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次经过鬼门关,宋学峰的脸上依然是清澈的笑容。

金陵小赵聊历史 2024-03-26 07:07:27
提起老山,很多老兵就会想到波纹钢搭起来的猫耳洞,军用帐篷和时不时响起的炮声。 1985年后,越来越多的部队轮流驻训老山。操着各种口音的兵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 1987年,兰州军区47军接到命令,迅速前往文山。接替济南军区67军的防务。 当47军141师421团离开陕西蒲城时,道路两边全是欢送的人群,有人满脸崇敬,也有人泪如雨下。因为,不知道这一走,还能不能回来。 通信兵宋学峰戴着红花。行走在人群中。他既紧张又有点兴奋。时不时朝人群中看两眼。 可是,直到上火车,预料之中,家人没来。就这样,带着一些遗憾。宋学峰一路到达文山。 47军是兰州军区的劲旅,前身是东野第10纵队。当年的辽沈战役,兵团司令廖耀湘就是被47军的前辈活捉的。解放后,前辈们又在湘西完成剿匪任务。 不用说,这支队伍有光荣的历史,也是善于山地作战的劲旅。去老山的有139师,141师421团、炮兵旅、高炮旅,炮兵第1旅、汽车团、电子对抗营。共37351人。 上了阵地,宋学峰所在的团任务就是拔掉越军火力点。经过反复炮击,越军纷纷逃走。狡猾的越军并没有消失,而是彻夜埋伏在山上的岩洞和运输线上。不断地打冷枪冷炮。 一天,与421团团部联系全部中断。班长给他一把冲锋枪,一颗手雷挂在胸前。告诉他,修线路的时候,万一遭遇越军,子弹打完,还可以用这个防身。 宋学峰戴上钢盔,开心地笑了,像男孩一样,“班长,你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如果不行,就拿这颗手雷光荣。”班长点点头,默默地目送他离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下午,可还不见宋学峰的身影。正当大家着急时,宋学峰出现在阵地上!带着满身的硝烟和泥土,他年轻的脸庞露出清澈的笑容。 此时,他上身的衣服破碎,头上的钢盔被击穿一个洞,那颗光荣弹还挂在胸前。被炸断的通信线路全部修好。 到1986年7月,宋学锋一共穿越火线183次。抢修的通讯线路累计500多公里。最严重的,是钢盔被越军炮弹弹片击穿。 是什么信念在支持宋学峰?支持他一次次从“鬼门关”趟过?从老山离开的时候,有人问他,他依然是露出招牌式的笑容。没有说出什么豪言壮语。 我们已经不需要答案,因为答案就在清澈的笑容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