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清时期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开始兴盛,古人也写出了不少经典作品。
除了我们熟悉的四大名著之外,还有一些作品也是脍炙人口,就比如“三大家将小说”——《呼家将》《杨家将》《薛家将》。
这三本小说还曾被改编为说书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民间广为传播。
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不能当作史书来看,不然就会出现一些黑白颠倒的错事。
有些英雄可能会被小说作者故意污蔑,遭后人唾骂,而有些罪人也可能会被小说作者写成英雄,被人们敬仰。
《呼家将》里就有一个叫呼延庆的,这人本是民族罪人,竟在小说里成了英雄?
呼家将传奇很多人会好奇,《杨家将》姓杨,《薛家将》姓薛,那这个《呼家将》难道姓呼吗?百家姓里有这个姓吗?
百家姓里自然是没有这个姓,因为《呼家将》根本不姓呼,《呼家将》其实应该叫《呼延家将》。但是《呼延家将》实在太难听了,宁愿错着叫,也不能叫这个名。
呼家将故事的主角,名叫呼延庆,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人,也是呼延庆。
小说里的呼延庆从小习武,不仅长相俊俏,实力更是超群,之后为祖上报了仇,还被大宋皇帝封了侯,是个绝对的正派人物。
而他的祖上,是北宋初年的名将呼延赞。
呼延赞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一直在跟随赵匡胤打仗,也算是北宋的开国功臣。
而且他还有四个儿子,个个都是好汉,但是好汉可不一定有好事,做好事也不一定得好报。呼延赞的两个儿子为了保护一个民女不被奸臣之子欺负,把他揍了一顿,回家后就死了。
庞吉为了给儿子报仇,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了皇宫。女儿成功当上了皇帝的宠妃。
而庞吉也因此被提拔为了太师,庞吉与女儿联手陷害呼延兄弟,将呼延氏一门三百余口全部杀害,只有呼延赞的两个孙子逃过了一劫。这两兄弟一边成亲,一边与庞吉斗智斗勇。
最终,呼延两兄弟带着家人揭露了庞家的阴谋,杀掉了庞吉,被皇帝封了侯,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呼家将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就比如呼延一家被抄家时,呼延守勇从暗道逃出,逃出来遇到了很多好人,而且每到一处地方就要成一次亲,呼延庆便是他的长子。
当时呼延守勇刚从京城逃出来时,为了躲避官兵追捕,在大王庄成亲,还没等到孩子出生便逃走了。
在此之后他又得到了赵凤奴、齐月娥、花花公主等人的帮助,并且与她们每个人成了婚。每个妻子都给他生了儿子,每个儿子都可以像呼延庆一样成为传奇。
虽然呼家将的故事又多又繁杂,但是说书人可以从听众们的反应来判断,哪一位当主角时最受欢迎。
经过说书人的试验可以得出结论,最受欢迎的呼延氏主角,还得是呼延庆。
因此民间的百姓知道呼延庆的人最多,人们也纷纷称呼延庆为英雄。
但是当我们翻开史书寻找呼延庆的名字,就会发现呼延庆的真实身份,他其实并不是什么北宋初年的民族英雄,而是北宋末年的一个大臣。
而且呼延庆做的事,与北宋的灭亡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民族罪人”。
呼延庆联金众所周知,是金国灭亡了北宋。
那么北宋是如何惹到金国的呢?是因为双方在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上产生了矛盾。
那么双方为什么会因为这个问题而产生矛盾呢?是因为北宋与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
那么是谁促成了《海上之盟》呢?就是这个呼延庆。
这位呼延庆本是北宋水军“平海军”的指挥官,他平日里喜欢外语,又凭借着工作便利接触到了很多外国人,因此他十分擅长说外语。
而且他不光是擅长说外语,国语也说得很好,第一次进宫觐见的时候就把宋徽宗说得很高兴。
幽云十六州本就是中原的土地,但是却被强大的契丹人占领了,北宋皇帝尝试了很多次,但是并没能使用武力强行收复。
而且宋朝武将本来就很少,能打的武将更是凤毛麟角。
北宋初年还能靠着五代时的老将与契丹人打个平手,北宋中后期根本就没法跟契丹人打仗。
于是宋仁宗干脆不跟契丹人打了,反正打也是输,不打也是输,他直接跟契丹人签订了《澶渊之盟》,每年给辽国纳贡,就相当于赔款了。
一直到北宋末年,这时候的辽国也不行了,只有金国在飞速崛起,迅速成为了连辽国都不敢惹的强国。
于是北宋的大臣就想出来一个馊主意,还要与金国联合反攻辽国,不就能把幽云十六州收回来了吗?
宋徽宗正在书房画画呢,听完大臣的汇报之后,只是让他们自己去办这件事。
但是大臣哪里懂得怎么外交?第一次坐着船去金国的使者,不仅不懂女真话,还害怕女真人。
结果他们费劲巴拉去一趟,根本没敢靠岸停船,只是在沿海转了一圈就回来了。
宋徽宗大怒,虽然他也不是什么厉害皇帝,但是他不允许自己手下有这种废物臣子。于是他将这一批人都发配到了外地,然后让大臣王师中找几个有本事的人来办这件事。
经过王师中的几番查找,最终找来了两个有本事的,一个是有过出使经验的马政,还有一个就是精通外语,能言善辩的呼延庆。
宋徽宗考察了两人一番,便让他们赶紧和金国谈这件事。这时候的宋徽宗还认不清局势,甚至还以为金国是个什么小国家。
呼延庆来到金国后,他们装作买马的商人,却被金人误以为是宋国的间谍。对方不但把他们送给金国国王的礼品抢走了,还把他们打了一顿。
最终他们被送到完颜阿骨打的侄子那里,呼延庆这才把实情告诉了他,他们也才得以见到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对于结盟这件事很感兴趣,于是便留下了几个北宋使臣作为人质,又派了几个金国使臣跟呼延庆他们一起回去见宋徽宗。
这一来一去,两国就算是联系上了,但是结盟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文化的差异和宋徽宗的自大,这次结盟的事很难进行下去。
但是呼延庆靠着自己的好口才,硬是把事情给解释清楚了,还得到了完颜阿骨打的赞赏。
就这样,北宋与金国进入了一段和平时期,双方开始互通有无,最终签订了《海上盟约》,相约一同进攻幽云十六州的契丹人。
契丹人是赶走了,但是金人可一点也不比契丹人好对付。
双方合力消灭契丹人之后,按照盟约,金人就该撤出去,将幽云十六州的掌控权交给北宋的军队。
可是金军却出尔反尔,不但不撤军,还殴打进军的北宋军队,从而制造摩擦,以此为由进攻北宋本土。
金国还没开始进攻,宋徽宗就被吓跑了,有这样的皇帝,北宋怎么能不灭亡?
其实历史上的呼延庆倒也没有那么坏,只不过是历史浪潮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他也不知道与金国交好会为大宋带来什么,签订盟约会为大宋带来什么,他只知道,如果他完不成任务,宋徽宗会把他赶到边荒去自生自灭。
至于他是不是民族罪人,只能任由后人来评说。
但是只要记住一点就行了,那就是历史上的呼延庆与小说里的呼延庆根本不是一个人,至于他们两个名字为什么会一样,有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小说作者的恶趣味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