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了与TGFB1启动子结合转录阻遏物——阴阳1(YY1)蛋白分子。其作为一种强效TGFB1阻遏物,YY1直接与TGFB1启动子区域结合能够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renal mesangial cell)中TGFB1转录。
在小鼠模型中,肾小球系膜细胞中YY1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期间会升高,而在后期则会发生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在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过程中,YY1是一种强效TGFB1转录阻遏物,靶向YY1小分子可能成为干预糖尿病肾病新方法。
传统方法干预糖尿病肾病效果欠佳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微血管副反应之一,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遗传因素等。
干预该病向来是临床棘手医学难题,干预策略主要集中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但干预效果不尽人意。
如果病情较重者可实施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但由于肾源稀缺,费用昂贵,限制肾移植在临床广泛开展。近年来,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研究有望为糖尿病肾病干预带来新方向。
干细胞是目前备受医学界关注一种成体干细胞,因其具有良好多向分化潜能和活跃增殖特性、便于操作性等优势成为研究热点。
科学家研究发现,将干细胞移植糖尿病肾病大鼠体内后,干细胞在体内能趋化到受损肾脏,且血糖、尿总蛋白水平相比干预前有明显降低,表明干细胞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干预作用。研究也证实,干细胞能有效缓解1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症状与糖尿病肾病。
通过人体临床研究同样证实,运用干细胞疗法随访1年后观察两位患者肾功能稳定情况,发现CD4+CD25highFoxP3+CD-127 Treg百分比增加,CD45RO+RA—CD8+T细胞扩增显著抑制。动物模型及人体研究结果均证明干细胞疗法可以干预糖尿病肾病。
1、干细胞直接分化为受损伤组织细胞:干细胞能够改善受损肾组织,如管状上皮细胞、系膜细胞、足细胞和内皮细胞、延缓慢性肾脏病肾纤维化进展。
2、干细胞旁分泌及内分泌机制:干细胞不仅能够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抑制T细胞、B细胞反应与增生,而且对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和NK细胞也有免疫抑制作用。
干细胞旁分泌和自分泌的因子还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等。HGF能够通过影响多种细胞因子(如TGF—B、平滑肌肌动蛋白α、核因子KB等)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这些因子对肾脏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2014年9月哈尔滨某医院肾内科开展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研究,经过干细胞疗法干预后,结果证实,其中7例患者使用胰岛素剂量减少≥50%,3例患者完全脱离胰岛素干预。
同年,医院又运用干细胞疗法开展了18例该病临床研究,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证实干细胞移植干预糖尿病安全性较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综上所述,干细胞疗法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肾组织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损伤肾脏细胞修复,达到干预糖尿病肾病目的。由此可以认为在糖尿病发病早期合理使用干细胞能有效干预糖尿病,及减少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副反应的发生。
展望:近年来,中国国家卫计委出台《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到如今政策禁锢已成过去,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领域成为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指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并且国家重点在干细胞领域投入专项经费高达9.4亿元。
我国干细胞技术在全球已经处于“并跑”地位,随着国家政策在干细胞领域倾斜,我们将有望赶超国际,引领全球医疗趋势,为全人类生命健康做出更大贡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分享与留言!
相关文章链接:
糖尿病发展到糖尿病肾病,这五个阶段很关键!
新研究:干细胞疗法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新曙光
前沿:干细胞疗法三种机制,开启治疗2型糖尿病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