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布鲁塞尔总部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四名美军士兵在立陶宛军事演习中的离奇失踪事件,将北约东翼的战略短板暴露无遗。
距离白俄罗斯边境仅10公里的帕布拉德训练场,一辆沉没的M88装甲救援车与消失的士兵,不仅折射出北约内部协作的混乱,更让欧洲各国惊觉,特朗普时代的北约危机已从政治博弈蔓延至实战领域。
失踪的四名士兵隶属美军第三步兵师第一旅,该部队自2023年起常驻立陶宛承担北约东翼防务。据立陶宛国防部披露,事故发生时士兵正进行渡河战术演练,其驾驶的装甲车突然偏离预定路线沉入水深4米的河道。
尽管立陶宛出动配备热成像仪的直升机与波兰蛙人特遣队联合搜救48小时,至今未发现士兵踪迹来源。这起看似普通的训练事故,却在北约内部引发连锁反应。
特朗普核心幕僚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文质疑:“每年缴纳8000亿美元军费的北约,竟无法保障四名士兵的安全?”此言直指欧洲防务体系的脆弱性。更耐人寻味的是,波兰紧急调派的重型装备中包括深水探测仪与爆破装置,暗示事故水域可能存在未公开的复杂情况来源。
事件发生次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佛罗里达演讲中强调:“美国不应为欧洲的疏忽买单。”此番言论被解读为特朗普政府施压欧洲增加防务支出的前奏。数据显示,北约31个成员国中仍有18国未达到军费占GDP2%的标准,德国、西班牙等国实际支出仅1.4%左右来源。
欧洲的焦虑在3月28日达到顶点,特朗普私人顾问米勒向《华尔街日报》透露,白宫正考虑将北约预算分摊比例与成员国对乌援助挂钩。
这意味着德国、法国等主要经济体可能被迫额外承担数百亿美元支出,否则将面临美军撤出风险。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吉斯坦言:“我们正在为2014年后的战略懈怠付出代价。”
在基辅方面,泽连斯基办公室突然发布情报预警,称俄军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集结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已增至12套,射程覆盖波兰东部与立陶宛全境。这与北约情报部门监测到的俄西部军区第20集团军异动形成呼应,该部队装备的T-14阿玛塔坦克数量较上月激增40%来源。
面对双重压力,欧盟在特别峰会上通过《欧洲防御倡议》,计划五年内投入3000亿欧元组建快速反应部队。但细节暴露致命缺陷:成员国对指挥权归属争执不下,德国主张由欧盟军事委员会统筹,法国坚持独立作战单元模式,东欧国家则要求美军保留战术指导权来源。
与此同时,波兰宣布将在2025年前把军费提升至GDP的4%,并启动与韩国的军火采购“闪电计划”,拟引进600辆K2坦克与200架FA-50战机。但这未能缓解立陶宛的恐慌,其陆军现役兵力仅1.5万人,主战装备仍以苏联遗留的T-72坦克为主,面对俄军现代化装甲洪流毫无招架之力。
当斯托尔滕贝格呼吁“北约团结高于一切”时,华沙街头悄然出现征兵广告牌,用醒目红字标注:“你准备好为苏瓦乌基而战了吗?”这场始于四名士兵失踪的危机,正将欧洲推向冷战结束后最危险的战略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