡、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都在买。国际黄金市场的数据都快看傻了——这是央行们集体开启的“黄金屯兵”。

原因其实不复杂。
1. 黄金是无国界的硬通货不管美元、欧元、人民币如何起起落落,黄金的价值是全球公认的。各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本质上是给国家资产做“避险保险”。
世界越乱,黄金越香。
2. 去美元化趋势加快尤其是以中国、俄罗斯、伊朗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正在减少美元资产的持有,增加黄金储备,是金融主权的一部分。
说白了,黄金是唯一不会被美国冻结和制裁的储备资产。
3. 对冲通胀和金融危机谁都不敢保证未来没有新一轮全球性金融风暴。黄金,就是防火墙。

央行买黄金,和平时大妈抢金饰最大的区别是:他们买的是“底仓”——一旦买入,短期几乎不会抛售。
这对市场的影响巨大:
1. 金价底部被抬高以前金价跌了,大资金抄底;现在央行直接当“长期定投户”,托底效果明显。金价大跌的空间越来越小。
2. 市场供应偏紧全球黄金的新增供应,主要靠矿产。但央行买得越来越多,市场上的流通量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金价自然推高。
3. 投资者心理变化普通投资者看见央行都在买,自然心理预期发生了变化——“央妈买的东西,总不能是坑吧?”这就刺激了更多人跟风。

第一,不要幻想黄金价格还能跌回过去的白菜价时代。
黄金已经逐渐变成各国央行的战略储备,它的金融属性、避险属性越来越重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第二,普通人可以适当配置黄金资产,但不要指望暴富。黄金更适合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一部分,用来保值、抗风险。
第三,世界越乱,黄金越稳。你看到的金价,其实反映的是世界局势的焦虑指数。

有人说,历史上有两种永不凋零的货币:一是粮食,一是黄金。
粮食填饱肚子,黄金安放人心。
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动荡的时候,各国央行都在悄悄搬走黄金,那我们普通人是不是也该想想,自己的财富底线,要靠什么来守住?
我是吴钩随笔
记得点赞、关注、收藏,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经济实力只能买几克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