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别董大(其一)》(高适)赏析

博喜评生活文化 2025-03-27 17:00:36

《别董大》(其一)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送别诗名篇,以苍凉雄浑的笔调书写离情,却一扫传统送别诗的悲切之风,展现出慷慨豪迈的气度。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太阳也变得昏黄,北风呼啸着,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 年),当时高适在睢阳(今河南商丘),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当时董大落魄而高适也处于不得志的境遇,但诗人在诗中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赏析。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从空中掠过。这两句以其广阔的视野、浓重的色彩,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壮阔而又苍凉的冬日图景,既点明了离别的时节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烘托出离别的伤感氛围。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对友人的劝勉。诗人以豪迈的语气,鼓励友人不要为离别而忧愁,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因为凭借友人的才华和名声,天下人谁不知道他呢?这两句诗格调高昂,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赞美和充分信任,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体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怀。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前两句的写景,虽然带有一种苍茫悲壮的色彩,但并没有给人以压抑之感,反而为后两句的抒情营造了一种宏大的背景。后两句直抒胸臆,语言质朴有力,情感真挚深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有对友人的激励和鼓舞,使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由低沉转为昂扬,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具有唐代诗歌的豪放之气,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表达,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0 阅读:0

博喜评生活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