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万物生,整片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祥和的暖春下,很多人却发现自己变得易怒,心烦,甚至还会出现睡不着的情况,这可把很多人吓坏了,难道自己的身体出现了毛病?其实不是的,春季肝火容易旺盛,若是你出现上述提到的问题,可能是肝阳上亢!
在中医方面来说,肝属木,应于春。春季应肝,肝属木,应调达顺畅。但是因春夏多风,阳气上升,如果是肝肾不足,阴虚不能敛阳,于是肝阳就会顺这肝气的升发之性而偏亢。肝阳偏亢,则化热生风。随之而来肝阳上亢一系列症状就会出现,其中包括失眠、易怒、心烦、急躁、耳鸣,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迷糊等情况。春季这么容易出现肝阳上亢问题,如何做好养肝护肝呢?不妨从这几方面着手。
身体舒适那就代表着身体阴阳平衡,而肝阳上亢则代表着阴衰阳盛,身体的阴阳平衡也就被破坏,这时调整身体阴阳很重要,其中睡眠是平衡人体阴阳的必要手段,对于肝阳上亢的人群来说保证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其中养肝最佳的入睡时间是晚上21时到23时,这个时间入睡肝脏既能敛阳又可滋阴,调和身体阴阳,让身体恢复阴阳平衡,从而缓解肝阳上亢的问题。所以对于肝阳上亢的人群来说,早睡以及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活动动静适宜充足的睡眠很重要,但是睡的太多也不好。肝属木,喜动,可见养生护理不仅要顺应肝脏的喜好,也需要顺应天气的变化,想要养肝首先要注意不适合长时间躺在床上以及闷在家里,这样人的精神状态不仅不会得到很好的修养,反正增加郁结的情绪。其次,在春天这样适宜的气候下宜外出运动,但是运动有讲究。黄帝内经写到:“春三月,此谓法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可见春天不适于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更适合是舒缓的运动,可以多安排一些郊游、登高望远等慢节奏又不剧烈的春游活动,欣赏春景的同时也愉悦心情。
情志即情感、情绪,说到情志问题,很多人会有疑问调整情志跟养肝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肝脏跟情志的关系可密切了。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人的情志则舒畅开朗。若是情志异常,内伤脏腑,则引起机体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在《内经》将七情对内脏的影响概括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因此肝脏不适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反之情绪不佳也会影响到肝脏的健康,两者之间其实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于养肝护肝来说很重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与学习,保持舒畅开朗的心态,也是可缓解肝阳上亢相关的症状。
多吃酸性食物在中医角度来说食物的四气五味和脏腑、阴阳、气血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肝脏对应五味中的酸,因为也有酸入肝的说法,酸味,“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甘化阴,酸味能生津养阴,阴液充足了那么对于肝阳上亢的症状也会有所缓解。因此在春季,为了避免肝阳上亢或已经有肝阳上亢的人群不妨可以多酸甘味的食物,例如:乌梅、山药、红枣、银耳等。当然可以适当多吃,不建议过量吃,量一旦过就容易诱发其他的问题。
当然,除了上面几个方面缓解肝阳上亢的问题外,其实做好保肝护肝工作对于肝脏健康是十分关键的。原本有着肝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严格听从医生的嘱咐用药治疗,不要随意停药或漏服,这样会影响药物发挥疗效,也影响疾病治疗的作用,同时在治疗期间也要定期复查,做好肝病治疗工作。而对于健康的人群来说,做好保肝护肝的工作一定要适当远离一些不良习惯,例如:嗜酒、熬夜、喜好吃煎炸油腻的食物等。其实生活每一个小细节都有助于养肝护肝,做好自己的肝脏守护者,从改善生活开始。