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传染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经血液和血液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以及性接触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公众在对乙肝治疗的重要性有良好认知,很多患者感染乙肝后都及时接受了较好的治疗。
专家解释,年龄在20岁到40岁左右的育龄期的女性,同时又是乙肝感染人群,大约在4.3%左右。育龄期妇女在生育之前要筛查有没有感染乙肝病毒,如果有感染还要检查肝功情况。如果是单纯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这类药物选择主要是采用对生育期没有影响的药物,使患者的病毒量下降。
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HBV 感染的主要原因,即HBV 阳性孕妇在妊娠期或分娩过程中将HBV 传染给新生儿。如果对HBV 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不采取任何免疫预防措施,70%-90%的新生儿会感染HBV,而新生儿一旦感染,90%以上会发展为慢性HBV感染。对于新生儿,通过接种疫苗等措施阻断病毒侵袭。
乙肝患者患病后要及时治疗,减少肝脏的损伤。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时是减缓乙肝肝硬化的唯一手段。目前获批用于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可以有效地减缓肝细胞中的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损伤程度。
乙肝抗病毒药物属于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口服方便,只需一天一片,降病毒快,副作用少,效果明显,但需要长期服药不能停药。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